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目的识别山东某公司麦芽糖醇项目一期扩建工程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情况,提出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和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对项目职业病危害存在情况及程度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严重程度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改造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项目产生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甲醇、一氧化碳)和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17个,甲醇、一氧化碳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导热油炉厂房内高温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超标比例为5.9%。部分岗位噪声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超标比例为11.8%。整改后噪声、高温控制效果明显,但高温仍不符合卫生标准。结论项目存在高温、噪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存在健康危害,通过整改效果明显,但整改后高温仍超标,应进一步加强高温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市淀粉糖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方法 选取该市有代表性的3家淀粉糖生产企业,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初步确定各主要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所选取的3家淀粉糖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酸碱、硫化氢等,其中化学性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部分岗位噪声强度、高温WBGT指数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 高温和噪声是淀粉糖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噪声和防暑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某螺杆钻具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并评价防护措施。方法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调查表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频电场是螺杆钻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8种化学毒物检测中,喷漆岗位甲苯接触浓度超过接触限值;接触噪声作业的14个工种中6个工种检测结果超标,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7.1%;接触高温的岗位检测结果均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但需要加强对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某铝合金发动机铸造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并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对其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车间存在噪声、粉尘、化学毒物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噪声强度为72.2~101.5 dB(A),超标率为78.6%;造型机岗位矽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水平达到平均接触容许浓度(TWA)的5.8倍;铝合金粉尘和化学毒物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高温检测结果符合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车间针对化学毒物、铝合金粉尘和高温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但针对噪声和矽尘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项目综合指数Ⅰ=0.5,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沙井街道某电镀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法、职业卫生检测、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进行现状评价。结果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硫酸、氰化氢、可溶性镍化物、二氧化氮、二氯甲烷、噪声和高温。化学有害因素检测浓度结果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噪声检测结果显示,电镀车间电镀线超声清洗工位为86.9~88.5 dB(A),超出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危害等级为I级。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烘干房烘干工位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为29.5℃,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危害等级为I级。电镀线超声清洗、烘干房烘干工位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结论该企业的表面处理工艺属于金属制造业,其建设项目危害风险程度分类为职业病危害较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尤其是加强对噪声、高温超标岗位的职业危害防护,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某汽车4S店钣喷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了解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汽车4S店生产期间钣喷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学有害因素,紫外辐射、噪声、手传振动等物理因素。该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合格率100%。其中调漆和喷漆岗位均未检出苯,喷漆岗位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最高值为0.6 mg/m3,调漆、喷漆岗位二甲苯浓度CSTEL最高值为0.6和3.0 mg/m3;钣金工接触的手传振动测量值为37.4m/s2,超出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噪声、紫外辐射测量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汽车4S店钣喷线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较好,基本能达到国家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调漆和喷漆岗位,该项目应注意喷漆工序低浓度苯系物的职业病危害;为钣金工配备防振手套,为其他岗位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按要求对不同工种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某高压开关柜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学毒物、粉尘和噪声。化学毒物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粉尘检测中硫化喷涂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而短时接触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监测显示4个点超过卫生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分析某钢铁企业原辅料运输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职业卫生检测及工程分析等方法分析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效果。[结果]本项目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及高温。其中12个岗位的粉尘和3个岗位的噪声测定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超标率分别为44%和50%;焙烧作业区一辅料岗的高温测定值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内容不全,缺少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职业健康体检未覆盖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结论]该钢铁企业原辅料运输生产项目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个体防护措施,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确保各项制度和设施的运行正常,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类比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某垃圾生态填埋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预评价,为完善防护措施和预防相关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与预评价项目在填埋场库容、处理规模、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可比性的企业开展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与职业接触限值比较,采用类比法对该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类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飞灰固化车间、填埋库区摊铺岗位、喷药岗位、污水处理区巡检岗位的硫化氢、氨、其他粉尘和噪声,电焊岗位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和电焊弧光;除喷药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检测项目均合格。