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目的 对比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4例全胃切除术后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吻合组(圆形吻合组)90例,直线切割闭合器吻合组(直线吻合组)134例。结果 直线吻合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用时更短(47.4 min vs. 52.3 min P=0.015),两组在出血量、近切缘及重建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半流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1% vs. 11.9%,P=0.849)。结论 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胃术后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食管空肠重建安全可行,直线切割闭合器方式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同期62例行开腹全胃切除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6.5±1.7)cm、平均失血量(228±29)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0.7)d、首次进流食时间(4.9±0.6)d.对照组切口长度(15.4±2.5)cm、平均失血量(260±3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0)d、术后首次进流流食时间(5.4±0.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8±47)min]显著高于开腹组(205±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9.4±3.7)d]、淋巴结清扫数目[(25.1±2.7)个]与开腹组[(11.2±5.3)d、(26.0±3.4)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与19.4%;术后随访3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影响远期效果的情况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手术切口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进流食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组)106例及同期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为(28.77±12.75)枚,与开腹组清扫淋巴结数(27.07±11.51)枚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269)。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0.7±40.4)min,长于开腹组(178.5±29.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为(232.1±132.1)ml、(296.9±13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6±1.0)d,显著早于开腹组(4.3±0.8)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为17.9%、2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相当,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双通道吻合与食管胃吻合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双通道组(40例,行双通道吻合),食管胃组(44例,行食管胃吻合)。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相关并发症,通过Visick 分级、EORTC QLQ-C30和 EORTC QLQ-STO22 量表联合评估术后 1 年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与双通道组相比,食管胃组病人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清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Clavien-Dindo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18例病人完成术后7 d消化道造影,61%的病人消化道造影呈双通道。术后随访 12个月,双通道组 Visick分级优于食管胃组(P=0.040);EORTC QLQ-C30问卷调查显示双通道组病人总健康状况较好(P=0.040),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症状较少;EORTC QLQ-STO22问卷调查显示双通道组反流症状较少(P=0.030)。两组病人BMI均下降,双通道组BMI下降差值低于食管胃组(P=0.019)。结论 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中,食管胃吻合较双通道吻合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双通道吻合术后实际呈现单通道与双通道两种状态,双通道吻合病人在术后生活质量和BMI维持方面优于食管胃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直线切割吻合器与圆形吻合器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安全性与卫生经济学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19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Roux-en-Y式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肠吻合所用吻合器材类型,将患者分为直线切割吻合器组(A组,n=40,20.8%)与圆形吻合器组(B组,n=152,79.2%)。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及卫生经济学的差异。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59.75±38.397)mL vs.(63.29±67.792)mL,(P=0.752)]、手术时间[(249.28±65.72)min vs.(255.03±62.67)min,P=0.609]、淋巴结清扫数量[(30.68±11.74)枚vs.(32.43±12.61)枚,P=0.429]、Ⅱ度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7.5%(3/40)vs.7.9%(12/152),P=0.934]、手术耗材费用(中位数:30758元vs.32749元,P=0.064)及住院费用(中位数:70759元vs.70851元,P=0.527)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46±0.767)d vs.(3.98±1.190)d,P=0.013]、首次进流食时间[(4.32±1.029)d vs.(4.91±0.996)d,P=0.020]、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6.00±0.882)d vs.(6.56±1.764)d,P=0.008]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或圆形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均是安全、可行的,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更短,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4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组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辅助切口长度和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术后总体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线型吻合器进行体内完全腔镜下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40例胃中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并使用Roux-en-Y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A组22例采用体外开放吻合,B组18例采用体内完全腔镜下吻合。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早期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远期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在进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时,采用线型吻合器进行体内完全腔镜下吻合较体外开放吻合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全胃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及早期预后的效果。 方法:比较分析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90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患者48例(腹腔镜组),开腹全胃切除术42例(开腹组)。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和传统开腹切除术都具有良好效果,但是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微创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缩短、疗效确切、早期预后良好,与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行手辅助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96例患者(手辅助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传统组,采用SPSS20软件包分析,术中术后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辅助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t=22.012,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阳性数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手辅助组发生率为10.2%,传统组发生率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手辅助腹腔镜性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以减短手术时间,在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上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无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应用于胃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并D2淋巴结清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全腹镜组(TLDG组),34例行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并D2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作为腹腔镜辅助组(LADG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量、边缘距离、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TLDG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长于LADG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ADG组,远端切缘距离长于LAD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大小、近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D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LADG组为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安全、可行,是胃癌患者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π吻合是一种新的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