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诊治及并发脑水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及并发脑水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近10年以来本地区收治的5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脑水肿发生率较高,经常规应用解毒药物(解磷定、氯磷定、阿托品)并及时加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激素减轻脑水肿,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脑水肿发生率较高,加强认识脑水肿的病因并及时防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1~1984年共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6例,现将其中并发脑水肿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8例中,男1例,女7例,年龄16~70岁,其  相似文献   

3.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及并发脑水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对近6年以来本科收治的40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中33例合并重度脑水肿,且脑水肿症状体征常被掩盖,当患者阿托品作用低下,双侧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及视乳头水肿,颈肌抵抗,即可确诊脑水肿,及时应用脱水治疗,降低颅内压,避免盲目加大阿托品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脑水肿患者,占同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8.2%.其中年龄>50岁并发脑水肿患者显著增多(P<0.05).本组患者口服有机磷农药剂量<20ml者均未发生脑水肿.口服20~50ml、50~100ml、100~200ml及200ml以上者,脑水肿发年率分别为该组的1.9%、9.5%、26.9%及50%.提示随着口服剂量的增加,脑水肿发生率也增高.本文并探讨了脑水肿发生机理.强调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严密观察,及早发现颅内高压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5.
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时阿托品临床效应低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中,尤其是重度中毒时,阿托品效应不明显或反应迟钝,统称阿托品临床效应低下。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1996年5月-2004年6月收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206例,出现阿托品临床效应低下者42例(20.38%),其中32例(15.53%)为并发脑水肿,经积极有效的抢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对有机磷急性中毒并发脑水肿的临床表现,各地陆续有所报道,并且多数认为它是影响急性有机磷中毒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防治脑水肿,是临床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其规律,根据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并结合近年来国内临床上有关的资料,谈谈对有机磷中毒出现脑水肿的一些认识,以期为进一步做好有机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出现脑水肿  相似文献   

7.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脑水肿39例分析周晓林(广西荔浦县医院荔浦县546600)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脑水肿临床上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脑水肿往往易于忽视,文献报道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各种并发症中,以脑水肿居首位[1],而以脑水肿为其直接致死原...  相似文献   

8.
<正>近十年来关于有机磷中毒的报道多涉及洗胃、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对脑水肿报道甚少。作者认为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与肺水肿、呼吸衰竭一样,是有机磷中毒主要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机磷中毒脑水肿防治甚为重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38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物,它的毒理作用主要是抑制体内的胆碱酯酶,引起神经生理紊乱。有机磷中毒亦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炎、中毒性肝炎、脑水肿、神经脱髓鞘变和心肌损害等,但合并急性胰腺炎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我院于1980年1月~1981年7月收治中度和重度有机磷中毒95例,其中6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占6.3%,可见有机磷中毒引起胰腺炎并不少见。当有机磷中毒时上腹部疼痛是经常出  相似文献   

10.
分析26例口服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时掩盖阿托品化的临床表现,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26例口服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时掩盖阿托品化的临床表现,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2004年-2006年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38例,52 例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发生率占37.68%;急性安眠药中毒1320 例,110例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发生率占8.33%;急性雷米封中毒21例,发生肺水肿、脑水肿12例,发生率占57.11%.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抢救情况告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郑颖  王峰 《黑龙江医学》2013,37(3):193-19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2-03~2010-12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38例患者按中毒方式、抢救特点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 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经抢救及配合高质量的护理,33例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脑水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上常出现意识和精神障碍 ,一部分患者是因为阿托品的副作用 ,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乙酰胆碱过量蓄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合并脑水肿所致 ,常因缺乏特异性脑水肿表现而延误诊治时机。现将我科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患者 12 0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中男 43例 ,女 77例 ,年龄 16~ 72岁。为同期收治有机磷中毒总数 46 5例的 2 5 % ;12 0例均为经口服有机磷中毒 ,其中服甲胺磷 38例 ,乐果 45例 ,敌敌畏 37例 ;诊治时间 30分钟~ 72小时。 12 0例均作腰穿检查及眼…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脑水肿早期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脑水肿的早期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反复洗胃、导泻 ,同时吸氧 ,应用特效解毒剂 (阿托品、解磷注、氯磷啶 ) ;治疗组同时脱水利尿降颅压 :甘露醇 12 5ml,每 6~ 8h 1次 ,速尿 2 0~ 40mg/d ,地塞米松 2 0~ 40mg/d ,共 1~ 3d。结果 :统计学处理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 6± 0 .8h、住院时间 8± 0 .6d、治愈率 87.5 % ,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脑水肿的早期脱水降颅压治疗 ,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达天武  陈勇 《右江医学》1995,23(4):196-196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脑水肿二例报告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达天武,陈勇引起脑水肿的原因很多,如脑缺氧、中毒、代谢障碍、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引起较为常见,但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脑水肿,临床少见报道,现将笔者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男性,29岁,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对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98-2003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127例中并发呼吸衰竭2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9例全部实行机械通气,治愈19例,自动放弃7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65.5%。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时,一定要尽快实行机械通气,维持病人合适的通气量.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作功,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1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曾平  欧书钦  史若飞 《重庆医学》2006,35(2):156-157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11例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治疗好转出院(72.7%),2例死亡(18.2%),1例自动出院(9.1%)。结论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4年间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38例的救治方法和结果.结果: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发生率高,发病机制多样,死亡率高,本组死亡率高达13.1%.结论: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支持,并重视中毒的基础解毒治疗,加强气道护理,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原因分析(附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引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各种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近年来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周围性呼吸衰竭18例,中枢性呼吸衰竭22例,混合性呼吸衰竭16例;治愈48例(48/56),死亡8例(8/56)。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呼吸衰竭的病因很多,只有准确区分才能正确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