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海拔分别为10m,2260m及4300m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及ADM的含量。结果不同海拔高血压血浆ADM含量分别为(低海拔47.7±7.1),(中海拔91.4±59.9),(高海拔66.5±15.3)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低、中度海拔组差异显著(P均<0.001)。随着海拔增高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组血浆ADM均有增高且差异显著。不同海拔高血压组血浆CGRP含量分别为(低海拔54.6±17.3),(中海拔56.2±49.1),(高海拔21.7±9.2)n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海拔组差异显著(P<0.001)。低、中度海拔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含量均高于高海拔正常对照组(P均<0.001),低、中度海拔高血压组血浆CGRP含量均高于高海拔高血压组(P均<0.001)。结论随着海拔的增高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的含量减少。另高血压患者血浆ADM增高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ADM与CGRP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水平,探讨它们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在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病人的30~40岁健康子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父母双方只有一方患有高血压的30例为单亲组,父母双方均患有高血压的30例为双亲组,选择双亲均无高血压的30例为对照组,采受试者肘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AngⅡ和ET的含量.结果 单亲组血浆中CGRP、AngⅡ浓度分别为(28.3±10.4),(52.5±11.1)pg/mL;双亲组血浆中CGRP、AngⅡ浓度分别为(37.7±14.7),(58.4±9.1)pg/mL,均高于对照组[(CGRP 19.9±10.5,AngⅡ45.3±9.9)pg/mL,P<0.01],血浆中ET浓度单亲组(44.8±9.1)pg/mL、双亲组(45.5±7.3)pg/mL稍高于对照组(42.0±7.4)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亲组与单亲组相比较,血浆中CGRP和AngⅡ的浓度较单亲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的浓度两组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CGRP与AngⅡ呈正相关(r=0.703,P<0.01).结论 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发现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高危对象,应积极采取一级预防措施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变化,探讨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及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I期39例,高血压心衰41例,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CGRP的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血浆ADM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心衰患者血浆ADM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血浆CGRP的浓度较高血压I期患者显著降低(P<0.01),在高血压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ADM的浓度明显增加,CGRP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ADM合成增加及CGRP的分泌减少是老年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的特点,可以作为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羟自由基(OH)含量的变化,以及给予降压及抗氧化治疗后二者含量的变化。方法:入选居住时间20年并于2011-2012年分别入住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海南州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173例,其中平原高血压组58例,中度海拔高血压组57例,高海拔高血压组58例。另纳入居住时间20年的不同海拔地区当地居民177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平原对照组56例,中度海拔对照组61例,高海拔对照组60例。应用比色法检测GSSG与OH的含量。结果:采用不同降压方案,使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氧化因子无明显差异;高海拔高血压组及对照组OH含量分别高于平原及中度海拔高血压组及其对照组[高海拔高血压组:(938.26±392.52)U/ml;平原高血压组:(297.36±249.50)U/ml;中度海拔高血压组:(481.91±405.70)U/ml;P0.05。高海拔对照组:(576.46±307.04)U/ml;平原对照组:(198.31±0.60)U/ml;中度海拔对照组:(361.79±412.61)U/ml;P0.05]。平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GSSG含量分别高于中度海拔及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组及其对照组[平原高血压组:(17.21±14.31)μmol/L;中度海拔高血压组:(4.12±3.96)μmol/L;高海拔高血压组:(3.84±2.98)μmol/L;P0.05。平原对照组:(19.07±13.74)μmol/L;中度海拔对照组:(7.41±2.48)μmol/L;高海拔对照组:(6.39±1.92)μmol/L;P0.05]。结论:高海拔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而前者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后者。降压联合抗氧化治疗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并无明显作用,可能与抗氧化药物剂量未达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不同海拔地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其中汉族84例,藏族26例。84例汉族患者中,高海拔区(3800 m,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6例,中海拔区(2200 m,青海省人民医院)30例,低海拔区(450 m,广汉市人民医院)28例。另选同地区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世居当地的健康体检汉族人群为对照组,其中高海拔区26名,中海拔区25名,低海拔区28名。26例藏族脑梗死患者均来源于中海拔区(青海省人民医院);中海拔区健康对照组22名,高海拔区28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OX-LDL水平。结果 (1)高、中、低海拔地区汉族脑梗死组血浆OX-LDL分别为(1.92±0.30)、(1.63±0.18)和(1.44±0.25)ng/L,均高于相应健康对照组的(1.45±0.54)、(1.34±0.32)、(1.19±0.2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汉族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OX-LDL含量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高、中、低海拔地区脑梗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中海拔地区健康对照组的OX-LDL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3)高、中海拔藏族健康人群血浆OX-LDL分别为(1.43±0.56)、(1.31±0.32)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与同海拔的汉族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4)26例中海拔地区藏族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为(1.91±0.40)ng/L,高于同海拔的健康对照组及汉族脑梗死组(P均﹤0.01)。结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汉族脑梗死患者及其健康对照者血浆OX-LDL含量均升高;但脑梗死患者升高更显著。