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宇丽艳  王淑丽 《吉林医学》2013,34(13):2582-258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记录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感染菌株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65岁,应用机械通气时间≥7 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明显增高,气管切开并不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机械通气3天后心功能缓解情况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心功能衰竭、减少医源性感染、有效排痰、充分的口腔护理和胃肠道护理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罗江静 《当代医学》2016,(24):64-65
目的 探究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非心脏手术)患者148例,1 48例患者中出现VAP 34例,对VAP及非VAP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插管方式、白蛋白水平、营养支持、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胃肠内营养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8例患者中共有3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22.97%.VAP组及非VAP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气管是否切开、使用抗生素种类、慢性合并症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再次插管、慢性合并症≥3种、抗生素的种类≥3种、使用激素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成功率、慢性合并症、抗生素联合应用、气管切开、激素的使用等,临床合理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16例,其中发生VAP共50例,对VAP的发生进行相关单因素分析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实施气管切开与否、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种类及基础疾病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3 d及意识障碍、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为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科ICU、外科ICU、CCU机械通气时间在24小时以上194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结果:VAP的感染发生率为27.84%。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先前使用抗生素、气管造口术、急诊手术、机械通气患者仰卧位、鼻胃管、肺动脉插管、胃内容物吸入、年龄I〉60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是VAP显著性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患者仰卧位、先前使用抗生素、年龄≥60岁是VAP的独立相关因素。不同类型ICU(MICU、SICU、CCU)患者有不同的VAP感染发生率。CCU患者与内科ICU患者相比,CCU患者VAP发生率显著偏高。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6月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2名研究者完成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后纳入22篇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总计4190例,其中VAP组1429例,非VAP组为27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MD=3.44)、机械通气时间≥3 d(OR=7.85)、机械通气时间≥5 d(OR=5.55)、重复插管(OR=3.57)、插管次数≥2次(OR=10.73)、平均住院时间(MD=9.56)、住院时间>14 d(OR=3.62)、平均出生体重(MD=-0.66)、出生体重<2.5 kg(OR=3.08)、出生体重<1.5 kg(OR=2.22)、平均气管内吸引次数(MD=3.76)、气管内吸引次数>3次·d-1(OR=4.63)、气管内吸引≥8次·d-1(OR=4.41)、平均胎龄(MD=-3.09)、胎龄<37周(OR=1.71)、出生时Apgar评分<7分(OR=6.83)、合并肺部疾病(OR=2.88)、留置胃管(OR=3.47)、使用抑酸剂(OR=4.82)、使用H2受体拮抗药(OR=4.10)是NICU患儿并发VAP的危险因素。结论 NICU患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过程中应加强对患儿的监测,早期识别和预防危险因素,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4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平均值分为2组:较长住院时间组(A组),即住院时间≥22 d;较短住院时间组(B组),即住院时间〈2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切开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住院时间为因变量,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β=0.25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β=0.203)和VAP(β=0.284)、机械通气时间(β=0.449)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高龄、合并消化道出血和VAP、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裕洁  黄丽  林育平 《吉林医学》2013,34(6):1053-105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VAP的防治措施。方法:对55例行人工机械通气的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非感染性慢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意识状态、联合使用抗生素在VAP组及非VA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抗生素联合应用是VA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时间≥3 d、意识状态、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杜育刚  曾杏梅  黎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394-2396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85例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病例组(65例)和对照组(120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发病率为35.1%;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OR=3.015)、侵入性操作(OR=3.166)、留置胃管(OR=4.757)、使用制酸剂(OR=4.21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OR=4.12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OR=2.366)。结论 EICU进行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医学科(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机械通气(MV)≥48h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MV时间长、年龄≥65岁、营养状况差、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吸烟史、留置胃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使用制酸剂、平卧位等(P<0.05或<0.01);VAP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主要危险因素为MV时间长(≥7d)、年龄≥65岁、同时存在≥3种危险因素,VAP导致ICU较高的死亡率,应针对可变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该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早期防治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我们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取85例发生了肺病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再从其中随机抽取85例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我们使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该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为14.7%(85/580)。