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破骨细胞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又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其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RANK...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以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主,其发病机制与诸多细胞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患者致畸致残。破骨细胞(OCs)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调控依赖于OCs形成、分化及活化的过程。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由辅助性T细胞17(Th17)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相关研究发现它可以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促进OCs的成熟及分化,引起骨质破坏。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探讨IL-17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RA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为早期R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骨骼是一个动态组织,在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地进行构建、吸收、重建,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系统是调控这一过程的关键系统.RANK/RANKL/OPG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超家族,三者通过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来影响骨吸收和重建的过程.另外,免疫细胞也参与和调节RANK/RANKL的表达和分泌,而免疫细胞本身亦受到该系统的影响,因此,RANK/RANKL/OPG系统成为骨和免疫之间的重要关联.RANK/RANKL/OPG系统的失衡与多种骨代谢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引发的继发性骨病密切相关,该系统的发现为研究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基础.由此建立的抗RANKL疗法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和研究.此文对RANK/RANKL/OPG系统、系统相关疾病以及抗RANKL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骨髓瘤细胞系(8226、XG1、XG7细胞)、患者MM细胞及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对RANKL/OPG的表达。结果 MM细胞系(8226、XG1、XG7细胞)及患者MM细胞均不表达RANKL及OPG m RNA;伴有骨病的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RANKL表达明显增加,OPG表达减低。结论 MM细胞不直接表达RANKL/OPG,可能通过调节RANKL/OPG的平衡间接参与MM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骨折后的愈合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骨折患者骨愈合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中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激活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OPG/RANKL)信号通路,调节成骨基因表达产物,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抑制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信号通路等多途径促使骨愈合。总结了穿心莲内酯促进骨折骨愈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希望为穿心莲内酯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白芦藜醇(Resveratrol, RSV)对牙周炎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RSV对牙周炎大鼠进行干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牙周组织细胞OPG、RANKL、IL-1、IL-6、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8,MMP-8)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牙周炎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PG、RANKL、IL-1、IL-6、TNF-α和MMP-8的mRNA表达强度和蛋白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RSV低剂量组、RSV中剂量组、RSV高剂量组则依次低于牙周炎模型组(P<0.05)。结论 RSV可以降低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OPG、RANKL、IL-1、IL-6、TNF-...  相似文献   

7.
骨保护素(OPG)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一种可溶性分泌型糖蛋白,与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 体(RANKL)、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RANK)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共同组成骨保护素系 统。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骨保护素系统参与内皮功能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其有 望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其远期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本文就骨保护素系统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骨转换的标志物,由成骨细胞等分泌。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结合发挥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本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具有上调OPG表达的活性,并能显著增加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及人骨肉瘤细胞U-2OS中OPG的蛋白水平。钙化结节染色实验结果表明,RUT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抗酒石酸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结果表明,RUT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向破骨分化。体内研究发现,与卵巢去势(ovariectomized,OVX)大鼠模型组相比,RUT低剂量组(5 mg·kg-1·day-1)和高剂量组(45 mg·kg-1·day-1)灌胃给药3个月,显著增加OVX大鼠骨密度;钙黄绿素双标实验及甲苯胺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RUT低剂量组在体内促进骨形成并减少骨量丢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UT低剂量组能够增加大鼠股骨中OPG的表达。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综上,本研究表明RUT能上调OPG表达并在体内外促进成骨分化和抑制破骨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DAS28评分均>2.8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托法替布治疗,B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C组患者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DAS28评分评价患者病情活动度,对比3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表达水平,对比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or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uclear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RANK)、Ⅰ-型胶...  相似文献   

