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AKI的诊断和防治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2011年12月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了AKI的指南,强调AK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应用等。本文重点介绍AKI定义、防治及透析干预方面的内容,并简介相应指南的背景及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2012年3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发表急性肾损伤指南,对AKI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预后差,其诊断有赖于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AK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2002年至2017年期间先后4次更新了AKI指南与共识,这对于早期识别AKI患者起到积极作用。但现有的AKI定义中,并未区分短暂性AKI和持续性AKI,现就目前短暂性与持续性AKI病理学、诊断治疗及远期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近年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三大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肾脏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会)先后颁布了有关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均基于对现有临床研究(尤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的系统复习,并结合专家的实践而达成的共识,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由于KDIGO指南中引用我国的临床研究证据较少,ACR和欧洲指南主要根据本国或本区域人种的研究.因此,我们在应用这些指南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狼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我国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三大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肾脏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会)先后颁布了有关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均基于对现有临床研究(尤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的系统复习,并结合专家的实践而达成的共识,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由于KDIGO指南中引用我国的临床研究证据较少,ACR和欧洲指南主要根据本国或本区域人种的研究.因此,我们在应用这些指南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狼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我国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在随后的几年里,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不断提供新的证据,201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了主题为"CKD-MBD:回到未来"研讨会,对2009年版CKD-MBD指南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临床证据进行系统梳理。专家组认为2009版大部分推荐仍适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了慢性肾脏病(CKD)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其目的在于为有贫血或具有贫血风险的所有CKD患者(非透析、透析、肾移植受者和儿童)提供诊断、评价、管理和治疗方面的指导.指南的制订遵循了明确的证据审查和评价流程.指南包含CKD贫血的诊断和评估、药物治疗[铁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其他药物]和作为治疗手段的红细胞输注.指南的各章节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的建议基于相关试验的系统评价.根据GRADE(推荐、评估、发展、评价分级)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本指南对目前证据的争议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意见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指南制定的目的在于帮助内科医师和其他保健服务人员识别、诊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指南推荐意见为慢性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推荐意见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制定:1.截至2006年2月Medline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慢性乙肝防治文献及2003-2005年间会议摘要;2.美国内科医师协会健康评估、指南制定手册;3.指南制定原则,包括美国肝病学会指南完善及使用原则和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制定的声明;4.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此外,本指南参照2000年、2006年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乙肝治疗”大会的会议记要、2002年欧洲肝病学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05年亚太地区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应灵活应用。本指南的每项建议都基于相关证据。美国肝病学会指南委员会制定了推荐意见所依据证据的等级,并依据证据等级来反映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表1)。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实践就是要提供高质量证据和应用高质量证据,因此三级评分证据质量是循证医学实践的重要内容。而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正是依据临床研究证据的级别提出推荐意见(见表1),不仅使临床医生知道当前的证据,而且使他们更容易了解证据的级别和推荐的强度。这使循证指南成为近年来规范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本文介绍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循证指南推荐意见。以提供国际上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现状,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某些尚无指南推荐意见的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和管理活体肾移植供者,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召集专家团队,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检索和评估,从而制定本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导活体肾移植供者的评估,并且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活体肾移植供者进行管理。由于相关依据仍较缺乏,指南中也纳入了很多未分级的专家共识。本指南提倡尽可能使用已有证据对活体肾移植供者进行综合评估,以取代以往的、基于单一危险因素的决策方法。并且,在进行临床决策时,应同时考虑供者的人口统计学特点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IgA 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病人群数量大、分布广、异质性强[1]。由于其发病机制认识的局限性及大规模随机试验的缺乏,IgA 肾病的诊疗缺乏统一标准。2009年,由国际 IgA 肾病协作组和肾脏病理协会共同发表了“IgA 肾病牛津分类法”,被认为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可用于评估预后。2010年,在第七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下,编写出版了《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2](以下简称中华医学会肾脏病临床诊疗指南),该指南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我国 IgA 肾病的临床诊治。