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肝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N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进一步下降,醚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酐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H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3进一步下降,酸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3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3.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室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12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室抢救。方法:采用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液,边降低颅压边抗休克。结果:入院24h内仅1例患者死亡。最终死亡率为58.3%,结论: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液应成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氯化钠/甘露醇液(HSM)、高渗醋酸钠/甘露醇液(HAM)、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液(HSD)对其心肌收缩能力,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高渗胶液仅小剂量能在很短时间内升高休克兔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及动脉血压。HS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HSD,HAM更大(P〈0.05),血压升高的时间与心肌收缩能力变化的时间同步,对高渗高胶液抗休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氯化钠/甘露醇液(HSM)、高渗醋酸钠/甘露醇液(HAM)、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液(HSD)对其心肌收缩能力,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高渗胶液仅小剂量能在很短时间内升高休克兔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及动脉血压。HS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HSD,HAM更大(P<0.05),血压升高的时间与心肌收缩能力变化的时间同步,对高渗高胶液抗休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渗NaCl治疗家兔严重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高渗NaCl治疗组,颈动脉血压明显升高,180min后脱离休克率100%,对肾脏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明显的优于等渗NaCl组,为抢救休克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高渗盐水用于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洁明  钟冕  吕婉娴 《华夏医学》2007,20(2):196-197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HTS)在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应用价值。方法:将28例重度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高渗盐水组(HTS)和甘露醇组(MT),分别给予7.5%高渗盐水(4ml/kg)及20%甘露醇250ml。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CP)、电解质及尿量。结果:HTS组在用药30min后ICP下降,而MT组在45min后下降,HTS组维持时间长达120min。而两组用药后MAP、CPP及生化均保持稳定。结论:与MT组比较,7.5%高渗盐水在降颅内压同时抗休克,且表现更快、更持久,适用于现场抢救及急诊室初步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甘露醇、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治疗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及HSH40治疗,...  相似文献   

9.
周红伟  高文霞 《当代医学》2012,18(25):111-112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在外科胸、腹联合外伤休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8例诊断为胸、腹联合外伤引起的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7.5%氯化钠液静脉快速输注为主,配合其他后续补液的综合措施进行复苏.另选2006年收治的18例诊断为胸腹联合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休克疗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注高渗盐水后,血压升高明显,心率下降,尿量增多.结论 高渗盐水是胸腹联合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HS)和20%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的各自疗效。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交替使用3%HS和20%甘露醇降颅内压,观察用药后颅内压前后变化,同时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结果:3%HS和20%甘露醇降颅压效果均明显,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经前者治疗后中心静脉压偏低的次数比后者明显少。结论:3%HS和20%甘露醇具有同样的降颅压效果,但用3%HS治疗后能较好地保持中心静脉压处于正常水平,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年来收治的2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采用单纯保守治疗,14例采用肝动脉栓塞(TAE)治疗,手术治疗4例,1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因复发性出血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经治疗出血均得到控制。结论: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而其治疗要根据个体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骨压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14例使用250ml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对照组114例使用250ml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注射3—4次/天,共3天。结果:两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别(P>0.05)且治疗组副反应较轻。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甘露醇治疗外伤性低眼压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外伤性低眼压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60例中应用甘露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48例,占80%,12例无效需行手术治疗,治疗无副作用。结论:甘露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外伤性低眼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甘露醇和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2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快速静脉滴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0%),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疗效确切,降颅压疗效好,安全可靠,能够代替20%甘露醇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的治疗途径。方法 将 66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颈动脉灌注与周围静脉滴注甘露醇 ,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颈动脉灌注治疗后 ,根据脑脊液压力与格拉斯哥氏评分有差异性 (P <0 .0 5)。结论 采用颈动脉灌注药物 ,路途近 ,起效快 ,能使药物主要作用于脑部 ,且剂量小 ,不仅改善了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而且使病人昏迷状态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5 min内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5 mg静注。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1例与6例在给药后0~3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分别有3例与2例在给药后30~9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分别为100.0%和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FL或AF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用持续ICP(颅内压)监护方法分析以每6小时静注一个剂量20%甘露醉对降低颅内压的疗效。共对23例进行158次治疗。发现有效率只占55.7%,而使用甘露醇后ICP继续上升或出现反跳现象者占34.8%。当ICP在4~45mmHg时,甘露醇的治疗有效率随使用前ICP的增高而上升,且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在ICP监护下,ICP达25mmHg时使用甘露醇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型冲击波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ESWL-V共例,其中肩周炎例,网球肘例,跟痛症例,慢性腰肌劳损例,冲击剂量次,隔日次,共次。12840322036150015结果:随访~个月,例肩周炎中例有效,有效率;例网球肘中例有效,有效率;例跟痛症中例有效,有效610403177.522681.2 13率为;例腰肌劳损中例有效,有效率,无副作用发生。6562980.5%结论:此方法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发生,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帆  张大亮 《西部医学》2011,23(1):73-74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碎石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无体外震波禁忌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时照组36例,实验组行体外震波碎石后结合中医辩证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体外震波碎石。两组都要在治疗期进行抗炎、大量饮水及适宜运动等基础性治疗和经B超或肾孟造影、腹部平片确诊结石大小、形状、部位、性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象、肾功能、心电图;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结石大小、形状、部位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结果总有效率96%,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78%。结论体外震碎石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肾结石能提高结石排出率。  相似文献   

20.
周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34-1335
目的:探讨转动眼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功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伴有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本院职工20例,让其每天定时排便模拟训练:排便时,双眼微闭,聚精会神的分别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及沿前→上→后→下方向转动双侧眼球共约5 min左右的时间,通过动眼神经传递至丘脑→大脑皮层,反射性的产生便意,稍增加腹压既可排便。结果:76例患者在使用本方法5 min产生便意,并能有效排便,总有效率达95%。结论:转动眼球治疗功能性便秘,不用过度增加腹压、不用任何仪器设备,而是患者自身调节,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痛苦小、费力小的非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