我们对病例组的85例患者进行多因素回顾分析的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3.019)、进行过机械通气治疗(OR=4.216)、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5.10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2.675)、患有低蛋白血症(OR=4.495)、有两种以上器官发生功能衰竭(OR=8.542)均为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基础疾病多、进行过机械通气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患有低蛋白血症、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均为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收集1894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冈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7例,医院感染率为11.99%。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症≥2种、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分级高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接受各类导管置人操作尤其是2种以上操作、接受有创治疗方式、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责任护士年资较低、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超过2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5d、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其中合并症≥2种、糖尿病、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抗菌药物种类≥3种、卧床时间≥15d是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多种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时间卧床等与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直接相关。临床护理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有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1例,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患者术后感染在年龄、性别、病原菌种类、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因素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91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18%(8/191).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发生率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因素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年龄、性别、病原菌种类、感染并发部位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染并发症部位(OR=2.108,P<0.05)、住院时间(OR=6.216,P<0.05)、手术时间(OR=5.485,P< 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1.470,P<0.05)与术后感染发生相关(P<0.05).结论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35岁以上汉、维吾尔族自然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探讨OSAHS与T2DM的关系.方法 2010年至2012年间,对克拉玛依市区天山社区755例35岁以上(汉族398例,维吾尔族357例)鼾症患者进行睡眠呼吸血氧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和空腹血糖测定.按睡眠监测结果分为汉族OSAHS组(279例)和维吾尔族OSAHS组(226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组间进行各项参数比较.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颈围、腰围.结果 汉族与维吾尔族鼾症组间BMI分别为(24.9±3.2)和(28.2± 4.4) kg/m2,颈围分别为(35.2±3.2)和(37.4±3.4)cm,腰围分别为(87.1±9.5)和(98.0±11.6)cm,氧减饱和度指数分别为(9.9±0.5)和(8.2±0.4)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3.3±6.9)%和(82.7±7.4)%,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别为(15.0±14.3)和(11.9±11.4)次/h,空腹血糖分别为(6.3±1.4)和(7.1±2.8)m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OSAHS组间T2DM患病率[30.5%(69/226)和16.8% (47/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67)、呼吸紊乱指数(OR=2.074)和民族(OR=1.922)是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OSAHS患者T2DM患病率高于汉族,年龄、民族、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T2DM的患病高危因素,T2DM与OSAHS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朱晓娟  陈斌  许丹霞  颜姣燕  张敏  刘丽萍  熊炳 《浙江医学》2014,(11):952-954,95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早期(EF> 50.00%)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变化. 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确诊为OSAS的患者共32例,其中轻中度组11例,重度组21例,PSG次日清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23例经PSG检查无OSAS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局部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LS)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结果 重度组与轻中度组及对照组比较,GLS下降[(-17.90±1.57)%vs(-22.34±1 70)%、(-21.90±1 44)%,均P<0.01],且基底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B-LS)[(-14.90±3.43)%vs(-18.40±1 75)%、(-18.20±1 82)%,均P<0.01]、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M-LS)[(-17.50±1.81)%vs(-21.10±1 58)%、(-21.00±1 29)%,均P<0.01]及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A-LS)[(-21.40±3.56)%vs(-27.60±3 84)%、(-26.70±4 02)%,均P<0.05]亦下降.结论 实时三平面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可检测OSAS患者早期的左室心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黄洁  李承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40-142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28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80例进行观察治疗.