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加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FVC和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VC和FEV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云权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12-1014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布地奈德和可必特雾化吸入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可必特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FEV1、FEV1/FVC水平测得的变化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EF、FEV1、FEV1/FVC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PEF、FEV1、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可必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有效改善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改善症状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有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医院诊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对照组)40例,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组(试验组)40例,疗程7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2.50%,试验组为9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缩短(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8%)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10.8%)高于对照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5~7d静脉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0.7%,(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明显减轻患儿咳嗽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和诱发哮喘的概率,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体质改善时间,比较两组的1秒钟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FEV_1/FVC%、FEV_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肺功能,快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科门诊2011年~2013年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的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支愿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洁尔阴治疗尖锐湿疣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洁尔阴治疗本院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48例总结分析如下:回资料与方法l.l临床资料近5年本院JI诊收治的尖锐湿疣86例,其中阴道发病48例(558%);诊断依据:患者本人或性伙伴有不洁性生活史,肉眼检查阴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赘生物,质较脆,易出血,形状有乳头状、菜花状、疣状。1.2治疗方法患者取卧位,自行将洁尔阴原液10~20ml用阴道冲洗器注入阴道深部,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流出,保持约10分钟,然后起立,让药液流出,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2结果用药2个疗程,治愈35例(729%);部分病灶消失43例(89.6%);无效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预后系统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效力,探讨AML/MDS伴骨髓纤维化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ML及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采用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对其进行预后分组及评估,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均不能对AML/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准确预后,在MDS-IPSS、WPSS基础上增加骨髓纤维化分级可改善其预后效力。有脾肿大(P=0.015)、有输血依赖(P=0.008)、纤维化分级≥2级(P<0.001)、CRP>5.0 mg/L(P=0.032)是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目前缺乏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系统,脾肿大、输血依赖、纤维化分级及CRP与其预后相关,或许可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分成合并组和单纯组,而后对这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比例、患者年龄、发病年龄、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骨破坏发生率均较单纯组高.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诸多临床指标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3):8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IL-6、TNF-α、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降低,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观察组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骶管麻醉下用F8/9.8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如尿道狭窄段无小孔通道,可从膀胱造瘘管内注入美蓝液,再用力按压膀胱,同时观察闭锁远端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改尿道切开镜循导丝的后尿道于12点处切割狭窄环,前尿道于6点方向切开,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直至24F尿道内切开镜进入膀胱。术后常规留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4~6周,运用抗生素治疗,拔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1~3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切开成功。本组手术时间35~83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5~8 d。留置导尿管拔出后l周内排尿通畅,19~21F尿道扩张器通过顺利。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性出血,尿道热等发生。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留置安全导丝,再行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可有效减少尿道穿孔或假道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拟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密切注意各种操作细节,可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方法:选择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月共55例AVNRT拟行RFCA的患者,常规放置CS电极、HRA电极、HIS电极、RV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AVNRT.消融导管经股静脉送至右房,采用影像与心内电图相结合确定靶点,在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口之间进行仔细标测,寻找小A大V,确定靶点图的标准为A/V为小于0.5,无H波,于窦性心律下行射频消融,功率为20 W-30 W,在放电过程中,严密监测,如有AV间期延长、快速交界心律(>150 bpm)、消融电极向上移位等立即停止放电,重新标测;成功标志为:放电15秒内出现交界性心律,在该部位继续放电,直至交界性心律消失.消融的终点为: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原有的心动过速,无AH跳跃,无心房回波,消融成功.结果:55例AVNRTK患者均为慢径消融,成功率100%,无1例复发,其中2例在术中出现一过性I度AVB,立即停止放电,观察1-3 min均恢复正常房室传导,而另1例在术中出现Ⅲ度AVB,立即停止放电,但始终未恢复正常房室传导,成为永久性ⅢAVB.结论:在AVNRT的RFCA中,应严密监测,可降低Ⅲ度AVB发生率,提高RFCA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