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较低,约占尿路上皮癌的5%~10%[1-2],在我国其发病率较高,占尿路上皮癌的18%[3]。UTUC标准手术方法是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otertectomy,RNU),但术后常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影响预后。膀胱灌注化疗对减少膀胱肿瘤复发具有重要作用,但灌注方案尚未达成统一意见,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尿路肿瘤指发生于肾盂及输尿管的尿路上皮肿瘤,临床上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肾肿瘤的5%~10%,占所有尿路上皮肿瘤的5%,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一直以来,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75例原发性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分析术后出现的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强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应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要严密随访。本组肾输尿管全切者,膀胱再发癌的发病率为4.6%,而行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切除者,输尿管残端癌发病率为40%,膀胱再发癌为20%。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相对少见,占泌尿系上皮肿瘤的5%~6%。尿路上皮肿瘤标准手术方法为患侧肾输尿管全切术和膀胱袖套状切除。由于尿路上皮肿瘤发病呈多灶性的特点,双侧上尿路可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病灶,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对部分早期肾盂输尿管上皮肿瘤行保留患侧肾脏和输尿管的肿瘤腔内切除术,尤其对于孤立肾、双侧上尿路肿瘤及部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往往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自1998~2003年肾移植患者1293例,术后发生尿路上皮恶性肿瘤21例(1.6%)。男4例,女17例。17例原发病为慢性问质性肾炎。发生尿路上皮肿瘤距肾移植6~62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膀胱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膀胱癌8例,双侧肾盂输尿管癌1例。10例上尿路肿瘤发生部位与移植肾同侧,4例发生于移植肾对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肉服血尿和反复泌尿系感染为主。1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1/3并辅以局部灌注化疗。结果 2例行姑息性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分别于发现肿瘤5、8个月死亡。余19例现已随访2~5年。13例肿瘤复发,复发部位为膀胱或对侧原。肾、输尿管。所有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减量期间均未出现急性排斥。2例因切除移植肾恢复透析,17例肾功能正常。结论 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肾移植患者和女性肾移植患者易发生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移植肾同侧上尿路较对侧好发肿瘤;对移植肾对侧为首发的上尿路发生肿瘤者可预防性行双侧上尿路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输尿管癌保留肾脏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8月15例早期输尿管癌保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输尿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6例行输尿管末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14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所有患者同侧输尿管及肾盂均未见复发,2例术后分别于9个月及3年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4.3%(2/14)。结论:输尿管癌为少见尿路上皮肿瘤,保肾手术有复发的风险。但对早期、低级别输尿管癌,保肾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自 1995年至 1999年 ,作者对 2 4例肾盂尿路上皮肿瘤行经皮肾镜切除 ,并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所有肾盂肾盏肿瘤均行经皮肾镜活检并行经皮切除 ,低分期 (pT0~ 1)肿瘤仅行经皮治疗 ,如果肿瘤侵犯多个肾盏、分期大于pT1、高肿瘤分级或存在输尿管肿瘤 ,则考虑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留置经肾造瘘管或D J管后经膀胱灌注常规化疗药 (丝裂霉素C或表阿霉素 )。随访包括上尿路细胞学、肾镜或纤维输尿管镜 ,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2 4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 2例 ,G3 移行细胞癌 5例 ,G1~ 2 移行细胞癌 15例 ,2例未见肿瘤。 2 4例患者中18例 (75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特殊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2年4月~2010年5月,对10例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钬激光治疗,其中输尿管肿瘤7例(1例合并膀胱肿瘤),肾盂肿瘤3例。单发7例,多发3例。术前肿瘤分期cTa~cT1。3例对侧已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2例孤立肾,3例肾功能不全,1例2~3级心功能不全,1例肿瘤小(〈1cm,位于。肾盂,单发且表浅)。输尿管硬镜治疗7例,软镜1例,微通道经皮肾镜2例。术后行丝裂霉素上尿路及膀胱灌注化疗。结果10例术后随访2年,无肿瘤死亡。1例术后6个月输尿管狭窄,其余均未出现大出血、严重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全身肿瘤转移。复发4例,其中1例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者膀胱内复发,1例为肾盂内单发肿瘤复发,2例为输尿管单发肿瘤复发。该4例随访5年,1例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3例复发3—4次,且为尿路多处复发,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其中2例术后血液透析1年内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一直是治疗上尿路上皮性癌的标准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已逐步替代开放性腰腹两切口手术[1]。