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公布了广泛被接受的 IgA 肾病治疗指南[3],进一步规范了 IgA 肾病临床诊治。2014年,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组发表了专家共识,其中制定了 IgA 肾病免疫抑制治疗原则。我们对以上指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原因,疾病负担较重,并显著增加肾衰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亟需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但现有的治疗方法仍存在疾病进展风险,因此,迫切需要探寻减缓DKD进展的新疗法。本文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21指南建议对DKD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同时汇总最近证据,探讨新治疗举措的应用前景,总结正在进行的以DKD为重点的临床试验数据,基于生物标志物靶向治疗的决策,预测未来可能应用于临床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不断进展,一般患者的治疗逐渐趋于规范,而特殊人群患者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不足、相关指南无统一的推荐意见等原因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不断进展,一般患者的治疗逐渐趋于规范,而特殊人群患者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不足、相关指南无统一的推荐意见等原因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指南制订标准化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指南制定专家工作组,先后经过指南注册及指南计划书撰写、相关指南评价分析、临床问题遴选和确定、临床证据检索及评价、形成推荐意见等流程,经共识专家组3轮讨论,最终制定中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8)。使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对证据体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同时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成本和利弊平衡为老年骨质疏松的诊疗提供15条推荐意见。该指南涵盖了老年骨质疏松的筛查,风险评估,诊断,基础措施,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监测和评估等方面。该指南旨在为中国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佳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自200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所属“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工作组提出了CKD的定义和分期标准以来,该指南对提高全球CKD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及改善预后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大量根据K/DOQI-CKD诊断标准进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使人们对于CKD患病率过高、CKD3期比例过高、老年人患病率过高以及肾脏单纯结构异常是否应诊断CKD等诸多问题产生了困惑,继而引发了关于现行定义和分期系统适宜性的争议。对此,国际肾脏病组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于2012年颁布新指南,调整了CKD的定义,建立了考虑病因、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白蛋白水平的CKD联合分期系统(CGA系统),制定了危险分层模型以判断预后,推荐应用CKD-EPI公式估算GFR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在CKD患者中,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以往临床诊疗规范采用美国肾脏基金会于2004年制定的肾脏疾病患者生存治疗(KDOQI)指南。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了适用于全球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文章从CKD-MBD的生化指标异常、骨组织学改变和血管钙化3个方面,对两个指南中存在的不同点逐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提高肾脏病整体预后工作组(KDIGO)诊断标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应用KDIGO推荐的AKI诊断标准,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AKI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和影响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在收治的703例AKI患者中,脓毒症相关AKI 395例(56.2%),脓毒症是发生AKI最主要的原因。脓毒症相关AKI患者中,AKI Ⅰ期146例(37.0%),Ⅱ期154例(39.0%),Ⅲ期95例(24.1%)。与非脓毒症相关AKI患者比较,脓毒症相关AKI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更高(25.1±4.9比20.5±6.4,12.9±2.6比10.4±4.5;P值均<0.05)。两组基础血肌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9±22.2)μmol/L比(83.1±30.0)μmol/L,P>0.05],但ICU期间脓毒症相关AKI组血肌酐更高[(143.5±21.6)μmol/L比(96.2±15.5) μmol/L,P<0.05],进展为AKI Ⅱ期和Ⅲ期的比例更高(63.0%比33.1%,P<0.05),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22.3%比6.2%,P<0.05),而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比例更少(74.4%比82.8%,P值均<0.05)。脓毒症相关AKI患者90 d病死率高于非脓毒症相关AKI患者(52.2%比34.1%,P<0.05)。随着KDIGO分期的增加,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病死率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OR=5.451,95%CI:3.095~9.416)、SOFA(OR=2.166,95%CI:1.964~4.515)和肾脏替代治疗(OR=4.021,95%CI:2.975~6.324)均是脓毒症相关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相关AKI 患者全身疾病严重程度高、肾功能差、病死率高。APACHEⅡ、SOFA和肾脏替代治疗是脓毒症相关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G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分级的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心脏术后合并AKI患者预后的影响,为制定心脏术后AKI患者最合适的CRRT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03-2015-0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心脏手术后合并AKI并接受CRRT的患者46例,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KDIGO诊断标准分为A组(AKI 1级)和B组(AKI2级),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及远期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A组患者20例,B组患者26例。A组患者病死率、ICU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CRRT支持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均P0.05);A组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悬浮红细胞应用少于B组(P0.05)。35例出院患者门诊或电话随访(30.0±12.3)个月,其中A组18例,B组17例。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病死率和肾脏替代治疗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CRRT是治疗心脏手术后合并AKI患者的有效手段,CRRT在KDIGO标准早期(AKI1期)可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后合并AKI患者的预后,故临床上应重视CRRT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