预评价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估结果显示,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缺项的岗位中,摊铺压实岗位接触夏季高温,喷药岗位接触夏季高温、氯氰菊酯及机修岗位接触高温、臭氧和噪声为中等风险;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合格的岗位中,除摊铺压实及污水处理接触噪声为可忽略风险、摊铺压实及运输岗位接触其他粉尘为低风险外,其他均为中等风险;而职业接触限值评价不合格的喷药岗位接触噪声为中等风险。结论摊铺压实、喷药、污水处理、机修岗位均存在中等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指数法结合类比法能较全面地评估拟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某拟建坑口火力发电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为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类比法类推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用检查表法分析和评价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结果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显示,除运行主值、运行巡检、检修的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总粉尘超标3.4倍,呼吸性粉尘超标1.02倍)、集控室巡检工及化学运行巡检岗位接触噪声强度[分别超标7.71、2.07 d B(A)]超标外,其余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检查表检查结果显示职业病防护设施中除防尘防毒设施设计内容不够全面,有2项基本符合外,其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煤尘和噪声,关键控制岗位为运行主值、运行巡检、检修、集控室巡检工及化学运行巡检工,在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后,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能够满足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深圳市某公司摄像头(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紫外辐射、激光辐射、X射线。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检测了16个岗位,其中甲醇2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87.5%;紫外辐射检测11个岗位,9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18.18%;激光辐射检测9个岗位,合格率为100%;X射线检测4个岗位,合格率为100%。该项目不存在噪声作业;有生产性热源,但不存在高温作业;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可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评价泉州市某卫浴陶瓷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职业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铲车司机、称量、下料、注浆、喷釉和打磨工等岗位的粉尘检测结果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检测研磨工的8 h等效声级85 dB(A),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卫生管理,部分岗位应加强防护设施设置,以防控职业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高分子医用制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以及基于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存在粉尘、噪声、丙烯酸、甲醇、高温、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噪声强度超标外(最高93.4 dB(A)),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丙烯酸、甲醇、高温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噪声超标岗位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大型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燃煤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情况,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2014—2017年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取了一定的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病防护措施,但部分岗位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较大,其中化学水处理单元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范围为24.7~45.0 mg/m~3,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为45.0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1.5倍,其他化学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粉尘浓度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输煤单元皮带、翻车机、斗轮机、破碎机等岗位、脱硫脱硝除尘单元放灰区、电除尘器等岗位,其中输煤单元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大达到32.3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4倍左右;部分工人及岗位噪声强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燃煤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噪声、氨等有关因素,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及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分析某汽车生产车间整体搬迁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防护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预评价方法。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焊接弧光、苯、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类比检测结果提示,接触噪声作业的43个岗位中,13个岗位8 h等效声级超过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检测岗位超标率为30%。3个岗位接触电焊烟尘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接触限值要求。焊接车间2个作业岗位接触一氧化碳的短时间浓度和4个岗位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密闭电石炉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该项目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化钙、高温、噪声。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及检测,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及高温检测的最大值分别为97 d B(A)、39.6℃,粉尘最大超限倍数为7.2,最大TWA为6.97 mg/m3。结论该项目化学毒物防护措施及控制效果合格,粉尘、噪声、高温防护措施仍需改进。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个体防护措施落实到位,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某船舶锚链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政府职业卫生监管及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其中编链闪焊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5.58 mg/m~3超过PC-TWA限值,编链工段各岗位噪声L_(EX8h),为88.1~89.7 d 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各岗位的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高温WBGT指数、紫外辐照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偏低,发现疑似职业病2人,职业禁忌证1人。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及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关键控制点包括编链闪焊粉尘防护、编链工段噪声和高温防护及浸漆操作毒物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移动电话装配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正己烷、铅烟、噪声等,噪声存在超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超标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未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识别硝酸硼砂法生产硼酸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强度,为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和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5月对某企业硝酸硼砂法生产硼酸项目进行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结果该硝酸硼砂法硼酸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其中浓缩岗位工人接触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较差,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有效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