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例患者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应用止痛药时间及出血量,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探讨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3.53±16.34) min]、住院时间[(10.34士3.25)d]、胸腔引流时间[(3.15±0.89)d]、应用止痛药时间[(5.24士1.45)d]及出血量[(535.45±150.11)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12.66±27.28) min、住院时间(15.26±4.28)d、胸腔引流时间(5.89±1.78)d、应用止痛药时间(9.66±2.28)d及出血量(876.39±234.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胸内血块机化、腹膜腔感染和复张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82%),与对照组(2.22%)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样本时间: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样本来源:我院收治的8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胸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胸腔镜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胸痹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经胸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安翔  董萍萍 《中外医疗》2016,(24):128-130
目的:研究并对比胸腔镜手术内固定与传统剖胸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6月,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剖胸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实施胸腔镜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309.54±31.77)mL、(4.62±1.37)d、(5.46±1.43) d,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胸腔镜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8.47±2.37)d、下床活动时间(5.87±2.56)d及平均住院时间(10.69±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胸腔镜组各43例,分别进行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总体及不同叶间裂发育情况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体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带胸管时间、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均多于小切口组[(214±44)min vs (169±26)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小切口组[(65±13)mL vs (97±26)mL,P<0.05];(2)除淋巴结清扫个数没有差异外,胸腔镜组的术后带胸管时间[(5.2±0.9)d vs(7.6±1.5)d,P<0.05]短于小切口组,引流量[(168±33)mL vs(216±55)mL,P<0.05]少于小切口组,住院时间[(9.3±2.1)d vs (12.5±3.2)d,P<0.05]短于小切口组;(3)胸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低于小切口组(44.7% vs 21.1%,P<0.05),其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5.3% vs 21.1%,P<0.05).结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的疼痛指数,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术后3 h、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疼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7.5±1.2、5.3±1.0、4.5±1.0、3.9±1.0、2.7±0.9;对照组:7.6±1.2、7.0±1.0、5.9±1.1、5.6±1.2、5.1±1.2],且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药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0.38±0.07)次比(1.21±0.12)次],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11.0±1.9)d比(17.5±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8/56)比44.64%(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有着更为明确的疗效,并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脊柱后凸Cobb's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1±6)min比(181±11)min,(28±13)h比(37±10)h,(8±3)d比(16±7)d],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122±5)mL比(287±7)m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分比(7.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s角和前缘压缩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6.1±2.2)°比(12.1±5.8)°,(5.8±1.9)%比(13.5±2.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4%(28/34)比44.1%(15/34)],观察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2/34)比47.1%(16/34),2.9%(1/34)比20.6%(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且疼痛程度较轻,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生物蛋白胶在颈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医院接治的行颈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生物蛋白胶配合引流管引流,对照组41例采用引流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第1日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引流管拔除的时间、切口拆线的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日引流量、总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1±2.4)mL比(44.6±4.3)mL,(48±4)mL比(80±78)mL,(17.7±1.6)h比(25.8±2.4)h,(4.4±0.6)d比(5.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切口粘连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9.5%(8/41),0%比14.6%(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声音嘶哑、颈部肿胀、吞咽时牵拉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上生物蛋白胶不仅能明显减少引流液,而且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并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刀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就诊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28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刀及相关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刀代替电刀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引流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皮下积液例数、皮瓣坏死例数、上肢水肿例数、总满意度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引流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14)mL比(74±22)mL,(104±16)min比(133±22)min,(5.9±1.8)d比(6.6±2.1)d,(144±26)mL比(165±32)mL,(289±47)mL比(307±51)mL,(15±4)d比(16±5)d,4.27%(7/164)比10.98%(18/164),0.61%(1/164)比10.98%(18/164),7.32%(12/164)比15.85%(26/164)],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7.56%(160/164)比92.68%(152/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164)比5.49%(9/164)],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03±3.51)分比(45.98±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替代普通电刀可明显缩短乳腺癌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5±16)min比(72±16)min],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6.4±1.1)d比(5.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花费显著高于观察组[(18 064±476)元比(10 054±39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手术应用于自发性气胸不仅耗时短而且总经济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