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临床药师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权权  赖淑华 《海峡药学》2010,22(6):248-250
目的根据我院消化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8年11月~2009年10月ADR报告,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5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38例。43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质子泵抑制剂和抗感染居多,均占23.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72.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师对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专职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的影响。方法:自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6年4月-2008年3月ADR报告,对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8例,且均为一般ADR。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43例,其中由临床药师上报的占67.44%,一般和严重ADR分别占72.41%和27.59%。51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抗肿瘤和抗感染居多,分别占39.22%和23.5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66.66%。结论:专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于 1997年 ,2 0 0 2年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组长 ,药剂科、医务科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ADR监测小组 ;建立了由各临床科室质管员、各病区护士长等组成的ADR监测网络小组。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制度 ,采用由医生、护士、药师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ADR病例 ,及时填写ADR报告表 ,由药剂科临床药师负责收集、整理报告并逐例初步审核 ,定期向院ADR监测小组汇报。现在已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线呈报系统 ,在网上及时呈报ADR报表。我院将ADR监测工作与药品再评价工作结合起来 ,如参与了双…  相似文献   

4.
孙振舜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77-1379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医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的ADRs报告175份,分析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前后的ADR监测情况。结果:175份ADRs报告中,2017年上报ADRs报告78例(其中严重的4例),2018年上报ADRs报告97例(其中严重的11例);临床药师参与ADRs监测前后,涉及可疑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报告的ADRs临床表现均有明显不同,其中临床药师参与临床ADRs监测后比较明显地发现了许多隐藏的和因不合理给药引起的ADRs。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积极参与ADRs监测,有效提高了ADRs监测的上报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建议临床给药方案的调整,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贾立华  刘泽源 《中国药业》2011,20(21):51-53
目的探讨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和药品安全警戒中的责任和作用。方法采集医院2006年至2009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数据、合理用药监测(PASS)软件审查数据和处方评价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报形式得到改进,医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及时发布药物警戒信息,有效预防了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结论药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促进药品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推动医院的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6,(5):1088-1090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l—12月间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有效药物ADR报告,对其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一般规律。结果:2015年度上报的ADR报告135份,涉及不良反应的药品5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制剂。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注意安全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6月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ADR报告1170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170例ADR报告中,男女之比为1.1∶1.0,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59岁;共涉及126种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滴注所致ADR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主;110例严重ADR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过敏性休克;ADR主要来自医师的报告,其次为药师,护士居第3位。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11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蔚  周月红  钟拥军 《中国药业》2009,18(20):60-61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嘉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年收集到的1142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219种,其中抗茵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ADR有69例。结论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类汇总2013年收集的168例ADR报告。结果抗微生物药导致的ADR例数最多,为51例;静脉滴注给药所致ADR比例最高,为82.1%。结论医生、药师和护士应重视ADR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57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上报的572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情况、用药情况、药品种类、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报告来源于药师占91.3%。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其业务素质培养,促进我院ADR监测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2005年第一季度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第一季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共计1678份,其中医疗机构1551份,生产经营企业125份,个人报告2份,现将北京中心2005年第一季度所收到的医疗机构1551份不良反应报表统计分析如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第一季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报告系统收集的医疗机构不良反应病例1551份。1.2研究设计采用回顾性描述分析方法。主要调查项目包括报表来源、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既往ADR史等一般情况;剂型、用药途径、用药原因、合并用药等情况;不良反应名称、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2.
王红程  王芬  刘华强  孙福生 《中国药房》2012,(26):2467-246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ADR监测工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和2009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品种等进行分析、评价、比较。结果:2008年共上报ADR报告697份,其中新的严重的ADR98例,药师上报395例,临床医师上报92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共375例,其中喹诺酮类药物113例;2009年共上报ADR报告599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155例,药师上报327例,临床医师上报102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共314例,其中喹诺酮类药物59例。结论:ADR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法,对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收集的965例ADR报告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 965例ADR涉及药品486种,抗感染药引起ADR 139例,占28.60%;皮肤、黏膜损害562例,占37.85%;ADR报告填写质量较差.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应加强严重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 对我院的231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 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昆山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一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间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络平台的225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的病例中,其年龄段在40~49岁和20~29岁之间发生ADR例数为最多,静脉给药(89.58%)是引发ADR主要给药途径,涉及14种类83种药品;抗感染药物导致ADR例数为最多(53.58%),其中头孢菌素的发生率为最高;其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6.14%).结论:加强对中青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和静脉药物的用药监护,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征;加强ADR宣传和监测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200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发生特点,提取并发现风险信号,为优化药品安全性监测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WHO不良反应术语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等为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9例有效ADR报告中患者年龄、给药途径、严重ADR涉及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监测上报人员类型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09例有效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ADR的发生比例为34.15%,14岁及以下患者ADR的发生比例为7.22%;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的发生例数最高,肌肉注射给药途径ADR的发生例数最低。ADR涉及药物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和抗肿瘤药物;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其次分别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ADR报表上报人员以医师为主,占比为87.11%,药师上报例数最低,占比为0.99%;严重ADR主要涉及抗肿瘤药物、诊断用药(造影剂)和抗微生物药物。结论:在ADR日常监测过程中,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及抗肿瘤药物是ADR监测重点药物类别,60岁以上和14岁及以下的患者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皮肤及其附件病变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临床ADR监测应重点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给药,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448份ADR报表,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8份ADR报表中,共涉及药品77种,其中涉及抗微生物药33种,抗微生物药所致ADR居首位(348例,77.7%);ADR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34例,74.6%),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9例,6.5%);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405例,90.4%);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应用抗微生物和静脉用药,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减少ADR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2004年徐州市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申报情况。方法:根据2004年1月~12月徐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受报表数,按患者性别、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呈报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病例数比为1:0.94,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的ADR占52.0%。循环系统和皮肤系统的损伤较为常见,分别为31.5%和26.9%;静脉注射造成的ADR较多,为75.4%。ADR以药师申报为主,占80.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我市仍未全面展开,需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全面普及,提高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对不良反应申报工作的认识,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辛宇峰 《首都医药》2010,(24):39-40
目的通过对493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493例ADR病例,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使用药品分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占66.1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23.9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1.14%)。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在患者使用药物之后要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2010年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锡亮  修佳 《中国药房》2011,(44):4190-4191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基本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郑州市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各级医疗单位、经营企业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一般规律。结果:2010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完整报告共计10252份,其中国家基本药物所致ADR报告共计3021份(占29.47%);注射剂及静脉滴注最易引发ADR,各占62.31%、51.53%。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随着基本药物的推广使用,尤其应加强基本药物注射剂及静脉滴注给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