全消化道重建方式,该方法与传统腹腔镜辅助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传统临床路径下的比较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下两者临床效果比较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比较ERAS路径中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全腹腔镜食管-空肠π吻合术与腹腔镜辅助下Roux-en-Y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65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入ERAS路径,均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其中30例消化道重建采用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π吻合术(π吻合组),35例消化道重建采用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oux-en-Y吻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π吻合组在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随访中,π吻合组4例、Roux-en-Y吻合组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π吻合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3.33%,Roux-en-Y吻合组为7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π吻合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ERAS路径中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施行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进展期胃癌病人,以性别、年龄、胃切除方式和浸润深度为指标,采用逐一配对法进行配对,最终296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行腹腔镜手术148例(称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148例(称开腹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流质时间与开腹组相似,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进食半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0.9%(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3.0±10.6)枚和(31.0±8.0)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胃切除方式分层分析,腹腔镜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No.6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开腹组(P<0.05)。其余各组别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无论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还是全胃切除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1年存活率分别为80.4%和77.7%,其生存曲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与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共15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采用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设为对照组;52例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水平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食物襻排空异常和R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患者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方案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食物襻排空异常和RY滞留综合征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营养状态和生存情况,价值优于常规Roux-en-Y吻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单孔平台在单孔plus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管状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采用改良单孔平台行单孔plus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n-en-Y管状吻合术的39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详细记录其围手术期各项指标,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至术后30 d,获得病人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 3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单孔plus腹腔镜手术,其中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4例,单孔加二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例,改良单孔平台装置后重建气腹,利用圆形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食管空肠Roun-en-Y端侧吻合,无中转为开腹或传统腹腔镜辅助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切缘均为阴性。中位手术时间为200(180,240)min,术中出血量为30(20,50)m 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前3 d疼痛评分分别为(1.8±0.4)、(1.1±0.6)、(0.6±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8.9±2.9)h,术后住院天数(9.9±2.0)d,切口长度为(4.2±0.7)cm,肿瘤近切缘距离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荷包钳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8-01—2019-04间行全胃切除术的96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腹腔镜(TLG)组50例和腹腔镜辅助(LAG)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指标,分析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荷包钳应用及近期疗效。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TLG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L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荷包钳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既保留了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小切口、进食早、出血少、出院快的优势,也降低了镜下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既往腹部手术史对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328例胃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PAS组)57例,无腹部手术史者(NPAS组)27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对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PAS组和NPAS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0.2±10.5)和(31.1±9.4)枚/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AS组相比,PAS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47.0±60.5)min比(214.7±57.0)min,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21.1%(12/57)比11.1%(30/271),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中转开腹率、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腹部手术史并不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洼全胃切除术是可行的。既往腹部手术史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其并不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胃上部癌切除术病人130例,其中近端胃切除组53例,全胃切除组77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对接受两种手术方式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大小情况、病理分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在切口感染、切口疝、吻合口瘘、梗阻等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全胃切除组明显优于近端胃切除组(P=0.001)。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全胃切除组术后Visick分级指数明显优于近端胃组(P=0.001)。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是治疗胃上部癌更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外科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9例,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70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是接受同一组医师手术。结果69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无手术死亡。平均切口长度4.3cm,较开腹15.1Cm短;平均手术时间(305.0±60.2)min,较开腹组(263.6±30.6)min长;平均术中出血(142.3±82.-3)ml,较开腹组(35213±153.2)ml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2±1.5)d,较开腹组(9.4±3.5)d短,术后平均住院(10.22±2.5)d,较开腹组(13.1±4.6)d短,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24.3±12.2)枚,开腹组(25.1±10.9)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开腹组12.9%,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中部癌安全可行,并能达到肿瘤根治的要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临床资料,16例行全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全腹腔镜组),5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与腹腔镜辅助组比较,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高(均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前者(均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两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胃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及未来微创理念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