10.
摘 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破骨细胞在AS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系统通过影响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激活进而在骨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该系统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破坏的影响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为抗AS新药发现和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檗碱作为一种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天然异喹啉生物碱,具有预防骨质疏松、抗炎、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功效且副作用小。小檗碱不仅可以通过激活经典成骨信号通路Wnt/β-catenin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有效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还可以通过干扰核因子κB(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之间的结合,进而影响下游的信号通路如MAPK、NF-κB等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再生。本文对小檗碱促进骨再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骨再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曹小俊  施毕旻 《江苏医药》2013,39(3):253-255
目的 探讨葡萄糖对成骨细胞株MG63增殖及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细胞株MG63(干预组),设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为对照(对照组).应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1),ALP活性降低(P<0.05),OCN和OPG表达减弱(P<0.05),而RANKL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 高糖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成熟,同时下调OPG、上调RANKL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雌激素水平及骨保护素(orthopantomography,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去卵巢法造成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以戊酸雌二醇片0.1 mg·kg-1及低、中、高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0.054,0.108,0.216 g·kg-1·d-1)喂养3个月后,取动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破骨细胞OPG、RANK和RANKL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2相比,各给药组雌二醇及OPG的表达量增加(P<0.05),RANK和RANKL的表达量减少(P<0.05),且随着骨碎补总黄酮剂量的增加,雌二醇及OPG表达呈上升趋势,RANK和RANKL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均影响OPG/RANKL/RANK轴系统,且随骨碎补总黄酮剂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可能是通过调控OPG/RANKL/RANK轴系统使OPG表达增加、RANK和RANKL的表达下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土贝母苷甲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OP)大鼠骨质流失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蛋白(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构建大鼠糖尿病性OP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土贝母苷甲低剂量组(1μmol/L)、土贝母苷甲高剂量组(5μmol/L)、OPG组(3 mg/kg)、土贝母苷甲高剂量+OPG组(5μmol/L土贝母苷甲+3 mg/kg OPG)。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OC)水平;Micro-CT测定骨密度(BMD)及骨小梁微结构参数;TRAP染色测定股骨表面破骨细胞数量(N.Oc/BS);HE染色观测大鼠骨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骨组织RANKL、RANK、OPG mRNA与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BF-α1、PINP、OC水平、股骨最大负荷、断裂挠度、BMD、BV/TV、Tb.N、Tb.Th、OPG m...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9,(5):717-720
目的:综述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骨质疏松症机制""锶""骨细胞""雷奈酸锶""Osteoporosis""Strontium""Strontium Ranelat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及含锶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78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包括结合钙离子敏感受体、上调转化生长因子水平、调节成骨相关标志物表达等促进骨细胞形成;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调节κB抑制蛋白α(IκBα)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达成骨相关基因、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SCs成骨分化;改善骨的微观结构,增强骨强度。临床常用含锶药物为雷奈酸锶,其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与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相比,雷奈酸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通过介导Yes激酶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调节骨关节炎小鼠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骨关节炎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TanⅡA低剂量组和TanⅡA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连续4周。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Mankin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β雌激素受体(ERβ)介导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ERβ沉默表达(pLVTHM-GFP/ERβ-shRNA)和ERβ高表达(pWPT-ERβ)重组质粒,并转染人成骨细胞系hMG63,使hMG63的ERβ沉默表达(hMG63-shERβ)和高表达(hMG63-ERβ)。有或无U012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中特异抑制分子)作用后,给予生理浓度(10-7mol.L-1)的DHEA作用24、48和72 h,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MG63培养上清中OPG和细胞中RANK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中pERK1/2、JNK和p38分子的表达。结果给予DHEA作用48和72 h后,hMG63分泌的OPG明显增高(P<0.01),而RANKL表达无明显变化;与hMG63细胞相比较,在DHEA作用下hMG63-shERβ和hMG63-ERβ组的ERα表达无明显改变;而hMG63-ERβ细胞中ERβ表达增高,伴随着pERK1/2和OPG的升高(P<0.05,P<0.01);相反,hMG63-shERβ组ERβ表达减少并伴随pERK1/2和OPG分泌的降低(P<0.05)。另外,DHEA对pERK1/2和OPG的升调节可部分被U0126阻断。结论 ERβ可能通过激活pERK1/2-MAPK途径介导了DHEA对成骨细胞OPG/RANKL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骨骼是一种动态组织,由大约70%的矿物质和30%的有机成分组成,并通过持续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来维持。骨形成和骨吸收障碍可导致代谢性骨病,如骨坏死和骨质疏松症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及其配体(RANK ligand,RANKL)相关细胞因子参与或调节这一动态平衡。此文就RANK-RANKL-OPG系统及其治疗骨质疏松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绝经前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护骨素(OPG)、细胞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相似文献   

20.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骨调节轴即OPG/RANKL/RANK,是影响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途径.安进公司丌发的完全人源化RANKL抗体denosumab,可通过阻止RANKL和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实现肿瘤骨转移治疗的新突破.本文详细介绍OPG/RANKL/RANK及denosumab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