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宋冰  袁琴  杨先超  闫继虹 《农垦医学》2007,29(4):279-280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5例(47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209例(78.9%),好转40例(15.1%),无效16例(6%),总有效率92.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合理治疗、术中正确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解剖变异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80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处理组);另35例单纯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在术后对这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处理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时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对改善鼻腔通气引流,提高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92例及不伴鼻息肉32例,且鼻腔解剖结构均有异常患者,全麻下行内镜鼻窦手术:经鼻内镜前筛切除术、全筛切除术、全蝶筛切除术及上颌窦口、额窦口扩大术等;并同理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行鼻中隔矫正术、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鼻中隔鼻甲切除术等。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并判定疗效。治愈94例(75.8%),好转26例(21.0%),无效4例(3.2%,其中2例再次手术后好转)。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对彻底清除病变、提高手术疗效、防止术后病变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摘 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治疗的11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6月-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76例(64.4 %),好转24例(20.3%),无效18例(15.3%)。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具有优越性;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 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11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摘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治疗的11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6月~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76例(64.4%),好转24例(20.3%),无效18例(15.3%).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具有优越性;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镜鼻窦手术(A 组),传统鼻窦手术(B 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手术 A 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 B 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窦炎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2 3 8例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 ,术后随访 1年。结果 治愈 862例 ( 69.6%)好转 3 2 5例 ( 2 6.3 %) ,无效 5 1例占 4.19%,总有效率 95 .9%。术后主要并发症是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是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彻底清除病灶 ,正确处理中鼻甲 ,术后定期随诊能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术腔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行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清理对鼻窦结构和上皮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完成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第4天进行第1次鼻腔清理,术后第1个月每周清理1次,第2—3个月每2周清理1次,第4—6个月每月清理1次,随访至少6个月至术腔基本上皮化。结果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有11例、24例和23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术腔基本上皮化;8例出现术腔粘连;5例出现窦口闭锁;在鼻腔清理时进行处理,这些并发症均消失,4例术后复发,总有效率为94.3%。结论术腔黏膜的再上皮化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窦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手术后规范化的鼻腔清理能早期发现并处理黏膜病变、术腔狭窄及窦口阻塞,因而术腔清理对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治疗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77例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合鼻窦CT和鼻内镜下情况,了解复发鼻腔鼻窦解剖变异的形态,进行规范性术前治疗、鼻内镜下Fess手术以及处理相关鼻腔、鼻中隔、鼻甲等解剖变异治病因素。术后规范用药治疗,合理进行鼻腔护理。术后跟踪复查处理半年~1年的情况。结果:随访0.5~1年,177例患者中175例治愈,2例好转,坚持2年跟踪复诊治愈,治愈率98.8%。结论:术前规范治疗,提高术者手术技巧,经鼻内镜下Fess手术及处理变异的鼻腔、鼻中隔、鼻甲等相关因素,术后处理和定期跟踪复查处理,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满意,术前、术中、术后及跟踪复查处理决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36例临床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分析和探讨鼻窦炎鼻息肉的不同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21例(58.3%)痊愈,11例(30.6%)好转,4例(11.1%)无效。总有效率88.9%。结论: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术前合理用药,术中鼻中隔偏曲的处理,术中窦口鼻道复合体及中鼻甲的合理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随访处理均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意义.方法 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并切除鼻窦息肉,分析总结利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4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40例(86.9%),好转5例(10.9%),无效1例(2.2%).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悉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解剖;利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7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1例(128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51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1%。手术并发症为眶内淤血4例,术后并发症为鼻腔粘连6例。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临床疗效。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熟练准确,术后定期随访,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谭向杲 《当代医学》2011,17(35):70-71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儿童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全部鼻窦炎患儿均 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本组治愈19例占46.35%,好转14例占34.14%,无效8例占19.51%,主要原因为鼻息肉再发5例,鼻窦闭 锁,症状复发3例,有5例接受再次手术.总有效率为80.49%.术后发生鼻腔粘连共有12例,占21.88%,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创面粘连13侧,所有病例未发 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为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鼻窦炎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治愈69例,治愈率为80.23%;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2例患者术后鼻腔粘连经分离、并用凡士林纱条分隔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300例(581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 治愈230例(76.67%),有效53例(17.67%),无效17例(5.66%),总有效率94.34%.主要并发症是术中出血、术后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的熟练程度、病灶的清除、中鼻甲的正确处理、术后加强术腔清洁管理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就诊我院的9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行鼻内镜手术,45例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的5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3%;随访发现复发患者3例(5.8%),出现并发症者2例(3.8%);45例患者行传统鼻腔、鼻窦手术,总有效率为86.7%,随访发现复发患者8例(17.8%),出现并发症5例(11.1%)。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效果优于传统鼻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4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开放鼻窦,扩大鼻窦开口,并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术腔.术后随访1~5年.结果46例中,鼻-鼻窦真菌球34例,术后1~5年复发率0.02%(1/34),该例复发者经2次手术后治愈;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6例,随访1~3年复发率为0.16%(1/6);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鼻窦炎2例,随访2~4年无复发;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例,随访2~5年无复发.46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式,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方式与术后疗效.方法 对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a.治愈55例(98.2%),显效1例(1.8%).结论 鼻腔、鼻窦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可能是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和病变,阻碍了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术中正确处理钩突、中鼻甲、鼻中隔,术前、术后综合性治疗,定期随访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7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及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75例中,治愈52例(69.3%),好转17例(22.7%),无效6例(8.0%),总有效率为92.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令人满意.术前了解患者鼻腔解剖结构、术中病灶清除程度、术后定期随访处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4月本院收治的57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伴有鼻腔解剖变异者同期行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573例治愈率75.9%,好转率20.8%,无效率3.3%,总有效率96.7%;2例眶周有轻微瘀血肿胀,3~4 d后即自行消退;10例于术后5~12 d鼻腔有少量出血,为术腔脱痂壳引起,在鼻内镜下用微波烧灼后好转;1例在术后5 d鼻腔出现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立即予微波止血、输血、扩容等治疗后好转;7例鼻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于局部麻醉下松解粘连、予明胶海绵分隔创面后好转.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中同期处理鼻腔的解剖变异,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