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以及相互关系的影响。方法: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取静脉血4ml,分离血浆,观察NO、ET、ET/NO的变化。结果:针刺心包经穴组血浆ET、NO含量变化明显,ET/NO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使体内ET含量降低,NO含量增高,纠正ET/NO平衡失调,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有效地保护了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O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大鼠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 m 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大鼠降支 4 0 min,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 m in,松扎 ,恢复灌流 6 0 min,取静脉血 3m l,观察 NO和 NOS的变化。结果 :针刺心包经穴组 NO及 NOS含量均明显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 :针刺大鼠手厥阴经穴可促进 NO合成 ,增强NOS的表达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心包经和心经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伪手术组、模型组、肺经组、心经组、心包经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肺经组选取"太渊(LU9)—列缺(LU7)"段,心包经组选取"大陵(PC7)—内关(PC6)"段,心经组选取"神门(HT7)—通里(HT5)"段。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心电图J点、T波振幅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①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即刻,结扎72 h J点振幅、ΔJ,结扎72 h T波值、ΔT值均显著增大(P〈0.01);与模型组、肺经组比较,心经组与心包经组结扎72 h J点值、ΔJ值、T波值、ΔT值均显著减小(P〈0.05,或P〈0.01)。②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梗死面积、梗死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肺经组比较,心经组与心包经组左心室梗死面积、梗死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心经、心包经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T波的异常变化,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改善急性心肌缺血;两者在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由基的影响。方法: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取静脉血3ml,观察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针刺心包经穴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的生成,降低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过氧化物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原穴针刺效应的特异性。方法5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太冲”组、电针“大陵”组、电针“太溪”组和电针非经穴组,每组8只;经股静脉一次性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采用Biopac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电信号,分析各组家兔各时间段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复制后家兔的心率明显下降、R-R间期(R-R interval,RRI)、总变异性(Total variability,TV)及低频/高频(Low frequency/high frequency,LF/HF)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家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门”组、“大陵”组及“太冲”组的HR、RRI、TV及LF/HF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太溪”组及非经穴组的HR、RRI、TV及LF/HF与模型组家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门和心包经原穴大陵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率变异性的调整作用较为明显,心包经同名经肝经原穴太冲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心经同名经肾经原穴太溪对心率变异性的调整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8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 试用穴注黄芪丹参液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60例,以穴注生理盐水24例和空白对照组20例作对照。结果 穴内芪丹参组HBeAg阴转率为45.0%~48.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抗-HBe阳转率穴注黄芪丹参组为26.7%~38.3%,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对3组患者1α的随访观察,证实穴注组疗效稳定。结论 穴位注射尢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共用家兔36只,结扎其左冠状动脉心室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以心电图ST_(11)、STavF段电位变化为指标,观察激光针内关等穴位对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实验观察到激光针内关穴有促进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恢复的作用,而激光针足三里组、非经穴组和对照组的作用则不明显,提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恩再适)对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与疗程。方法:将113例急性亚急性非特异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6例和电针穴注组57例,电针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电针穴注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记录治疗次数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电针穴注组治疗次数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穴位注射,能快速、安全、有效地减轻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饲料组(正常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高脂饲料配合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穴注香丹组)、高脂饲料配合臀部肌肉注射复方挡巫⑸湟鹤?肌注香丹组)、高脂饲料配合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穴注盐水组),每组12只.各组饲食相应饲料2个月后,按不同的处理方法继续饲食相应饲料并作相应处理,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每个疗程后空腹12 h,取血测血脂指标TC、TG、HDL-C.结果高脂组造模后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下降;穴注香丹组较高脂组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其他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明显,能有效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穴区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6只。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验证造模成功与否,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左侧心俞穴、左侧内关穴穴区MC分布及活化情况。结果 ①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侧心俞穴MC数目和MC脱颗粒率显著增大(P<0.05);左侧内关穴MC脱颗粒率升高显著(P<0.05),MC数目没有显著差异;③对照组左侧内关穴MC数目大于左侧心俞穴MC数目(P<0.05),模型组左侧内关穴与心俞穴MC数目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俞穴和内关穴穴位敏化,穴区呈现MC募集和脱颗粒活化表达;正常状态下不同部位穴位MC含量不同,推测四肢部位腧穴MC含量高于背部腧穴。  相似文献   