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茶碱类、化痰、激素等)、雾化、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治疗组(n=40),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常规治疗、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方法结合使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测定[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体重指数(BMI)、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所有入选患者观察时间为6个月,采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秩和检验、描述性统计、x2检验、t检验等,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人组时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FEV1%)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营养状况B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使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382例,分析并比较术后精神障碍在年龄(〈70岁、≥70岁)、性别、手术时间(≥90 min、〈90 min)、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是否担心经济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例(8.9%)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症状,均得以控制并恢复正常。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年龄(〈70岁、≥70岁)[6.1%(14/230)、13.2%(20/152)]、手术时间(≥90 min、〈90 min)[14.5%(18/124)、6.2%(16/258)]、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18.8%(6/32)、8.0%(28/350)]、是否合并基础疾病[14.0%(19/136)、6.1%(15/246)]、术后低蛋白血症[12.7%(9/71)、8.0%(25/311)]、术后低氧血症[35.3%(30/85)、1.3%(4/297)]、术后电解质紊乱[36.7%(29/79)、1.7%(5/303)]、是否担心经济[16.8%(30/179)、2.0%(4/203)]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性别[7.6%(16/210)、9.9%(17/172)]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OR=2.108,P〈0.05)、手术时间≥90 min(OR=6.216,P〈0.05)、全身麻醉(OR=5.485,P〈0.05)、合并基础疾病(OR=1.470,P〈0.05)、术后低氧血症(OR=1.585,P〈0.05)、术后电解质紊乱(OR=7.648,P〈0.05)、担心经济(OR=4.749,P〈0.05)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OR〉1.000)。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腹部手术的术后精神障碍,要预防为主,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人工鼻在临床的应用,探讨人工鼻在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乐清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且建立有人工气道但无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实验组)和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痰痂形成情况、呼吸道刺激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痰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气道湿化满意比例[77.8%(35/45)]高于对照组[22.2%(10/45)],气道湿化不足及气道湿化过度所占比例[20.0% (9/45)、2.2%(1/45)]均低于对照组[48.9%(22/45)、28.9%(13/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验组无痰痂形成所占比例[82.2%(37/45)]高于对照组[11.1%(5/45)],轻度痰痂形成及中、重度痰痂形成所占比例[11.1%(5/45)、6.7% (3/45)]均低于对照组[46.7%(21/45)、42.2%(19/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5.6%(7/45)]、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11.1%(5/45)]、痰培养阳性率[31.1%(14/45)]均低于对照组[46.7%(21/45)、71.1%(32/45)、51.1%(23/4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使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达到理想的加温湿化效果,并具有过滤功能,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娟  丁毅鹏 《海南医学》2014,25(2):164-166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COPD合并PAH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肺动脉平均压(PAPm)、肺动脉收缩压(PAPs)、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等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1%和FVC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Pm、PAPs、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PAH患者的肺功能,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加NO含量、改善内皮功能等机制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不同时机气管切开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18年1 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气管切开的5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口插管时间将患者分成早期气管切开ET组(≤ 10 d)共28例,晚期气管切开LT组(> 10 d)共28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44~86岁。观察2组患者的基础特征、气管切开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重症医学科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痰培养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发生率及细菌培养的菌群分布等。  结果  2组患者在基础特征如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II)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间气管切开后的ICU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5 d和7 d,P = 0.729)及VAP发生率(分别为39%和61%,P = 0.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气管切开组的ICU总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5.5 d和22 d,P < 0.001),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1.8 ± 3.2) d和(17.1 ± 4.1) d,P < 0.001]及多重耐药发生率较晚期气管切开组均明显减少(分别为39%和79%,P = 0.003)。而且早期气管切开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P = 0.029)。  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明显缩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但并没有减少VAP的发生率。而对于气管切开指征及时机仍需有效的手段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重叠综合征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便携式睡眠监测的1 9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15次/h作为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均由当时主管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确定,同时罹患OSA与COPD者诊断重叠综合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重叠综合征患者房颤的发生几率大(OR=6.71,95%CI:3.81~11.86,P< 0.001),这一差异在矫正人口学与合并症后仍有统计学意义(OR=2.04,95%CI:1.09~3.78,P=0.025).亚组分析显示,在非重度OSA(15次/h≤AHI<30次/h)和重度OSA(AHI≥30次/h)患者中,重叠综合征与房颤的发生几率增加均具有相关性(OR-4.49,95% CI:1.69~11.97,P=0.003和OR=2.38,95%CI:1.06~5.10,P=0.036).结论 重叠综合征与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