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儿科骨髓穿刺,尤其是婴幼儿、新生儿的骨髓穿刺比较困难。传统的骨髓穿刺方法损伤大,难度高,易失败。近年来,我院采用头皮针胸骨穿刺10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影响骨髓穿刺取材质量的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两年来的骨髓穿刺检查,了解影响骨髓穿刺取材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骨髓穿刺分为技术性取材欠佳和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对比同种疾病出现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和取材正常病人血常规差异。结果:非技术性取材欠佳前三位的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非技术性取材欠佳者多数经过治疗;非技术性取材欠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难治性贫血病人RBC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小板明显降低。结论:血小板数量不是影响骨髓取材的主要因素;结合外周血RBC和Hb的变化和骨髓多部位穿刺可估计骨髓病变及纤维化的进展;自细胞在正常和接近正常范围时不影响骨髓的取材。  相似文献   

3.
骨髓穿刺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检查对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一些传染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308例次骨髓穿刺成功经验的总结,谈了一些穿刺与护理的体会,认为穿刺部位髂后上棘优于髂前上棘;严格操作规程、准确定位、成功麻醉和加强护理等环节.是保证骨穿质量和杜绝感染差错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胸腹腔穿刺包、腰穿包、骨髓穿刺包是临床许多科室必不可少的重要穿刺包。无论何种穿刺包,为了减轻给病人穿刺时造成的痛苦,均要求穿刺针的针尖锋利无钩。为了保证穿刺针尖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因碰撞而带钩,我科采用吸水海绵来保护穿刺针尖,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儿头皮针胸骨骨髓穿刺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小儿头皮针选胸骨作骨髓穿刺,代替传统的小儿骨髓穿刺取材方法,以探讨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就诊需作骨髓检查的患儿28例。采用带塑管的7号小儿头皮针作穿刺针,首选胸骨为穿刺部位。结果1次穿刺成功24例(85.7%),2次成功2例(7.1%),3次成功1例(3.6%),总成功率为96.4%,无一例发生意外或感染。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创伤小、疼痛少、安全性大、容易操作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骨髓活检在骨髓穿刺干抽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骨髓穿刺干抽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对5 148例骨髓常规穿刺呈干抽现象的54例患者的骨髓活检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54例骨髓穿刺干抽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骨髓穿刺干抽发生率为1%,发生率较多的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00%)、骨髓转移癌(3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再生障碍性贫血(12%)等;发生骨髓穿刺干抽的54例患者性别差异不大,年龄大者发生率高,且均有不同程度的网状纤维的增多;骨髓穿刺干抽的发生与骨髓增生异常活跃和极度减低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骨髓活检能为骨髓穿刺干抽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明确依据,也是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小儿骨髓穿刺属有创性检查,传统的小儿骨髓穿刺术常用成人16号骨穿针进行操作。为克服传统骨髓穿刺的缺点,减轻患儿的损伤和痛苦,提高小儿骨髓穿刺的质量,本院从1997年4月至2005年7月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对81例患儿进行腰椎棘突骨髓穿刺97次,均获得成功,无一发生意外及局部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音乐放松对骨髓穿刺术前、术中、术后实行干预,观察对骨髓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进行骨髓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骨髓穿刺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骨髓穿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音乐放松干预,观察2组焦虑值、收缩压、脉搏、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收缩压、脉搏、疼痛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放松干预能减轻骨髓穿刺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屈芳君  周霞 《全科护理》2020,18(16):1929-1932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应用于学龄前初次骨髓穿刺患儿的疼痛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首次进行骨髓穿刺的9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骨髓穿刺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骨髓穿刺患儿应用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之后,两组骨髓穿刺患儿骨髓穿刺中、骨髓穿刺后1 h、骨髓穿刺后2 h、骨髓穿刺后4 h的心率、呼吸、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骨髓穿刺后1 h、骨髓穿刺后2 h、骨髓穿刺后4 h 3个时点的血压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骨髓穿刺患儿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结合表面麻醉应用于学龄前初次骨髓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焦虑状况,减轻患儿疼痛,同时提高患儿的骨髓穿刺配合程度,改善目前紧张的儿科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戴匡渠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4):213-214,222
