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01-102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3例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结果术后2周,两组间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内固定去除后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中,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在研究中尚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的病历。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军  郭浩 《贵州医药》2010,34(8):701-702
椎弓根螺钉的松动、脱出是脊柱内固定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其较差的骨质状况给脊柱外科手术带来了极大困难。有报道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re ethylm 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能显著提高螺钉的轴向拔出力。但应用纳米骨浆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目前国内外少见文献报道。本实验通过对PMMA骨水泥、纳米骨浆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轴向拔出力的测定,探讨纳米骨浆在强化椎弓根螺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飞平  李如求  盖景颖 《河北医药》2016,(15):2340-2342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PKP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老年患者共99例为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其中:A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B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C组采用内固定术联合PKP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功能障碍指数( ODI)、JOA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3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 <0ⅱ.05)。除术后1周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其他时段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KP术、PKP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老年患者宜选择PKP术。  相似文献   

4.
陈路  廖琦  龚玉琴 《江西医药》2014,(9):795-799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技术在钉道扩大时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为腰椎内固定翻修选择可靠的补救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尸体腰椎标本40个,观察组进行骨水泥强化,对照组普通方法置钉,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两种固定方法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及最大旋出扭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提示弱相关。结论(1)在腰椎内固定翻修手术中,对椎弓根螺钉进行骨水泥强化可以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2)钉道本身的骨质量对进行强化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高黏度骨水泥PVP,对照组予低黏度骨水泥PVP的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渗漏率为8.0%(8/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4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但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骨水泥的静脉渗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伤锥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与万向螺钉的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选取行传统后路经伤锥置入椎弓根螺钉的6钉内固定治疗的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 n =24,置入万向钉组)和对照组( n =28,置入单向钉组),2组均行经伤锥置钉的开放后路3椎体6钉内固定治疗术。比较2组病例一般情况,术前、术后1、3、6、12个月伤锥前(后)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变化,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椎体功能情况,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比较伤锥前(后)缘高度,仅术后12个月2组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时间段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失败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伤锥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与单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相似,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而置入万向椎弓根螺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内固定成功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使骨水泥达到伤椎双侧理想分布,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方法 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病例共121个病椎。统计术前、术后1d、末次随访(3—6个月)疼痛视觉评分(VAS:0—10分)、术后骨水泥分布、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98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在椎体两侧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是24%;存在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18例,无需开放手术处理。结论 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术后止痛效果良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系统对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椎体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各项指标在术后随访时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总渗漏率为8.22%,均无特殊不适和神经症状。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的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陆焱  云雄  梁昌海  韩贵宾 《河北医药》2016,(13):2019-202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诊的80例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手术。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厚凸Cobb角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ODI的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都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剟.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小于对照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情况优异,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90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 PKP 进行治疗。按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及 MRI 表现分为 A 组(急性期骨折)、B 组(修复期骨折)及 C 组(陈旧期骨折),每组30例。通过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 ODI 评分及 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个随访时间点患者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1w 及6个月时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 <0.05),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及 B 组在上述两个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 C 组(P <0.05)。结论 PKP 手术对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早期行 PKP 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和经椎弓根入路两种不同穿刺路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97例(113个椎体)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48例,60个椎体)和经椎弓根入路组(49例,56个椎体),并分别采取对应的穿刺路径,从单侧穿刺行PVP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水泥填充量、手术时间、椎体外渗率、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LAS)进行比较。