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和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地区2~16岁儿童9908例,采用WHO推荐BMI≥25kg/m^2和国内推荐的BMI≥24kg/m^2为儿童肥胖病诊断的两种标准,将肥胖和正常体质量儿童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变量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儿童肥胖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BMI≥25kg/m^2为7.4%,BMI≥24kg/m^2为9.4%。城市和乡村肥胖病发病率分别为7.7%和6.2%,城市多于乡村。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儿童肥胖病的危险因素中多食、少动和父母肥胖等均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而母乳喂养、少食、多动则与其呈负相关。(2)维生素C对儿童肥胖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在世界处于中低水平,在国内处于高水平。可能危险因素有饮食过量、少动及双亲肥胖。  相似文献   

2.
肥胖合并肝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玉涛 《药品评价》2007,4(2):91-92,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高脂饮食、活动减少等因素使肥胖人群越来越多。美国成年人肥胖或体重超重约占35%。我国肥胖检出率约为10%.肥胖人口正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众所周知,肥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等疾病关系密切。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多种肝病有关。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以往1型糖尿病是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现今伴随“小胖墩”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也日益增加。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营养和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体重超标及肥胖的人数快速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儿童和青少年正成为糖尿病的“生力军”和“后备人群”。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但如果营养过剩就会妨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儿童过胖不仅会对骨骼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衰等。而且儿童时期的肥胖还可成为成人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基础^[1]。因此,儿童的单纯性肥胖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患单纯性肥胖的儿童采取饮食控制与不干预饮食的肥胖儿童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饮食控制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脂肪酶在减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丁玉  白云峰  尹瑞卿 《中国药房》2007,18(11):868-869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营养过剩型疾病——肥胖逐日增多,且在近20年来达到历史高峰。据统计[1],我国城市青壮年肥胖的发病率已从1982年的10%增加到了1992年的15%,北京地区的肥胖者已超过40%;不仅如此,我国肥胖儿占儿童总数的10%~12%。肥胖儿的人数近5年较之前增加了3倍,且仍以每年7%~9%的速度递增。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是“富贵病”的元凶:约有26种以上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肥胖症对儿童亦有较大危害。有研究表明,虽然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智商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其社会适应能力降…  相似文献   

6.
刘岩 《中国药店》2014,(18):78-79
儿童与青少年是门店糖尿病服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类人群,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2型糖尿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在儿童青少年中不常见,但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增多,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复杂,涉及生化、神经、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者比较,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代谢异常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1].而且发现肥胖与2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糖耐量减低,一般认为,肥胖在糖尿病发病中起病因诱发和加重因素的作用.肥胖引起IR的机制仍然是一个尚未明确的课题.随着对IR认识的深入,肥胖与IR之间的关系愈加备受关注.腹内型(中心性)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远远大于臀部型(周围性)肥胖的人,腰围/臀围的比值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腹内型肥胖是以内脏脂肪堆积为特征而内脏脂肪堆积常与IR相伴.  相似文献   

8.
王佑民  陈明卫 《药品评价》2012,9(16):34-41,46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约有60%~80%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为肥胖者。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目前认为肥胖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影响糖尿病有效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儿童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儿童肥胖可大体分为单纯性及病理性。儿童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单纯肥胖症的高发年龄为1岁及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潜在危险。肥胖儿童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久之可形成心理障碍。肥胖儿童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预防孩子肥胖要从家长做起,并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  相似文献   

10.
虽然儿童糖尿病以胰岛素缺乏的1型为主,但是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那些本来是成人患的2型糖尿病也开始侵袭儿童。由于糖尿病的危害性很大,对儿童糖尿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摄入越来越多,肥胖症增加的同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因而该类人群的治疗与管理已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一个难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胰岛素抵抗严重,而且多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具有发展快,血糖达标难,并发症出现早等主要特点。本文就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选择,以及目前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的展望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肥胖的儿童中,95%以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的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不仅使儿童的身体笨重,反应迟钝、体形改变,而且对儿童的健康构成威胁,常导致儿童的心理损害,80%将随着肥胖的保持延续到成人,也成为成人时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超重与肥胖,有研究显示,超重与肥胖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1],传统的方法采用体质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重与肥胖情况,容易忽略一些隐性肥胖患者[2,3]。本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观察腰臀比(WAR)与MI评价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工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肥胖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不仅影响小儿健康,其中有10%-30%发展为成人肥胖症,而后者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脏疾病、胆石症、痛风等众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关。同时肥胖儿肢体笨拙,行为缓慢,自尊心严重受挫,易产生退缩、回避、自卑心理,其社会活动能力差,智能水平与正常同龄儿童比较产生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也加入了肥胖的行列。单纯肥胖症已成为我国0~6岁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不仅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儿童肥胖发生率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西部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也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肥胖会造成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低、自卑感明显、缺乏自信心、压抑、伙伴关系不良、焦虑情绪较多、有孤独感等。儿童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又被医学家统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以腹部肥胖为特征的中心型肥胖因常合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而导致女性排卵障碍,引起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症状。我院妇科门诊用益坤丸治疗中心型肥胖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儿童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改变。方法:对2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20例2型糖尿病儿童及2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细胞免疫技术进行白细胞染色,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光密度值,从而定量分析白细胞中IRS-1的含量变化。结果:肥胖组、2型糖尿病组白细胞中IRS-1表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组、2型糖尿病组白细胞中IRS-1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肥胖组与2型糖尿病组儿童胰岛素信号传递中受体后作用的关键底物缺陷,影响了胰岛作用的发挥。提示IRS-1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有利于进一步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单纯性肥胖是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而引起的肥胖.女性肥胖病明显多于男性,均占已婚育龄妇女的20%以上,35岁以后发病率增高,以50岁以上最高.临床证明肥胖严重危害健康,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脑率中等多种疾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TO)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国首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专家发现补镁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美国医学家在追踪调查39345名中年妇女医疗疾病状况及生活方式等,结果认为:饮食中镁摄入量的多少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多少呈负相关。即吃含镁食物最多者发生糖尿病最少。他们还认为镁的保护作用对肥胖妇女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吴聪  张兰 《安徽医药》2013,17(8):1406-1407
正多数学者及专家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不能很好控制饮食,缺乏基本的锻炼,进而导致肥胖,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