12.
针刺郄门穴对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经络理论认为,郄门穴是经脉之气聚会深居的部位。在临床缓急止痛中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笔者多年来针刺郄门穴(手厥阴心包经郄穴)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中确有改善心肌供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郄门穴的作用,我们又单选郄门穴针刺,观察针刺前后慢性冠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症(MPD)疗效。方法:对178例MPD病人用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另选取178例MPD为对照组,按制定治疗有效标准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均值有显差异,临床观察也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复方丹参液穴位注射治疗MPD有一定的疗效,可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对兔胃动力紊乱调节及作用途径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通过自建兔胃动力紊乱模型,以体表胃电活动(Electrograstro Activity,EGA)为客观指标,观察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以下称穴注)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和穴位注射效应的作用途径及其对药物药理反应的可信性。结果: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明显;②穴注后产生的效应及作用大小与所选药物种类相关;③调节作用途径与神经-经络密切相关;④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结论:穴位注射的效果是肯定的、客观的,穴注具有生物放大功能,作用途径与经络和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香丹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普通饲料饲食)、高脂组(高脂饲料饲食且不作处理)、穴注香丹组(高脂饲料饲食配合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肌注香丹组(高脂饲料饲食配合臀部肌肉注射香丹注射液组)、穴注盐水组(高脂饲料饲食配合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每组12只。实验结束时称取各组动物体重后取肝、心、脾、肾、脑、睾丸各脏器,称重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穴注香丹组肝脏、心脏脏器系数分别低于高脂组肝脏、心脏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穴注香丹组脾脏、肾脏、脑、睾丸脏器系数与正常组、肌注香丹组、穴注盐水组其脏器系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高脂大鼠肝脏、心脏脏器系数。  相似文献   

16.
“内圣外王”对手厥阴经形成的影响符仲华(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510515)关键词经络起源,内圣外王,手厥阴心包经关于经络起源,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由穴连经说、导弓旧气说、感传论、血管论。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早期经络学文献(下文简称《帛书经脉)...  相似文献   

17.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是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中的核心内容,对于经脉与脏腑间特异性关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其中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古代文献的研究到现代实验研究,均充分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阐释了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内在机制,极大地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涵,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针刺效应的研究1.1对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几十年的临床和实验都证明针刺手厥阴经穴位可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节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补泻手法的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和血清SOD的影响。[方法]采用控食、负重强迫游泳及灌服大剂量心得安溶液等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心气虚证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穴注补法组(穴补组)、足三里穴注泻法组(穴泻组)。治疗组每穴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0.20ml,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治疗后,测定心功能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SOD活性值。[结果](1)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治疗10天后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穴补组的血清SOD活性值大于穴泻组(P〈0.01)。(2)模型组大鼠的心功能明显下降,两治疗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相应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差异。穴补组的最大心室内压、左心室收缩压、+dp/dtmax、平均心室内压、心率、-dp/dtmax等指标均大于穴泻组的相应指标值(P〈0.01)。[结论]不同补泻手法的穴位注射对疾病的治疗都具有影响,足三里穴注补法治疗心气虚证模型大鼠的效应明显优于足三里穴注泻法。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不同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不同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模型组)、穴侠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组、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组、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组、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组,取右后肢足三里、昆仑、双侧肾俞穴、以痛阈、肿胀度、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多巴胺(DA)为观测指标。结果:4种药物穴位注射均有疗效,其中峰毒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在提高痛阈,降低炎症局部组织5-HT、PGE2含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而DA的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和复方当归注射液对佐剂性关节炎镇痛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古代献中治疗癫狂症的用穴规律.1、循经用穴规律:与脑腑密切相关的膀胱经、督脉和胃经的穴位;与心脏紧密相连的心经和心包经穴位。2、分部用穴规律;头部及其全息投影区穴位;躯干四肢的末端部穴位;关节部穴位;鸠尾部及其全息投影区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