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疗效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我科5例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结果 5例囊袋血肿均消退且无感染发生。结论庆大霉素湿敷加红外线照射可以有效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心脏起搏器切口术后的影响.方法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368例,分为照射组186例及对照组182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换药等处理,照射组治疗同对照组外,术后24 h加行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的情况、切口感染率、囊袋血肿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照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照射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囊袋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照射组平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患者,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切口和囊袋感染率及囊袋血肿率,加快手术切口愈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手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方法将30例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加红外线照射,对照组采用0.5%碘伏湿敷创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100%(15/15),优于对照组73.33%(11/15),P〈0.05;治愈时间(7.53±2.5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13±2.83)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手术后切口感染,临床效果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对患者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容易操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复方玄参青黛散湿敷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3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复方玄参青黛散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的时间为(2.80±0.76)d短于对照组的(4.50±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输液性静脉炎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复方玄参青黛散湿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疗效可靠,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11月来院就诊的204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再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治疗,两组均治疗5 d,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比91.1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13,P〈0.01;②观察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咽峡及口腔黏膜疱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分别为(1.88±0.62)d比(3.45±0.86)d,(3.16±0.82)d比(4.85±1.12)d,(2.85±0.71)d比(4.21±1.25)d,(5.05±1.23)d比(7.73±1.5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能够协同抗病毒,快速缓解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胡志喜  贺用礼  刘君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76+179-176,17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对骨科三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骨科三期压疮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气垫床+红外线照射+湿润烧伤膏;另取同期3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红外线照射及庆大霉素加0.5%硝酸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平均为(5.5±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7±2.5)d,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压疮应该及早开始治疗,解除患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综合疗法对骨科三期压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及病程情况。方法将12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和红外线照射治疗。1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3.3%,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症状缓解、起效、疗程明显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痔术后患者创面的效果。方法将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3.68±1.72)d、创面愈合时间为(13.16±2.88)d、住院时间为(13.12±2.9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6±1.55)d、(22.60±2.75)d、(18.08±2.74)d(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 <0.05)。结论痔术后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DAP)治疗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长期服用DAP的起搏装置(EPD)植入的老年患者173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持续DAP治疗组(87例),围术期持续服用DAP,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75mg/d;低分子肝素桥接组(86例)围术期暂停服用DAP,以依诺肝素[1mg/(kg·12h)]桥接治疗。随访观察2组患者EPD植入后围术期内囊袋血肿的发生率。结果持续DAP治疗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3.4%(3/87),低分子肝素桥接组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16.3%(14/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3,P=0.003);手术时间、血肿形成时间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分子肝素为影响囊袋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结论围术期持续DAP治疗不增加EPD植入后囊袋血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由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我科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所致肺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2mg/(kg.d),连续应用3-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咳嗽持续时间分别为(3.9±1.8)d,(7.5±1.9)d和(7.5±2.2)d,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由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萌  王蕾  王斌 《中国医药》2013,(11):1547-1548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壳聚糖止血敷料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航天中心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00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术后当日及后续隔日换药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壳聚糖止血敷料涂抹及传统消毒换药方法,评估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8%和82%(P=0.001),其余均为乙级愈合。对照组有1例术后切口出血,1例囊袋血肿,试验组无手术并发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试验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与年龄、体重指数、平均血压、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糖化血红蛋白均元明显关系(r=0.23,P=0.534;r=0.12,P=0.299;r=0.35,P=0.635;r=0.29,P=0.612;r=0.22,P=0.134;r=0.38,P=0.527),对照组甲级愈合情况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正相关(r=0.72,P=0.044)。