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建立栀子柏皮颗粒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ODS-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1.626~162.6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8.12%(n=9),RSD为1.2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栀子柏皮颗粒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柏皮汤制剂(栀子、黄柏、甘草)中栀子苷、甘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5%冰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λ1=238 nm(检栀子苷),λ2=276 nm(检甘草苷),柱温:30℃。结果:栀子苷在49.1μg/mL~147.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甘草苷在6.1~18.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9):栀子苷为99.40%;甘草苷为99.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失眠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933~0.5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2.65%(n=6)。结论: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适用于失眠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孟婷  郭建丽  赵敏  柳杰 《陕西中医》2012,33(7):893-894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正片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Varian C18(5μm,4.6mm×150mm);流动相:乙腈-水(12:88),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室温。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是0.2156~2.1560μg,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1%,RSD=1.76%(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八正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鸡骨草胶囊中栀子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柱温:35℃。结果栀子苷在0.14~1.6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52.15X-6.42,r=0.9999;回收率为97.53%(RSD=1.24%,n=6)。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时期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游国钧  李辉 《中医药导报》2007,13(7):102-102,127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制定科学的采收时间。方法:采用RP-HPLC法,ODS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品种共5批栀子的栀子苷含量。结果:浓度在16.4~82.0μg.ml-1范围内,栀子苷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2.3%(n=5)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为栀子的采收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渊舒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渊舒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5℃。结果:栀子苷在0.04~0.51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35%(n=5),RSD 1.31%。结论: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适用于鼻渊舒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玉簪清咽十五味丸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Diamonsil C185μm 4.6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nm;流速:1.0ml/min;柱温:30℃;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结果:栀子苷线性范围在0.128~0.765μg,r=0.9998,平均回收率99.33%,RSD=1.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清丽爽减肥茶中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bax XDB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在0.331.9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8%(RSD=1.3%,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清丽爽减肥茶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朝锋  韩晓珂  秦亚东  徐斌 《中成药》2023,(7):2149-2152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炒栀子配方颗粒中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绿原酸、栀子苷、芦丁、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5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8、440 nm。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18%~99.45%,RSD 1.24%~2.68%。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操作性强,可用于炒栀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以栀子果实为原料分离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蓝色素、栀子多糖、熊果酸和果胶等产品最新研究开发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栀子开发利用的前景,并为今后开发研究栀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木贼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木贼配方颗粒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木贼配方颗粒中的山奈素进行测定,并对木贼配方颗粒相关指标进行检查。结果:TLC方法中木贼配方颗粒在与木贼对照药材对应位置上,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山奈素的线性范围为0.040 48~0.404 8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1.21%,n=9)。木贼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粒度均达到药典颗粒剂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贼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注射用栀子提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纯化的特点和评价方法。方法以栀子提取液为样本,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其提取物,并从提取物的粉体学特性、有效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来评价其质量和纯化方法的合理性。结果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成功制得符合注射用要求的栀子提取物。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可用作中药注射剂的纯化工艺,但需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方法以确保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红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在0.091~3.64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79%,n=6)。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清心通络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结果:栀子苷对照品在10.86-97.74μg范围内,进样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1.25%(n=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为清心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中肝合剂中芍药苷及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肝合剂中芍药苷和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ODS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结果平均回收率:芍药苷98.78%(RSD=2.43%,n=5);栀子苷99.60%(RSD=1.8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鱼腥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鱼腥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鱼腥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用HPLC测定鱼腥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 45∶55),检测波长37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槲皮素在0.09 ~1.4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 1.6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鱼腥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索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出膏率和毛蕊花糖苷转移率等指标,评价熟地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多批次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及配方颗粒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100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00 nm。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熟地黄饮片项下方法。同时,结合出膏率和毛蕊花糖苷转移率,进行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量值传递相关性分析。结果: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基本一致,熟地黄中间体、配方颗粒的出膏率、毛蕊花糖苷转移率均在标准汤剂标准范围之内且与标准汤剂基本一致;熟地黄17批饮片,17批标准汤剂,10批中间体及10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呈现7个共有峰,呈良好的相关性;采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成分归属了熟地黄配方颗粒中13个主要色谱峰,对7个共有峰中4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地黄苷。结论:熟地黄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熟地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熟地黄配方颗粒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L Di  R Guo  H Xie  B Fan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71-3, 703
The geniposide and paeoniflorin in Jiaowei Xiaoyao Pills were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by HPLC, with a C18 column and a mixture of CH3CN-0.1% H3PO4(13:87) as mobile phase. T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and accurate. The components have a good linearity,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with RSD(n = 5) is 101.81% + 2.38% for geniposide and 98.75% + 1.95% for paeoniflorin.  相似文献   

20.
疏肝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LC法鉴别了该方中的柴胡、补骨脂、叶下珠,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中补骨脂素的含量,回收率为97.5%,RSD=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