结果 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外渗率明显高于经椎弓根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VAS和LAS分值与经椎弓根入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和经椎弓根入路单侧穿刺行PVP治疗OVCF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经横突椎弓根入路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多于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外渗率经横突椎弓根入路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经皮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应用及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本组34例4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行经皮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成功后取出手术套管,局部压迫5min,缝合伤口,无菌敷料覆盖。同样的方法在椎体对侧注入骨水泥。术后复查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及外漏情况。观测手术前后椎体的容积变化。观察手术前后视觉类比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X线片见骨水泥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弥散状分布于病椎,有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溢,但椎弓根、椎管结构完整。椎体体积由术前平均(21.6±4.4)cm^3增至术后平均(26.3±4.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由术前平均(7.6±1.4)分下降为术后48h平均(3.1±0.4)分(P〈0.05)。3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无椎体塌陷。结论应用导航技术可提高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定位的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大幅度减少放射线辐射量,特别是对多椎体骨折的治疗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对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6例(83个椎体)采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并测量椎体高度以及Cobbg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后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01,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周鹰飞  方志辉  杨艳敏 《河北医药》2016,(15):2267-226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组(45例)和PVP组(46例),PK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KP组患者的评价2手术时间(38\.4±8.2)min、骨水泥注入量(6.1±1.8)ml均显著大于PVP组,但骨水泥渗漏椎体数显著的低于PVP组( P <0.05)。术前PKP组和PVP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个月,PKP组的Cobb角(17.1±1.6)度、椎体高度(78.9±7.2) mm、ODI评分(14.2±2.5)分均显著的优于同期PVP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与PKP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KP对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功能恢复等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老年患者 PKP 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72例,分成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cutaneous kyphoplast,PK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进行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术前、术后1周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 cobb 角以及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 cobb 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更好[观察组(3.0±2.1o)VS 对照组(6.5±3.3)];两组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术后1周都得到恢复,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更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 PVP 手术治疗相比,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在 PKP 手术治疗老年OVCF 患者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市东医院骨科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8例行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107例;年龄69~89岁,平均79.6岁。术前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术式并分组,行椎体成形术81例(椎体成形术组),椎体后凸成形术97例(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依据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两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渗漏分布。结果所有患者骨水泥注入量为1.5~7.0 ml。其中椎体成形术组骨水泥渗漏率为34.57%(28/81),椎体后凸成形术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2.37%(1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椎体成形术组发生椎旁软组织渗漏8例,椎体前缘渗漏13例,椎旁静脉渗漏2例,椎弓根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发生椎旁软组织渗漏3例,椎体前缘渗漏7例,椎弓根渗漏2例。两组均未发现骨水泥向后方及椎管内渗漏。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较椎体成形术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陈亮清  白龙  解志波  周景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88-3189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脊柱退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均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组在植入螺钉前于椎弓根钉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醋(PMMA)骨水泥。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状况(VAS)评分、脊柱稳定性、神经症状(JOA)评分等。结果治疗组VAS评分:术前(7.21±1.01)分、术后1个月(3.12±1.65)分、术后6个月(3.08±1.10)分、术后12个月(3.09±1.25)分,对照组分别为(7.23±1.98)分、(4.31±2.13)分、(4.22±1.48)分、(4.12±1.34),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2.08、1.97,均P〈0.05)。治疗组脊柱稳定23例、不稳定1例,对照组分别为19例、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治疗组JOA评分:术前(14.12±2.65)分、术后1个月(26.76±4.36)分、术后6个月(26.78±2.10)分、术后12个月(26.96±1.89)分,对照组分别为(14.41±2.13)分、(24.13±5.28)分、(24,32±1,68)分、(24.32±1.99)分,两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3.39、3.56,均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可明显改善疼痛及神经症状,增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3个伤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随访5个月至2.5年,平均1.1年。平均疼痛视觉评分由术前(8.8±0.2)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2.7±0.4)mm到术后(22.0±0.5)mm和最终随访(21.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0.6)°到术后(11.1±0.4)°和最终随访(11.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出现邻近阶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5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A组)、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和椎弓根固定+后路椎间椎骨(C组)。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ODI评分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最短(70±14)min,C组手术时间最长(105±15)min。术后VAS和ODI评分A组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泉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78-979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T12~L3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及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有1例螺钉松动,无断钉。平均随访18.5个月,均无脊髓损伤加重情况,2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ASIA分级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25例。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上述指标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