结论壳聚糖止血敷料可以明显促进起搏器切口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围术期继续应用华法林对起搏器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0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按照随机表随机分成继续华法林组和肝素桥接组,各90例。继续华法林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内监测凝血酶原国际化比值,并维持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剂量3.0—6.0mg);肝素桥接组患者围术期内采用低分子肝素桥接[1mg/(kg·12h)],观察住院期间2周内囊袋的血肿发生率。结果继续华法林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6.7%(6/90),肝素桥接组为17.8%(16/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子肝素为发生囊袋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RR=2.665,95%CI=1.073—8.156,P=0.023)。结论与肝素桥接法比较,围术期继续服用华法林不明显增加起搏器囊袋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高连杰  于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36-37,40
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压变化及起搏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起搏器植入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入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前后的血压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治疗能有效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起搏部位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于累及WBB分区D区以内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82例累及椎管内脊柱转移癌患者分为姑息治疗组(17例)、放射综合治疗组(26例)、手术综合治疗组(39例),分别采取以对症支持治疗、放疗为主综合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后1及6个月3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评价不同方案对疼痛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姑息治疗组死亡4例,放射综合治疗组死亡 1例,手术综合治疗组死亡1例;治疗后6个月姑息治疗组死亡15例,放射综合治疗组死亡11例,手术治疗组死亡5例.姑息治疗组治疗前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6.1±1.0)分,治疗后1个月(6.3±0.9)分,治疗后6个月(6.5±0.8)分;放射综合治疗组分别为(5.6±1.3)、(4.3±1.5)、(4.7±1.7)分,手术综合治疗组分别为(5.7±1.4)、(1.1±1.0)、(1.2±1.1)分.不同治疗组治疗后1和6个月的疼痛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综合治疗组疼痛NR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放射综合治疗组及姑息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月、6个月手术综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9% (37/38)、82.6%( 32/38),放射综合治疗组为30.8% (8/26)、15.3% (4/26),止痛药物姑息治疗组均为0.结论 侵犯椎管内脊柱转移癌疼痛的治疗在患者机体情况较佳情况下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预后也最好.一般情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或预计生存期小于6个月的患者采用局部放疗及其他综合治疗,可起到一定效果,但较难巩固.一般情况很差,机体处于衰竭前期的患者建议保守治疗,疼痛缓解效果差,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王刚 《中国医药》2013,8(7):924-926
目的 探讨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病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31例)、小骨窗治疗组(30例)和保守治疗组(21例).保守治疗组给常规治疗,小骨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检测治疗前后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10例腹外疝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时留取脑脊液并抽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3、7d,微创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95 ±0.0008)、(0.0125 ±0.0011)、(0.0129±0.0009),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8.3±1.3)、(11.3±1.4)、(12.0±1.6) μg/L;治疗后7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66±0.0008)、(0.0098±0.0007)、(0.0103±0.0011),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2.2±0.7)、(5.2±0.7)、(5.4±0.6)μg/L,P<0.05].结论 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实施情况,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24例)及对照组(25例)。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7.68±1.35)d、(8 636.95±479.25)元、(2.08±1.54)d、(6.07±1.07)d]较对照组[(8.46±2.01)d、(9 318.19±390.84)元、(2.73±1.40)d、(7.38±1.62)d]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3/2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5/25)],患者满意度[95.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88.0%(2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而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尿剂、硝酸盐类和ACEI的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2.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2.5%,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心功能指标参数:LADD、LVESD和LVEF分别为(28.2±4.7)、(35.3±5.7)、(44.9±8.3)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CHF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并稳定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31例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伊曲康唑联合强的松治疗,联合组)和强的松治疗组(强的松组)。比较在治疗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症状、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更明显,痰液烟曲菌培养转阴。联合治疗组IgE水平由(1 948±377)IU/mL降至(742±281)U/mL,强的松组由(1 851±526)IU/mL降至(1 109±367)IU/mL(P=0.023);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315);联合治疗组FEV1(%pred)由(39.6±7.5)%升至(79.7±10.5)%,强的松组由(42.1±9.1)%升至(68.3±11.7)%(P=0.019),而FEV1/FVC均升高不明显(P=0.712)。联合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由(53±7)mmHg升至(83±11)mmHg,强的松组由(56±12)mmHg升至(71±9)mmHg(P=0.041)。联合治疗组中有6例患者有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5例患者肝功酶学轻度异常。结论强的松联合伊曲康唑可更有效地治疗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根据联合检测血栓弹力图和CYP2C19基因分型的结果优化冠状动脉左主干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左主干支架术植入术后患,联合检测血栓弹力图和CYP2C19基因分型,根据结果分为3组,合格组、常规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共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3例,其中合格组6例(11.7%),常规治疗组4例(16.0%),大剂量治疗组3例(13.6%),3组中常规剂量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于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大于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弹力图和CYP2C19基因分型在优化左主干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