目的 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病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对528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切片作回顾性观察。常规制片,H.3染色,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 染色。10例还进行了有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正常骨髓象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5例,各类白血病133例,骨髓纤维化59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34例,转移癌15例,造血功能增强70例,造血功能低下42例以及其它各类43例。结论 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检测骨髓增强前后强化率,研究急性白血病患骨髓浸润性病变.探讨MR成像在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正常志愿和41例骨髓穿刺证实的急性白血病初发患作为研究对象。正常志愿行常规腰椎及骨盆MRI检查,急性白血病初发患于确诊后初次治疗前行常规腰椎及骨盆MRI检查。MR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短时反转回复序列(STIR)、增强T1WI,MR增强采用马根维显作为对比剂。增强扫描参数与平扫参数保持一致。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患治疗前的骨髓MRI表现、定量测定骨髓强化后的MR信号增强率,与骨髓穿刺、核素显像结果及正常组MR强化率等作比较。结果:41例经骨髓穿刺证实的急性白血病患中,初次治疗前MR成像发现有骨髓浸润的41例,均为弥漫性浸润,增强扫描后发现骨髓异常强化,平均强化率为119.95%,最高强化率为368.06%,骨髓穿刺结果均为阳性,核素显像除1例阳性外,其余皆为阴性。MR增强扫描定量分析提示骨髓浸润性病变存在异常强化,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骨髓。结论:MRI作为无创性的成像技术,能一次对大量骨髓组织进行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反映病变的成分改变情况,骨髓的强化程度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髓异常造血的存在。根据MR表现与骨髓穿刺结果,对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制定临床化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分析骨髓穿刺涂片稀释的原因、特点及类似病理骨髓象。应当重视骨髓穿刺涂片稀释的判断与鉴别,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在骨髓穿刺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美娟  占娜 《护理与康复》2005,4(5):379-380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最常用的穿刺技术,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在穿刺前、穿刺时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有很多患者拒绝穿刺,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本院血液科102例行骨髓穿刺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静脉穿刺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甚至丧失抢救时机。通过多年实践,现将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静脉穿刺难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穿刺是小儿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特别在急救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护士在给小儿静脉穿刺时,小儿好动、血管细、隐匿,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因此,小儿静脉穿刺是对护士一项技术上的考验。娴熟而准确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穿刺给小儿带来的疼痛,而且可以减少护士和家长之间的纠纷,这既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夏开萍 《当代护士》2009,(10):91-92
总结了449例肿瘤化疗患者上肢静脉采血失败原因与护理对策,包括操作前未进行评估,找不到可穿刺的静脉,压脉带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进针部位和角度等操作者因素,及患者精神因素和血管因素,认为操作前进行患者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过硬的穿刺技术,以及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骨髓穿刺抽吸骨髓和活检为了评估血液疾病,护士的责任是做好术前准备,给病人解释,评估并发症,以及在穿刺中给患者以安慰和协助术者。护理要点(1)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穿刺中出现不舒服或压迫感。可能听到咯吱声和针过骨质时“波”的声音。检查病人是否已签署知情同意。①评估出血危险:评估病史,凝血化验单,血小板计数,抗凝治疗和药物。检查抗生素或对麻醉药是否有过敏反应。②确保病人在操作中维持静止体位,并向患者解释其重要性。记录基础生命体征,按医嘱给镇静药。(2)帮助病人摆好体位。若穿刺点为髂后上棘,摆侧卧或俯卧位,若在胸骨或髂…  相似文献   

18.
桡动脉穿刺抽血新方法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美华 《护理研究》2007,21(6):1425-1425
2006年以来我科利用桡动脉经腕部解剖定位对原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明显降低了穿刺并发症。现将新方法介绍给大家,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途径。静脉穿刺是每个护士最熟练的一项护理技术,但都遇到穿透血管的情况。通常一旦发现穿透血管就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这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紧张,增加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麻烦。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血管稍粗,走向明显的浅静脉,采用在原血管上再穿刺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胸腹腔穿刺包、腰穿包、骨髓穿刺包是临床许多科室必不可少的重要穿刺包.无论何种穿刺包,为了减轻给病人穿刺时造成的痛苦,均要求穿刺针的针尖锋利无钩.为了保证穿刺针尖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因碰撞而带钩,我科采用吸水海绵来保护穿刺针尖,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