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对心房纤颤的诊断效果,总结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心房纤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70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肺心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心电图可观察到f波、P波消失,室上性QRS波,R-R间期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对心房纤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材料齐全的279例心房纤颤心电图进行了统计学分析。97例风湿性心脏病中粗型房颤68例,占70.10%;非风湿性心脏病50例,占27.47%;二者差异显著(P<0.005)。尤以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差异显著(P<0.005)。左房扩大组型心房纤颤占69.23%,左房正常组粗型心房纤颤占40.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5)。房颤 f 波大小在心功能不全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48例在发生心功能不全时由细 f 波变为粗 f 波,占72.70%,心功能不全纠正后 f波逐渐恢复原状。粗型心房纤颤的83.05%为持续性心房纤颤,阵发性心房纤颤的76.78%为细型心房纤颤,二者差异显著(P<0.005)。  相似文献   

3.
曾莲 《当代医学》2011,17(1):52-52
目的 分析160例心房纤颤患者的I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对160例心房纤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心房纤颤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占主要地位,40岁以下以下风心、甲心病多见,大于40岁以冠心、高心、肺心病多见.房颤常合并其他心律失常.结论 心房纤颤病因中以冠心痛、风心病、高...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本文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的6010例心电图中,215例心房纤颤的病因与合并其它心律失常的情况。一、一般资料男性121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52.6岁,(12~93岁),快速型心房纤颤99例,缓慢型心房纤颤116例。二、病因风心病87例(占40.46%),冠心病62例(占28.83%),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占8.83%),肺心病9例(占4.18%),甲亢5例(占2.32%),心肌病4例(占1.86%),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各2例(各占0.93%),其它病因者7例(占3.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自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对120例60例以上老年患者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心房纤颤38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材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82岁,平均65岁。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1例,甲亢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电图诊断:快速型房颤21例,中速型房颤15例,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速型房颤病人用西地兰控制了心室  相似文献   

6.
范亚妮  孟变涛 《吉林医学》2013,(25):5229-5230
目的:探讨并总结23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另外并选取正常窦性心律的2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研究患者的病史、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正常窦性心律患者的结果作为参考,研究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患者每分钟心跳次数、心房结构是否重构、有无血栓形成等临床特点。结果:23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患者心率达300~600次/min的人数较窦性心律患者高87.59%,心房结构发生改变的人数较窦性心律患者高86.95%,形成血栓的人数较窦性心律患者高7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的患者具有房率加快、第一心音绝对不齐、心房结构重构、形成血栓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颠多见于各种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等,我院收治一例早期妊娠中毒症引起心房纤颤,病情重笃,经终止妊娠,才挽回生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进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120-121
目的报道1例双硫醒样反应致心房纤颤病例。方法对1例注射头孢菌素后饮酒而突发心慌胸闷,入院急查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的男性患者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同时查该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测定、ASO、血电解质、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排除酒精过敏、酒精中毒、饮酒过量、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疾病所致心律失常,且经输液处理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果心房颤动为双硫醒样反应所致。结论在临床中,如遇到无潜在心脏病及危险因素的青壮年患者,在饮酒后突然出现胸闷、心慌及心律失常,一定要考虑到双硫醒样反应,注意询问近期有无相关药物应用史,以免误诊。主要救治措施是勿让患者继续饮酒,补液以促进乙醛排出,辅以对症支持治疗,无须应用常用解酒药,以免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房纤颤患者的病因、临床类型和抗凝治疗现状.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3月共570例心房纤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房纤颤患者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持久性房颤各占19.8%、8.1%、72.1%.风湿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病因(61.8%),其次是高血压(11.1%)和冠心病(6.1%).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3.2%,其中风湿性房颤为非风湿性房颤的5.3倍.风湿性房颠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为88.6%,非风湿性房颤患者为23.1%,而37.3%的患者出院时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结论 风心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房颤最常见的病因;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以减少房颤病人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黄晓新 《河北医学》2000,6(9):807-809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塞发病前心血管情况,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对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52例,其中心房纤颤42例;8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心房纤颤8例,栓塞部位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48例;治愈12例,好转36例,死亡12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应积极纠正和预防心房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60例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发病前心血管情况、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 :对 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 52例 ,其中心房纤颤 4 2例 ;8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中心房纤颤 8例 ;栓塞部位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4 8例 ;治愈 12例 ;好转 36例 ;死亡 12例。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 ,应积极纠正和预防心房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们采用胺碘酮对近期内发生房颤的39例病例进行复律治疗,疗效满意,现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9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20岁~69岁。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房颤,房颤持续时间最短为5 d,最长为10个月。其中合并冠心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4例,心肌病3例,甲亢2例,特发性房颤3例。全部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心房内无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及心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主要为预激综合征、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分级主要为NYHAI-II级;妊娠合并非心律失常性心脏病主要为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以及ST-T改变,病因主要为围生期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分级主要为HYHAIII-IV级。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ST-T改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下,患者心功能容易出现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64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对出现62例心房纤颤进行分析。结果并发心房颤动发生率是23.5%,其发生率与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年龄、电解质、合并冠心病等临床合并症有显著关系,其中死亡8例(12.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心病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4例正常人和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的部分区域心肌细胞间隙增大,胶原松散、断裂或大量聚集.正常心房Ⅰ、Ⅲ型胶原广泛分布,均可分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表达大多区域正常,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数字图像分析显示:正常心房Ⅰ型胶原禽量较Ⅲ型胶原多,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肌的问质松散.胶原增多.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出现重构,含量增加.这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时心功能异常的形态学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实验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出情况和阳性诊断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4.8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6.45%、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8.06%、心房纤颤检出率4.83%、ST-T改变检出率6.45%,实验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20.6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22.22%、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20.63%、心房纤颤检出率20.63%、ST-T改变检出率25.39%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阳性符合率84.87%,实验组阳性符合率92.43%显著更高;实验组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为30.77,对照组灵敏度为95.28,特异度为5.26,实验组准确度为91.20,对照组准确度为81.60。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主要以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ST-T改变为主,且...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病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MRI进行分析。结果:心房纤颤84例,占8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21例,占21%;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63例,占63%;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大面积脑梗死76例占76%,合并出血性梗死23例,占23%。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大多数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约76%为大面积梗死,而且病灶累及多叶,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图改变,对我院1970年至1979年6月30日205例确诊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资料和方法 205例肺心病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每例心电图重新逐个进行复查,测量,分析。结果与分析 205例中有心房纤颤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结区心动过速1例,左房心律1例,194例为窦性心律。一、P波 1.P波电压及肺型P波:P电压≥0.22mV者,共91例,占46.9%,当肢导低电压时p电压<0.22 mV,但大于或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针灸临床工作中,采用耳、体穴结合,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心房纤颤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4例房颤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0~76岁,平均65.4岁;房颤持续2~7d者11例,8d~3个月者8例,3~6个月者4例,半年以上者1例。所有患者都有明确的基础心脏病,其中冠心病门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冠心病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例。所有患者均系药物治疗不能复律或未接受任何治疗者。1.2治疗方法治疗首先采用针刺疗法,针刺与耳穴贴压交替进行,共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房纤颤对母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诊治的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妊娠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心功能Ⅲ~Ⅳ级;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功能Ⅱ级。结论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孕妇合并心房纤颤易致母亲心功能恶化,应动态监测心功能,为确保母亲安全,宜适时引产或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