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TNF-α、IL-2、IL-10、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炎症指标水平、血清hs-CRP、VEGF及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7%与对照组患者的64.52%相比效果明显更为优异,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及视野灰度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及视野灰度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及视野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VEGF及IGF-1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VEGF及IGF-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视网膜状况,改善患者TNF-α、IL-2、IL-10、VEGF指标水平,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实施临床治疗时,利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62例住院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rate,UAER)、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UAER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UAER、Scr、LDL-C、TC、TG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UAER、Scr、LDL-C、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33-123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38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再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含糖尿病足1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水平、mAlb水平、Hcy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17/1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17/19);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2%(12/1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5%(13/1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可显著改善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体征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两组间对照。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增加神经传导速度,综合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方敏  来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36-243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60例)和丹参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降糖、控制血压及调脂治疗;前列地尔组另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1次/d);联合治疗组另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1次/d)及丹参注射液(20 ml,1次/d),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TC、TG、LDL-C)、Cr、BUN、UAER、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早期DN。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23-122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饮食,常规控制血糖和血压至正常水平。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d,加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检测24h尿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经过14d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疲乏无力、腰背酸困,四肢及颜面水肿及肾功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血Scr、BUN、TC、TG、LDL-C和UAER测定值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Scr、BUN和UAER测定值较治疗前减低(P<0.05),而TC、TG、 L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Scr、BUN、TC、TG、LDL-C和UAER变化值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CRP、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危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μg缓慢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应用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及对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抑素(NES)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影响研究。方法: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94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D-二聚体、Hcy、VEGF、NES和IGF-1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HOMA-IR和HbA1c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18.776、17.685、16.759,对照组:t=12.541、10.071、7.623,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HOMA-IR和HbA1c低于对照组(t=8.734、8.597、13.104,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Hcy、VEGF和IGF-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NE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12.072、13.564、22.585、15.067、43.584,对照组:t=5.801、9.176、11.609、7.512、11.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Hcy、VEGF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ES水平高于对照组(t=9.691、6.400、7.416、9.251、25.84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0.2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7.66%)(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良好,且可降低D-二聚体、Hcy、VEGF和IGF-1水平,而提高NES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2型糖尿病双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10 U加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同时联合舒血宁20 ml加0.9% NaCl注射液250 ml静点,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比较症状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双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但联合舒血宁治疗疗效更佳(P<0.05).临床症状及足背动脉血流各项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罗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39-1541,15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28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血检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Hcy、VEGF和hs—CRP的含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三组DM患者TC、TG、LDL—C、FBG、HbAlC和P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DR和BDR组血清Hcy、VEGF和hs—CRP明显升高,且PDR组Hcy、VEGF和hs—cRP较BDR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VEGF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过程,有可能作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6例,有视网膜病变(DR)组53例,DR组进一步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例,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R组患者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也显著高于BDR组(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相关,检测血脂及治疗血脂异常对防止DR的发生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慢性亚临床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探讨炎性反应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检测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36例T2DM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C组,85例)和颈AS组(A组,51例),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与C组比较,BMI、WBC、hs-CRP、LDL-C、TG、HbA1c、HOMA-IR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WBC、hs-CRP、LDL-C、TG、HbA1c、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0.26、0.63、0.42、0.32、0.05、0.17、0.31,P值分别为0.01、0.16、0.52、0.00、0.00、0.00、0.00、0.02)。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颈AS程度,为预测和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唐彬  张莹  张瑞云 《河北医学》2011,17(3):290-2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C肽、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病程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40例,有视网膜病变组(B组)41例,正常对照组(N组)40例,进行血糖(BG)、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多态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共146例,观察组73例,均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73例,均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血糖(GLU)、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L)、三酰甘油(TC)和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血浆hs-CRP浓度指数及升高比例,分析CRP基因与hs-CRP浓度指数、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百分比、LDL-C水平、HDL-C水平、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指数、hs-CRP升高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指数升高明显正相关于CRP基因rs3091244、rs3093059和rs876537(P〈0.05),缺血性脑卒中明显负相关于CRP基因rs3091244和rs3093059(P〈0.05).结论 CRP基因变异、血浆hs-CRP水平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s-CRP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过程中可能会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8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连用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下降(P<0.05),HDL-C水平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期间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同时两组血清hs-CRP和IL-6、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调节血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慢性血管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潘爱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36-173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他DM)血管性病变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96例T2DM患者分为有血管性病变组(50例)和无血管性病变组(46例),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hs—CRP浓度,常规检测血脂水平。结果有血管性病变组与无血管性病变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有血管性病变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性病变SK(P〈0.05);TC、LDL-C和HDL-C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可作为T2DM血管性病变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月敏  刘志红  宋晓阳 《西部医学》2014,(6):800-802,805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血小板GPⅥ的表达与血糖、血脂、Fib、hs-CRP以及Hcy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糖尿病导致脑梗塞形成的机制.方法 将26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单纯脑梗塞组121例和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139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10例.测定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Ⅵ)的表达以及血液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血液中GLU、TC、TG、LDL-C、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在脑梗塞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血液中TC、TG、LDL-C、GLU、Fib、hs-CRP、Hcy、GPⅥ检测结果比单纯脑梗塞组明显增高,HDL-C检测结果明显减低(均P<0.05),且血小板GPⅥ表达水平与血液中Fib、hs-CRP、Hcy呈正相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小板GPⅥ的表达和血清Hcy的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中Fib和hs-CRP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除了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外,血小板GPⅥ与炎症因子CRP、Hcy和Fib共同参与或介导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