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临床量表探讨颈椎X线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X线检查、CT检查及临床评估,分析信度.结果: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其颈椎X线与颈椎CT亦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结论:椎动脉形态改变与颈椎曲度及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明确了颈椎X线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及疾病研究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超声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红 《中医正骨》2005,17(5):24-24
颈椎病的病变基础是颈椎的椎体后缘的骨唇形成、椎间关节(椎间盘、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颈椎韧带、关节囊的退行性变.增生的骨刺对椎动脉挤压刺激,导致椎动脉移位、扭曲.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由于骨质退行性变化,引起颈椎肥大性增大,或颈椎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刺激椎动脉周围的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的反射性收缩,使管腔变小,供血减少,在体位改变时,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神经丛受激惹,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脑供血不足所致.常见于颈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发病突然、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目前西医采用扩张血管、镇静、理疗及颈椎牵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上有显著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观察组(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组)和对照组(颈椎牵引并超短波治疗组),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曹世强 《河北中医》2013,35(1):132-135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观察组(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组)和对照组(颈椎牵引并超短波治疗组),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并超短波与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颈椎牵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英  李庆玉 《河北中医》2002,24(6):470-471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和颈椎间盘变性,压迫或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椎动脉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本门诊自1996年~2001年期间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265例,均采用冷灸加颈椎旋转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由于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该病2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骨、牵引等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并根据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该病与颈椎生理曲度的关系。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证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手法、中药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配合超声中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对照组(n=60)采用颈椎牵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n=82)采用颈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对照组显愈率为81.7%(49/60),观察组显愈率为97.6%(80/8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妍  孟智宏 《河北中医》2012,34(12):1900-1903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椎动脉型  相似文献   

16.
梁正辉  何敏聪  胡年宏 《新中医》2017,49(6):189-190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患者多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10%~15%,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有70%的颈椎病患者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1])。本病多因颈椎椎体、颈椎小关节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炎症等病变,刺激穿过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直接压迫椎动脉或通过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使血管反射性收缩、狭窄而引起临床症状~([2])。本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预后满意。胡年宏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椎间盘侧方的突出,以及颈椎关节的增生直接刺激椎动脉使之痉挛,或压迫使之扭曲、狭窄、闭塞等,从而导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我认为现代医学的机械压迫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解释并不完善,颈椎骨质增生是该病的发病基础,是诱因。其真正原因可能是椎动脉及其周围神经受压及刺激所致。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骨质退行性变化引起颈椎肥大性增生,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病,该病发病率高、极易复发,而椎动脉型颈椎病又是其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不稳、退变,骨刺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或者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和椎动脉壁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射性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笔者采用龙氏手法配合研发的专利“科学龙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临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缺血性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由于颈部因各种急慢性损伤或颈椎退变导致颈椎稳定失调而产生的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错缝、错位。生理曲度改变,颈椎侧弯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到压迫、挤压、扭曲,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使该动脉供血区发生的一系列综合病理症候群。  相似文献   

20.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是由颈椎不稳,退变,骨刺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或者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和椎动脉壁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1]。中医多以"眩晕"病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