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8例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使用呼吸机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运用综合护理能够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的护理对策,完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ICU2011年1月至2011年月11月收治106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预防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 106例机械通通气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VAP,5例VAP的患者经治疗后正常脱机,无死亡。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正确的洗手、加强呼吸道护理及呼吸机管路的正确消毒、正确的吸痰等综合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最佳的护理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医院ICU108例行机械通气患者VAP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108例患者中20例发生VAP,发生率18.5%,其中9例经治疗好转成功脱机,占45.0%,另有9例死亡,占45.0%,2例自动出院;经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P<0.05)。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和重视口腔护理及预防患者误吸和反流,正确有效吸痰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测性护理对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2011年1-12月在ICU住院并使用呼吸机治疗的108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采用同样方法抽取实施预测性护理方案后即2012年1-12月在ICU住院并使用呼吸机治疗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VAP发生例数、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测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ICU 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使用无创呼吸机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手段,该仪器的出现是维持患者生命的保障,但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VAP主要指不存在肺部感染的患儿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引发肺部炎症。VAP属于获得性肺炎.具有高发生率、高病死率等特点,特别是对于新生儿,一旦发生.不仅会加重原有病情,还会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旨在为VAP患儿探讨适宜的临床护理模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通常为细菌所致的进展性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可来源于宿主的内源菌群,也可来源于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治疗器械、住院环境等.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137例患者中,并发VAP 51例.分析51例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器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9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真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U病房病发VAP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意识昏迷、通气时间≥3d以及基础疾病因素。结论:结合VAP的发病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够显著降低VAP的临床发病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对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目标性监测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后使用机械通气>48 h患者,以2011年1-12月为干预前,2012年1-12月为干预组后,采用集束化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通过集束化干预后,床头抬高30~45度、声门下吸引、手卫生、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消毒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干预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40%,干预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68‰,经卡方检验,干预前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过程中合并的肺炎,临床上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杜绝VAP的发生,已成为治疗危重病患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VAP的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口臭,保持外观整洁,口腔清洁化的护理项目称为口腔护理,是现今杜绝VAP不可缺少的治疗.如果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彻底清洁口腔内细菌真菌等各类致病菌的定植,防止其因误吸等导致下行感染引发VAP的发生,可以有效的缩短危重病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VAP的发生,笔者针对口插管接呼吸机的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后行口腔擦洗,再进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措施,以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观察2006年12月—2008年12月128例呼吸机使用的患者,分析其VAP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结果 128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VAP 60例,发生率为46.88%,铜绿假单胞菌(33.84%)、鲍氏不动杆菌(23.31%)是ICU中VAP感染最多的细菌,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VAP的发生率越高,呈正相关。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患者常规护理,ICU人员及环境管理,呼吸机管道和相关物品的管理等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临床及其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有创机械通气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AP 临床诊断标准筛选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VAP发病率34.4%,病死率49.1%,病死率明显高于非VAP组(29.7%).结论 VAP发病率、病死率高,能明显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方法:自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共收治82例器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分为VAP组(42例)以及非VAP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通气时间、穿刺置管、留置胃管以及意识障碍是重症监护室呼吸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VAP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接受机械通气48h以上的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VAP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72例患者中,发生VAP的25例(14.5%);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抗生素联用、基础病症、昏迷等和VAP发生存在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气道切开、机械通气≥3h、昏迷是VAP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治疗患者发生VAP因素较多,应加强临床护理以减少VAP的发生风险,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7,自引:17,他引:4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为15%~60%,死亡率为25%~76%,是造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临床分为早发性VAP(<4 d)和晚发性VAP(≥5 d)[2].VAP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好发因素,以制订良好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阐述建立合理的VAP预防机制的重要性.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产生就起发病因素,既包括了其患者自身机体功能状态,患者的病理变化、性别年龄、民族等;也包含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设备运行状态、维护情况以及环境评估等.结合上述的种种因素,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和强防该疾病发病率.结论 综合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好发因素,建立合理的VAP预防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赖翠薇 《现代医院》2012,12(4):82-8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探讨预防VAP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ICU 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8)例),以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非抗生素治疗措施策略。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6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非抗生素治疗组(A组)与常规护理组(B组),对比分析二组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后,A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非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切断VAP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玲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477-3478,3496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模式,回顾性分析128例ICU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对差异有显著性因素进一步采用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确定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发生VAP41例,发生率32.0%,呼吸机通气时间1~57 d;VAP患者中死亡15例,病死率为3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联合用药、插管次数与持续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均为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对差异有显著性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插管次数与持续时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的使用、科学有效地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神经系统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3.5-2015.5中入住我院NICU上呼吸机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9例:查找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仅提供科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持续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反复进行机械通气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呼吸机持续使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干预组VAP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NICU患者行呼吸机治疗期间,提供针对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可达到预防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46例进行分析,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住院天数和使用药物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对策,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例呼吸内科患者中有12例发生VAP,发生率26.1%;VAP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抑酸剂应用、住院天数以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AP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临床医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