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TC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TG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DL-C、TC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LDL-C、TC水平,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1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8%、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7%、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值)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LVEF、LVEDD、E/A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聚集率(MPA)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V、HCT、FIB、M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2%、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DBP及SB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SBP及DBP水平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炎性指标及血脂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9.53%、6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绞痛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及IL-6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显著降低,而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绞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接受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30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按照计算机排序分为两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对照组短,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接受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效果确切,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的43例患者则是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5周后观察临床血压和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到我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中筛选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降压和心绞痛改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8.4%、92.2%,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86.3%,两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的更为明显,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7.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包括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大株红景天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AD、IVS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水平明显升高,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e NOS水平比对照组高,ET-1、TXA2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能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伊伐布雷定片,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平板运动试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高收缩压(SBP_(max))和最大心率(HR_(max))均明显升高,而ST/HR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积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床症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和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1.82%、83.33%,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93.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首周2次/d,而后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0.53%、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比黏度(PSV)、全血黏度(WB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择期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首次负荷量180 mg/次,1次/d,此后90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心肌酶学和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5.9%、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消耗量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均明显升高,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心肌钙蛋白(c Tn 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明显下降,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调节心肌酶学指标和内皮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瑞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721-1724
目的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鞍钢集团总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左室收缩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搏射血量(SV)、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长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0%、8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0%、8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初始剂量2.5 mg/次,1 d/次,依据患者临床反应可增大剂量至5 mg/次,1 d/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饭后0.5 h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内皮素(E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s-CRP、PAPP-A、E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明显高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通心舒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华中阜外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可地尔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舒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口服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43%、9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舒胶囊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