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研究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VEGF及CD34相关抗原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各个指标在各组表达的差异,研究各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ng-2表达阳性率、VEGF记分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ng-2表达与VEGF和MVD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0.509和0.615,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Ang-2表达阳性者与Ang-2表达阴性者相比,VEGF记分和MVD显著不同(P〈0.05);Ang-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级有关(P〈0.05)。结论Ang-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进展密切相关;其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VEGF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PRKACB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临床病理意义,分析其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09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中对应的20例癌旁组织内PRKACB蛋白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及预后随访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 PRKACB在10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蛋白水平下调,低表达率(69.7%)显著高于20例癌旁肺组织(10.0%)(χ2=25.217,P<0.05);PRKACB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χ2=9.664,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430,P<0.05)、肿瘤分期(χ2=4.430,P<0.05)相关;PRKACB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不良相关。结论 PRKACB在非小细胞肺癌内呈现低表达,并与临床相关,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D24和CIM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分布,分析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组织与81例癌组织中CD24和CD44的表达。结果①在癌旁组织中CD24高表达,CD44则不表达;②51例(63%)患者癌组织中CD24表达阳性,55例(68%)CD44表达阳性,不同病理类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二者分布与病情相关。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升高CD24低表达者增多(P〈0.05),肺腺癌中CD44分布规律与CD24相同,但肺鳞癌中CD44高表达者增多(P〈0.05);④CD24与CD44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24和CD44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HIF-α的表达及DNA结合活性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病理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RT—PCR检测HI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α的蛋白质表达水平,EMSA法检测HIF—αDNA结合活性的表达变化,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α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组HIF-α的DNA结合活性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α的高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增强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密切相关,可将此作为抑制肿瘤发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1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和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正常肺组织中的 PD‐L1表达,分析NSCLC患者PD‐L1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 PD‐L1阳性表达率为80.49%(33/41),肺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中几乎无PD‐L1表达。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 PD‐L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0.05)。PD‐L1的表达与肿瘤患者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大小等无关( P>0.05)。结论 PD‐L1在NSCL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在NSCLC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NSCLC预后的判断指标及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肺耐药蛋白( lung resistance protein , LRP)水平的表达,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探讨顺铂低剂量节拍(low-dose metronomic,LDM)化疗及最大可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化疗两种不同化疗模式,对荷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荷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LDM-DDP组(低剂量节拍化疗)和MTD-DDP组(最大耐受剂量化疗),治疗期间观察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转移情况及化疗的副作用。疗程结束后,通过抑瘤率比较两种化疗模式的优劣。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LRP、Ki-67及CD133的表达。结果 LDM较MTD化疗能更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 P <0.05)。 LRP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MTD-DDP组、LDM-DDP组LRP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LDM-DDP组LRP蛋白表达较MTD-DDP组低( P <0.05)。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Ki-67蛋白在LDM-DDP中的瘤组织中,表达最低,明显低于MTD-DDP组及对照组,而MTD-DDP组与对照组及LDM-DDP组比较无差异( P >0.05)。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的蛋白表达:化疗结束,MTD-DDP组、LDM-DDP组化疗结束后,CD13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MTD-DDP组表达量最高,明显高于LDM-DDP组(( P <0.05)。结论顺铂LDM化疗较MTD化疗能更明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并能降低移植瘤中耐药相关蛋白及肿瘤标记物CD133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杨大运  齐战  葛晖 《河北医药》2010,32(2):133-13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转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NSCL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对MMP-2和TIMP-2的蛋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MMP-2、TIMP-2蛋白及MMP-2/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MMP-2蛋白表达量和MMP-2/TIMP-2比值与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TIMP-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在肺癌发生中,MMP-2表达量上调,MMP-2/TIMP-2的失平衡,MMP-2蛋白过剩,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AP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孝明  潘世扬  魏源华  张寄南  束永前  黄珮珺  童明庆 《江苏医药》2006,32(12):1123-1124,I000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AP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肺鳞癌、26例肺腺癌、12例肺其它癌及8例正常或非癌肺组织中APC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和非癌肺组织APC蛋白阳性率为100%(8/8),肺鳞癌、腺癌和其它类型的肺癌组织中的AP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2.0%(13/25),50.0%(13/26)和41.7%(5/12)。APG蛋白在正常或非癌肺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鳞癌、肺腺癌及其他类型肺癌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PC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APC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志  赵春清  张彬  李威  高立学  闫威  刘松  张涛  范立壮  娄红 《河北医药》2016,(20):3104-3106
目的:检测VEGF、Bmi-1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结肠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癌旁正常组织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Bmi-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相互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观察组VEGF、Bmi-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VEGF、Bmi-1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 P <0.05),而二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 P >0.05),观察组患者结肠癌组织中VEGF、Bmi-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667, P <0.05),VEGF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与表达阴性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VEGF、Bmi-1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VEGF可作为结肠癌评估预后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xi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表达变化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与预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经手术切除的患者标本40例,结合相应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xin蛋白表达情况及定位。结果 Axi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5.7%、52.5%和77.5%。Axin蛋白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胞质中;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肝组织与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Axin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xin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形成、AFP表达水平等无关(P>0.05),而与肝细胞癌(HCC)的门静脉癌栓形成、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1)Axin蛋白在 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低,癌旁组织次之,正常肝组织中最高。(2)Axin蛋白表达减弱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Axi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