我院于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移植术后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例中1例为亲属肾移植。5例临床表现为肾移植术后2~48个月出现间歇性血尿,1例B超发现膀胱占位病变。6例均为非同时发生的移行细胞癌,非同时发生肿瘤的时间为1.5~16个月。6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或新发而接受2~5次肿瘤切除术,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及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移植肾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及全尿道切除术。术后通过膀胱灌注给予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阿霉素等进行化疔。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肾移植术后的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往往进展快,易扩散和转移,预后较差。对肾移植后并发自体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应高度重视,严把受体关,密切随访,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慎重对待移植肾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自体肾移植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优点。方法:对9例输尿管癌患者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切除输尿管癌上方3cm正常输尿管及下方输尿管全长.并做膀胱输尿管入口处的袖套状切除术;患侧肾行同侧髂窝肾移植、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结果:9例输尿管癌包括T34例和T24例中.各有1例膀胱癌复发,其余无尿路上皮肿瘤复发.其生存率1年为100%,2年为88.8%.5年为66.7%。结论:自体肾移植术对输尿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等同于传统的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包括膀胱袖套状切除).对于孤立肾及双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也是个好的手术方式,为以往不能行保留肾功能的高分期孤立肾及双肾功能不良的输尿管癌患者争取到手术机会。为输尿管上段肿瘤患者也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保肾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1年1月以来的6例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在行手术治疗时,对手术切口、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处理进行了改进。结果:手术的6例肾、输尿管上皮细胞癌,膀胱壁残端切缘均阴性,无尿瘘、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一个手术切口治疗肾、输尿管上皮性肿瘤是可行的,输尿管膀胱部分伞状切除同样能达到根治病灶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UUT-TCC)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14例行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开放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学预后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肾盂癌24例,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癌伴膀胱癌3例,其中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淋巴结转移各1例。同时研究发现:①腹腔镜组与开放术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术式肿瘤学预后在远处转移方面,腹腔镜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并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UUT-TC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能有更好的肿瘤学预后。  相似文献   

14.
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中膀胱上皮移行细胞癌约占90%~95%,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约占5%。双侧上尿路、膀胱全程出现移行细胞癌则较为少见,而肾结核同时合并双侧全程尿路移行细胞癌则更是罕见报道。我院于2011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尿路上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有长期间断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药物病史,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均可诊断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术前经B超、逆行造影、CT或MRU、输尿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膀胱肿瘤6例;上尿路肿瘤10例,其中双侧同时发生肿瘤者6例、伴膀胱肿瘤1例。结果6例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0例上尿路肿瘤者中6例8侧行保肾手术;4例5侧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双侧肾盂肿瘤者另一侧术中探查发现肾周肿瘤明显外浸,粘连明显,手术困难,仅行活检术;1例双侧肾盂及双侧输尿管肿瘤者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WHO标准病理分级:Ⅰ级1例、Ⅰ~Ⅱ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14例获随访3~37个月,平均14个月。死亡4例,其中1例为未手术的双侧肾盂及双侧输尿管肿瘤患者,术后5个月因瘤死亡;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及双肾盂肿瘤者各1例分别于术后17、19、26个月死于多发转移。