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对此病的手术方法有多种,我科近年来开展了舌后部中线切除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已治疗近400例,效果满意,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工作起着重要作用[2].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住OSAHS患者40例,采取多平面联合手术治疗,并应用现代科学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或部分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中年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死率增加,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导致神经认知功能受损、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引发高血压、肺动  相似文献   

3.
方芳  马俊 《护理研究》2008,22(5):441-44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及白天嗜睡等病症[1].  相似文献   

4.
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1].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olrome 0SAHS)是指在睡眠时因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调鼾声为主要症状.该病常见于肥胖患者,多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有猝死的危险[1].  相似文献   

6.
邱萌  程玺  张怀斌  李静 《华西医学》2000,15(3):275-281
一、气道组(Air Way Group) 1.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摘要)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s pressure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周期性呼吸减少(呼吸浅慢)或停止(呼吸暂停).夜间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家庭中进行连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以避免引起诸如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断续的OSA的症状.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评价了经鼻CPAP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雪梅 《天津护理》2013,21(1):89-9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1].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并导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体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可继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或猝死.现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陆锦琪 《天津护理》2005,13(5):271-27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成人发病率为1%-4%。作为源头疾病,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渐进性损害,因此尽早合理的诊治,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住OSAHS患者21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20例效果满意。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围、校正颈围筛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入选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房颤患者50例,测量颈围,计算校正颈围[校正颈围(cm)=实际颈围(cm)+4.0 cm(如果患者有高血压)+3.0 cm(如果患者有习惯性打鼾)+3.0 cm(如果患者夜间睡眠有憋气/窒息)].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行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正确性.以睡眠呼吸监测为金标准确定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6例(72%)房颤患者有OSA,OSA组颈围显著大于非OSA组[(42.3±3.3)cm与(39.9±2.6)cm,t=2.411,P=0.020],OSA组校正颈围与非O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6±4.4)cm与(45.2±4.5)cm,t=3.168,P=0.003].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29(P均<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对OSA初筛的评价作用,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46,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颈围以41.2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1.4%.校正颈围以47.0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1.4%.结论 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是房颤患者合并OSA初筛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严重打鼾、白天嗜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从而导致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中多次唤醒[1].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表现(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SAS)中最多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睡眠时发生反复上气道阻塞,引起阻塞性呼吸暂停,其鼻口  相似文献   

12.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特征是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导致气流受限或完全停止。OSA发病率高,男性约34%,女性17%[1]。未治疗OSA可导致长期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2],尚可因白天过多嗜睡、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3—4]。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e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OSAH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OSAHS在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4%[1].  相似文献   

14.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lnicl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夜间反复发生的上气道狭窄或阻塞,中老年人常见,也见于儿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我院自1999年-2005年针对引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因对6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进行手术治疗,针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及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起日间过度嗜睡(ED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SG)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门诊或住院的OSA引起日间过度嗜睡患者(ESS量表≥12分)4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OSA不伴有嗜睡(ESS量表<12分)患者46例,探索OSA引起EDS患者的夜间睡眠特点。结果:OSA伴EDS组和OSA不伴EDS组比较,AHI、夜间ASpO2、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1期睡眠占比、N2期睡眠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间LSpO2、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指数、N3期睡眠比、R期睡眠比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SA伴EDS患者表现出不同于OSA不伴EDS患者的PSG特点,其夜间缺氧更严重、觉醒次数更多、深睡眠比例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tato pharyngo plasty,UPPP)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28例OSAHS患者行UPPP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8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经3个月的跟踪观察,23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3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减少到2,2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在3~5之间.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意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营养的补充,是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实现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进食良好,恢复快,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较好,术中并发症少,围术期护理是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术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年来出院的13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0例,症状明显改善13例,效果欠佳4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时感觉满意,鼾声、憋气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及时缓解或解决患者围手术期所面临的问题;对患者围手术期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充分思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同时亦应注重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徐瑞芸 《护理研究》2008,22(35):3233-323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上呼吸道狭窄或塌陷,睡眠时呼吸阻力增大,引起频繁的呼吸暂停伴低氧高碳酸血症[1],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甚至导致夜间猝死.我院耳鼻喉科自行研制的咽通道管疗法治疗OSAHS,经临床实践证明能有效改善睡眠时软腭、舌根肌肉松弛、塌陷引起的上气道阻塞.现将咽通道管疗法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OSA与衰弱的发病率均逐年升高,但OSA相关衰弱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老年OSA与衰弱的关联以及对其针对性干预靶点的制定也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