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急救中心管理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部分 ,是急诊的最前沿阵地。急诊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 ,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病员的安危。因此 ,要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现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1 急救中心模式1993年 9月四川省卫生厅批示我市成立急救中心 ,附设在市中心医院内 ,属依托型急救中心模式。我院将急救中心设在急诊科。急救中心实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一体化管理。1.1 急救中心 (急诊科 )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共有 4 5人 ,医生 16人 (其中内科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及危重症的救治已成为各级医疗急救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迅速准确、积极有效地挽救伤者的生命,使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急救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其质量的高低又反映出相应地区、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多年来尽管各级医师、各级部门努力做了不少探讨和尝试,但作为急救医学、特别是院前急救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突出。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急救医学前沿,感受颇深,现就我院急救中心2004年1月~12月10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剖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3.
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经验,探讨依托医院型120急救分站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分站急救资料,结合院前急救工作体会,提出优化工作流程,赢得急救时间与效果的最大化。结果 针对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影响院前急救的意外情况,加强工作流程管理,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提高了院前急救应急反应速度。结论 依托医院型120院前急救分站各地、各个医院模式大同小异,为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必须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做到接警,出车,现场急救和转运伤病员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把握好每个细节,才能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120是由北京急救中心、各区县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共同组成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在北京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共同承担日常院前急救工作、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北京急救中心对各区县急救站有业务指导职能。北京1 2 0调度指挥中心是北京急救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全市120急救电话的统一接听,承担全市120急救网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任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灾难事件时院前医疗救援的现状和瞻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绍春 《上海医学》2002,25(12):794-796
上海市院前急救任务由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系统承担 ,本研究对上海市灾难事件时院前医疗救援的现状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一、上海市院前急救基本状况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为市卫生局直属单位。全市有3 3个救护分站共同组成急救网络 ,其中 17个为中心城区分站 ,直属急救中心领导 ,16个郊区 (县 )救护站分属各郊区 (县 )卫生局领导 ,由急救中心指导其急救业务。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共有 187辆救护车 (其中急救中心 80辆 ) ,其中 60辆为值班车 (中心城区 3 7辆 ,郊区 2 3辆 ) ,设有普通型和监护型两种类型救护车。共有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傅忠良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31-132
“120”院前急救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理服人、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等是新形势下加强急救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机构肩负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使命,而建设高素质的急救队伍是全面做好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论述了急救中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以“抓建设、求改革、促发展”为总体工作思路,加强思想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加强管理创新、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勇于争先、文明廉洁的急救队伍.  相似文献   

8.
哈密地区急救中心是于1994年经地区行署批准成立的,并在地区开通了唯一的“120”专线电话,该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院内为急诊科,院外为急救中心。经过8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急救中心初具规模,抢救了无数的危重症患者,较好地承担起区域急诊急救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任务。为区域建立了急救绿色通道,为地区的急救医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急救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院前急救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理服人、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等是新形势下加强急救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它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急救文化能够引导和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凝聚和协调内部职工、激励和创新院前急救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院前急救机构可以通过强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内部制度、提炼急救精神来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提升院前急救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琴  梁妙玲 《华夏医学》2006,19(5):967-968
贵港市急救中心由我院急诊科改建而成,承担贵港市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转运任务。急救网络覆盖城乡,急救半径城区3~8km,乡镇10~50km。2005年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出车4596次,急救病种主要以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面对如此繁重的院前急救任务,而且面对的患者往往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造成护士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甚大,护理风险亦随之增高,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损失和(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我院急救中心通过预见性分析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大…  相似文献   

12.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4):i0001-i0002
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始创于1953年的青岛纺织医院急诊科,于1993年成立急救中心。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急救中心在岛城第一个开展了院前急救工作,在国内率先采用海、陆、空立体救护的模式,为青岛市急救模式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立体救护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现场抢救、院前处理以及急救中心的抢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国内外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重要一环。护士的配合对于提高院前急救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1强化急救意识时间就是生命,护士接到呼救信息后,应简要地询问病史及症...  相似文献   

14.
医院文化是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有医院文化作铺垫,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两者有机结合反映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展示一种医院精神;二者融为一体有利于和谐.  相似文献   

15.
钱玉超  黄霞 《新疆医学》2007,37(3):140-140
新疆钢铁集团公司(亦称为八钢),是一家国有大型重工业企业。地属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位于城市西部边缘地区,八钢医院是该地区唯一一家综合性二级医院。医院急诊科为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下属急救分站,承担八钢地区及周边近十万人口的院前急救工作,随着我市院前急救工作的不断发展,我站院前急救工作与管理也逐步规范。现将2002年至今,  相似文献   

16.
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脉相连,密切相关的。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就是说,能够保障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科学的、现代的、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以人为本”的。当立足于当代的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真正通过多元的途径,有效地解决了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发挥作用。只有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称得上是积极有效和  相似文献   

17.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搞好医院文化建设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医院文化是医院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标,运用文化的力量和方式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其特点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用初步急救措施维持患者生命 ,我院开展院前急救已多年 ,海城市急救中心设在本院 ,具有先进的通讯设备 (12 0急救电话 )和配备有较先进急救器材和各种药品的救护车 14辆。具有 32名受过专门培训的各级医护人员 ,其中医生 17名 ,护士 15名。服务半径 6 0公里 ,人口达110万 ,年出车 10 95 0次 ,每车次时间 (2 0± 10 )分钟。现对2 0 0 2年 1~ 9月末 1887例院前急救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87例均是接到 12 0呼救 ,经现场急救后转运回急救中心 ,具体情况见表 1。表 1  1887例院…  相似文献   

19.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i0001-i0002
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始创于1953年的青岛纺织医院急诊科,于1993年成立急救中心。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急救中心在岛城第一个开展了院前急救工作。在国内率先采用海、陆、空立体救护的模式,为青岛市急救模式的政变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立体救护的新纪元。我中心在青岛市大型意外事故的救援和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市及卫生局的表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2年随医院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并称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近年来,急诊心脏内科开展的急诊介入治疗水平居省内先进青岛市领先水平,在岛城受到了广大病人和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张玉婵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69-369
我院于1998年3月被指定为本区120急救中心,承担忻州市区及忻府区各村镇的急救任务,9年来共接诊患者35689例,抢救成功率96.6%,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