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俊霞  孙彩霞  苏建春  史玉荣  王浩  尹蓉莉 《中草药》2014,45(21):3081-3086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广金钱草总黄酮(TFDS)固体分散体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促渗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 TFDS的累积释放度及线性相关系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图,通过数值优化法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优于多无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TFDS固体分散体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片的处方.方法:以果胶、L-HPC用量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以2,6,9h地锦草总黄酮中有效成分槲皮素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5%.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片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李江  杨星钢  荆恒攀  薛颖娜  王雨薇  萧伟  潘卫三 《中草药》2014,45(12):1702-1708
目的制备银杏叶总黄酮(TFGF)双层渗透泵控释片,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方法以累积释放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对片芯和衣膜处方进行考察;以包衣液中致孔剂聚乙二醇(PEG)的用量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以TFGF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在2、14 h累积释放率和1~12 h释放曲线的复相关系数(R2)作为优化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包衣增重为7.58%,致孔剂用量为3.41 g,实测值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2 h内无突释;14 h内的累积释放率满足要求;1~12 h内药物呈零级释放。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TFGF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处方优化并制备了日服1次的TFGF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相似文献   

4.
李美云  雷小小  周江  唐婷  桂卉 《中草药》2016,47(18):3204-3210
目的优选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工艺,考察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特征。方法以莲心碱在2、6、12 h的累积释放度(Y_2、Y_6、Y_(12))为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考察促渗剂Na Cl的用量(X_1)、致孔剂PEG 400的用量(X_2)、包衣增重(X_3)对药物累积释放度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处方,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并对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行为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为166.0 mg,PEG400用量为80.5%,包衣增重为3.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优化模型,该模型预测性良好,制备的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符合设计要求,且其体外溶出实验符合零级释放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9)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处方。方法:以碳酸氢钠质量分数(X1)、羟丙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X2)和微晶纤维素质量分数(X3)为考察因素,以小丸的圆整度、12 h持续漂浮百分率以及在2、6、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模型绘制等高线图和效应面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为拟合的最佳模型,最佳处方小丸的圆整度为15.04°,12 h持续漂浮百分率为81.07%,2、6、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27.01%、70.00%、84.61%,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偏差均小于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处方的优化模型,实现了其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皮酚片剂处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皮酚片剂处方.方法:以MCC102、乳糖复合物Cellactose80和黏合剂PVPS630的用量、片剂硬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脆碎度为考察指标,并计算其“归一值(OD)”,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根据拟合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MCC102与Cellactose80的比例为1∶1,PVP S630含量为1%,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的丹皮酚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方法:以药物基质比、泊洛沙姆188和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自变量,溶出T50、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运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根据效应图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19,为最终拟合模型;拟合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4)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方法制备包合物以提高马钱子碱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再将其制成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促渗聚合物(聚氧乙烯WRS-N-10)用量、包衣增重、致孔剂(聚乙二醇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聚氧乙烯WRS-N-10用量10 mg,包衣增重3.5%,聚乙二醇400用量30%,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25%,12 h内累积释放度88.44%。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模型,在12 h内恒速释药。结论马钱子碱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合理,释药稳定。  相似文献   

9.
魏萍  尹蓉莉  李东芬  吴圣琴  陈金玉 《中成药》2010,32(7):1124-1128
目的:应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淫羊藿总黄酮微孔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渗透压活性物质用量(乳糖)、增塑剂用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衣增重量为影响片剂释放的主要因素,以12h的药物累积释药量和释放曲线拟合度为效应值,应用Design Expert进行处方优化,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找到了最优释药区域;优化后处方呈零级释放特性。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赋形剂配方是0.18g乳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醋酸纤维素之比是0.26,片剂增量为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NaCl用量、致孔剂含量、包衣增质量为自变量,药物累积释药量及累积释放量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因变量,应用Design Expert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34 mg,致孔剂质量分数99%,包衣增质量4%;优化处方呈零级释放特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成功建立了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的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1.
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化瘀祛痰颗粒中有效部位,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对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丹酚酸B含量的实测值(1.027%)与理论值(1.029%)偏差较小.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复方提取工艺的优选,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星点设计 - 效应面法优化替硝唑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处方。 方法 以海藻酸钠用量 (<>X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 <> X 2 )及包衣增重( <> X 3 )为考察因素,以 3 和 12 h 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 , 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 3 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 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 , 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 , 最后进行验证。 结果 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 , 发现 3 个考察因素和 2 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化处方各设定指标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二次多项式模型比多元线性模型置信度高。 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 - 效应面法 , 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替硝唑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处方优化模型 , 实现了该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伟  夏红  吴伟 《中草药》2005,36(5):679-683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以Po loxam er 188的用量及药物的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崩散时间以及一定时间的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和三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最佳条件。结果三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r=0.998。最佳处方滴丸的崩散时间及溶出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60 m in溶出度为普通片剂的19倍。结论水飞蓟素制成滴丸后溶出速度显著提高,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4.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穿龙薯蓣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N  Kang TG  Yin HB 《中药材》2011,34(1):123-126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穿龙薯蓣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25.8:1,提取温度为91.5℃,浸提时间为172.9min,浸提2次,提取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1.3%。结论: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优。  相似文献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媒比为自变量,以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收率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的总评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优化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X1:70%~80%;提取时间(X2:50~70 min;溶媒比(X3:10~12倍,工艺验证的总评归一预测値与实测值的偏差为-2.6%,二项式拟合的复相关系数r=0.971 3。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方法优化的穿心莲内酯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6,9和12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的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等高线图;以设定的3,6,9和12h的累积释放度为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处方,最后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由最佳回归模型可知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5个验证处方骨架片体外释放的实验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经相似因子(f2)检验,最优处方骨架片的释药曲线与零级释药曲线基本一致。结论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尼莫地平骨架片处方的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并结合定量指纹图技术优化丹黄凝胶醇提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按U8(82×42)均匀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以大黄酚和小檗碱含量、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之和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效应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确定醇提工艺参数的优化范围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较好的描述效应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的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倍量6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运用定量指纹图技术并结合均匀设计和效应面分析优选的醇提工艺合理可行,为丹黄凝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为自变量,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再根据效应图优选最佳条件。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1,为最终拟合模型;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