4例膀胱肿瘤术后4~9个月复发6次,其中2例为2次复发者;上尿路肿瘤2例术后9~10个月膀胱肿瘤3次复发;3例输尿管肿瘤术后3~32个月复发,其中1例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5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以上尿路肿瘤为主,双侧发病率较高,肿瘤具有多发、易复发及恶性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钬激光、电切及开放手术在上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根治术中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162例肾盂癌、中上段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肾及近端输尿管切除术采用开放或后腹腔镜法.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分别采用钬激光(A组)32例、电切(B组)51例及开放手术(C组)79例.经尿道手术组术中插入5F输尿管气囊导管以阻断尿流.病理诊断均为肾盂和(或)输尿管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4)NoM0 ~T4N0M0.对3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和术后随访结果(肿瘤复发率、肿瘤种植发生率、患者生存率等)进行对照研究.术后随访3个月~8年. 结果 A、B组手术时间[(203.6±31.5),(207.2±24.3) min]、术中失血量[(127.4±63.2),(135.0±82.7) ml]、术后住院时间[(5.8±1.3),(5.6±1.2)d]显著低于C组[(248.0±42.9) min,( 484.5±217.7)ml,(8.7±3.5)d,P<0.01].B组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6例,膀胱穿孔合并较大出血3例,其中中转开放手术2例.3组术后膀胱肿瘤发生率(16.3%、18.1%、21.7%)、肿瘤种植发生率(均为0)、1、3年生存率(96.3%/90.5%、98.0%/88.6%、95.7%/8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尿道术式的创伤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膀胱肿瘤发生率、肿瘤种植发生率、生存率等与开放手术相当.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的手术方式与术后肿瘤复发率无关.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是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安全、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84~1993年我院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尿路上皮癌共132例,其中9例属于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6.82%。各部位发生多器官癌的机会:肾盂6/16(37.50%),输尿管3/4(75.00%),膀胱9/109(8.26%),尿道2/3(66.67%)。本组9例中有7例为同时发生肿瘤,其中6例于术前同时明确肿瘤部位,诊断准确率85.71%。非同时发生肿瘤的2例,分别于肾盂癌术后6、29个月再发生膀胱癌。本文强调对尿路上皮癌病人不满足于单一部位的诊断,常规行全泌尿系检查,以防多器官癌的漏诊;对肾输尿管上皮癌病人,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和定期膀胱镜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灌注化疗对不同级别输尿管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影响.方法 对194例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术后2年内各级别肿瘤患者中吡柔比星灌注组与未灌注组的膀胱癌复发率.结果 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2年后,灌注组复发率23.9%(28/117)明显低于未灌注组的39.0%(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肿瘤灌注患者复发率为5.0%(1/20),未灌注患者复发率14.3%(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肿瘤灌注患者复发率21.4%(12/56)明显低于未灌注组的43.9%(18/41)(P<0.05);G3肿瘤灌注患者复发率36.6%(15/41),未灌注患者复发率60.0%(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可预防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癌的发生.尤其对G2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肿瘤的膀胱内复发;但其对G1及G3肿瘤患者无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输尿管癌(附2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26例,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腰痛。并就其诊断和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排泄性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方法。肿瘤位于下段输尿管者占73%。排泄性尿路造影患肾不显影,提示预后较差。生存率与肿瘤分级分期密切相关。手术治疗以行患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状切除为主。放疗和化疗是术后可选择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伴同侧输尿管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伴同侧输尿管癌(伴膀胱肿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女性,61岁,以间断无痛肉眼血尿半月余为主诉入院.IVP检查: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重复输尿管宽窄不等,较窄者中段输尿管结节状欠缺.CT检查:左肾体积稍大,左侧可见两肾盂及输尿管,两输尿管在骶髂关节水平融合为同一条输尿管,上条输尿管管径增宽,管壁可见结节影,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膀胱镜检查:膀胱右后壁可见一大小约1.0 cm×0.5 cm乳头状肿物,基底不宽.利尿肾图检查:总肾GFR:65.36 mL/min,左肾GFR:39.18 mL/min,右肾GFR:26.18 mL/min.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输尿管镜左输尿管肿瘤切除术.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检查:(膀胱肿瘤)送检膀胱黏膜,局灶尿路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左输尿管肿瘤)考虑非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灶鳞状上皮化生.结论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伴同侧输尿管癌较为罕见,采用输尿管镜等微创方式可以使患者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