藏族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水平高于同海拔的汉族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U-Ⅱ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高血压1、2、3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U-Ⅱ的含量;同时选择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患者U-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3±1.3)比对照组:(1.8±0.6)pmol/L,P<0.01].高血压l、2、3级组U-Ⅱ的含量分别为(1.6土1.0)、(3.2±1.0)、(4.3±1.0)pmol/L,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浆U-Ⅱ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分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对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3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40mg/d×14,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5.6±21.0对42.1±20.3pg/ml,P<0.001);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对55.4±17.8pg/ml,P<0.001).舒张压与ET水平呈正相关(r=0.5302,P<0.001),ET与CGRP呈弱的负相关(r=0.3707,P<0.005).治疗后,血压和ET水平明显下降(P均<0.001),CGRP水平呈显著增高(P<0.001).结论硝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它通过调节EH时多种血管活性多肽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器官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部队官兵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时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与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的关系及其返回低海拔后的变化。方法选择低海拔(1500m)快速进入高海拔(3700m)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官兵96名,年龄18~35岁。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AHAR组(A组,n=24)、轻中度AHAR组(B组,n=47)和无AHAR组(C组,n=25),在该高度逗留50d后下撤前及返回低海拔(1500m)后12h、15d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pressure,mPAP)、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并与低海拔(1500m)50名健康官兵(D组)比较。结果 A组mPAP和血浆ET-1[分别为(34.70±2.94)mm Hg、(68.07±5.33)ng.L-1]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28.42±1.32)mm Hg、(55.58±2.91)ng.L-1]、C组[分别为(24.23±1.56)mm Hg、(47.27±2.63)ng.L-1]和D组[分别为(18.50±1.30)mm Hg、(33.23±2.86)ng.L-1],(均P0.01),血浆NO(53.76±4.03)μmol.L-1显著低于B组(65.54±2.97)μmol.L-1、C组(72.92±3.20)μmol.L-1和D组(82.43±4.03)μmol.L-1,(均P0.01),B组与C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海拔3700m AHAR总计分与mPAP、血浆ET-1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672、0.712,均P0.01),与血浆NO显著负相关(r=-0.619,P0.01);mPAP与血浆ET-1显著正相关(r=0.712,P0.01),与血浆NO显著负相关(r=-0.686,P0.01)。海拔3700mPAP和血浆ET-1显著高于海拔1500m12h、15d和D组(均P0.01),血浆NO显著低于海拔1500m12h、15d和D组,(均P0.01),海拔1500m12h与15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15d与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人体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时AHAR越重,PAP越高,ET-1与NO比值失衡可能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返回低海拔后12h有显著改善,15d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根据双肾动脉夹闭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应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灌胃治疗2周,RBF-2型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Ang Ⅱ和CGRP的表达.结果 (1)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血压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四逆汤能明显降低血压[(131.6±14.2 vs 116.2±8.3)mm Hg,P<0.05].(2)各组动物血浆Ang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CG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5.2±12.2 vs 54.8±18.1)pg/mL,P<0.05].(3)四逆汤治疗明显减少肾小球凋亡阳性细胞数(12.6±3.5 vs 29.4±3.5细胞个数/10个视野, P<0.05);治疗组明显降低Ang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GRP表达水平(P<0.05).结论 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和肾组织中血管活性物质Ang Ⅱ和CGRP的水平,发挥其血压调节和保护高血压靶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缬沙坦、螺内酯以及两者联用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心肌肥厚中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醛固酮(Ald)的变化.方法 12周龄SHRs 32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两者联用组,每组各8只,另设WKY大鼠(8只,周龄及体重同SHRs)为正常对照组.尾套法测血压,1次/周,4月后处死大鼠,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含量(MCC)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放免法测血浆ADM和Ald水平.结果 与SHR对照组血压(200±20)mm Hg比较,螺内酯组(159±20)mm Hg,缬沙坦组( 140±20)mm Hg,联用组( 132±20)mm Hg;各用药组经12周治疗后LVMI、MCC、CVF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0.01).缬沙坦组血浆Ald水平稍降低[(350.5±34.8)pg/mL,P>0.05]出现Ald逃逸现象,螺内酯组下降明显[(310.6±30.6 )pg/mL,P<0.05],联用组能更明显地降低血浆Ald[(260.4±60.1 )pg/mL,P<0.05].血浆ADM水平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WKY组(P<0.05或P<0.01).结论 (1)在SHRs中长期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可引起血浆Ald逃逸;(2)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应用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因为其降低血Ald水平,因此优于单用缬沙坦.(3)ADM作为一个抗重塑的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因子,在左室肥厚消退的情况后有所降低,但仍处于一种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