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邓晓春 《医学教育探索》2006,(8):I0003-I0005
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药在比利时发生了100多例中末期肾病,原因是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具有致癌和致肾间质纤维化毒性。由此提出了所谓的“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问题。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对大、小鼠po给药的LD50分别为183.9和55.9mg/kg,静脉给药时分别为74.0和38.4mg/kg[1],张小宇等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研究了马兜铃酸的亚急性生化效应[2]。以马兜铃酸为主要成分的关木通单次po10g即可引起中毒。基因水平研究表明,马兜铃酸及其肠内代谢产物马兜铃酸内酰胺都可以与DNA形…  相似文献   

2.
三种被取消药用标准的药材同其替换品及易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关木通含有对肾脏有损害的马兜铃酸,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规定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限期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木通。出于同样的原因2004年取消广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分别替换为防己及土木香。这是确保药用安全可靠的重大举措。然而,被取消药用标准的药材或替换品历来本身就存在众多的混淆品,例如,川木通误为关木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某些中草药如关木通及广防己等引起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出现 ,并日益受到重视。经研究此类中草药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 ,国内外学者对马兜铃酸肾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就最近有关的实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兜铃酸肾病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某些中草药如关木通及广防己等引起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出现,并日益受到重视。经研究此类中草药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国内外学者对马兜铃酸肾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就最近有关的实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马兜铃酸肾病的提出及原因1 964年吴松寒 [1]首次报道了 2例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此后陆续有个例报告[2~ 4 ] 。 1 993年比利时学者 Vanher-weghem JL[5]等报道患者在服含有广防己的中草药减肥治疗时出现进行性肾损害 ,被称之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事实上所有药物包括中草药和西药滥用均会造成肾损害。现有的研究资料相对集中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 ,长期或过量使用导致肾小管 -间质病变 ,因而国内学者认为现阶段“中草药肾病”提法不确切 ,应称为“马兜铃酸肾病”( aristochi…  相似文献   

6.
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而住进医院的病人,通常被称为“马兜铃酸性肾病”,受损。肾脏会硬化、缩小,逐渐失去功能,严重的还会因肾衰而死亡。有报道认为马兜铃酸分别存在于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10余种中药。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含马兜铃酸中药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而不包括其他科属的粉防己、木防己、川木通及白木通。  相似文献   

7.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符合《神农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和汉药考》(日)“茎有细孔,两头皆通”的命名依据。近20年我国年累计销售量约为6.4×106kg,即约有1亿人服用,出口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关木通每年约2×104kg。中国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只占全部肿瘤的3.5%,低于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西方大多数国家[1],可见广泛使用关木通并未增加中国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20世纪90年代初比利时减肥药事件,因“苗条丸”用了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的广防己后,陆续有关木通对大鼠长期…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为马兜铃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1] ,大多马兜铃科植物药材均含有马兜铃酸。由于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已引起国内及国外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己来源于防己科植物,含生物碱[2 ] ,不含马兜铃酸。笔者发现市场上出现多种马兜铃科植物的根或茎与防己混用。现将常见的几种马兜  相似文献   

9.
自从比利时学者Cosyns等及Vanherwegher分别于1994年及1995年各报道了1例"中草药肾病"伴泌尿等肿瘤,前者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乳头状移形细胞癌,后者为肾盂移行细胞癌.随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开始关注引起"中草药肾病"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其中尤以关木通、广防己中药最为多见.在此,主要讨论3种不同木通的临床应用及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类药物致慢性肾损害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多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常年来很多人认为中草药无毒副作用,但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马兜铃属植物如关木通、广防己等药物应用不当可引起急慢性肾损害,慢性肾损害较急性肾损害更为多见。1993年日本、比利时等国学者报告了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并称之为“中草药肾病”,但我国学者认为此类肾脏损害称做中草药肾病甚为不当,认为此种肾病应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避免伤肾药物的使用:常见的伤肾药物有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减少肾血流量的降压药,如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盐酸胍乙啶等.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具有明确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发布通知,取消广防己、青木香药用标准。患者服用36种中成药时需格外注意。一、取消广防己、青木香药用标准。通知说,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的中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取消青木香(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土木香(仅限于以菊科植物土木香的干…  相似文献   

13.
正木防己又称广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过去曾经作为一味中药长期使用,具有祛风止痛、行水清肿、解毒、降血压等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神经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外治跌打损伤、蛇咬伤等症,药理研究还具有镇痛、解热、抗炎、降压、松弛肌肉等作用。但临床发现,木防己含有马兜铃酸等物质,会产生严重的积蓄性中毒,原国家药监局在2004年已经取消了广防己(木防己)的药用标准,凡是中成药处方中含有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炮制及提取方法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iensis Kom.)的木质茎,含马兜铃酸、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等成分,具有泻热、降火作用,用于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为一常用中药。然而,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甚至要求停用。很多中药生用时毒性大,但通过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作者采用炮制方法和不同提取方法处理关木通,旨在研究其对马兜铃酸含量的影响,探索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的制剂方法。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 早在1964年,国内学者吴寒松发现中药木通可导致急性肾功能竭,直到1994年,比利石学者Vanheweghem报告早期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胶囊可以引起快速进展的肾间质纤维化,并将之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CHN],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因此而宣布了禁用关木通、马兜铃等13味中药,造成极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广防己中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广防己药材中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测定广防己药材中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的含量.采用Aglient C18柱(Extend),以甲醇为流动相A,1%醋酸-0.02%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16 mm.结果 在各自的考察范围内,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I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值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5%和97.20%,RSD分别为1.62%(n:6)和1.93%(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广防己药材中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的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的监督管理:取消广防己和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对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36种中药制剂严格接处方药管理,患者需遵医嘱慎服.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有关马兜铃科中药(以下简称“马”药)广防己、关木通引起肾中毒和致癌的报道愈演愈烈,并迅速扩散到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信息和影响所及,未经任何人士或部门敦促,中医处方中这类药物就自动回避,已订购的饮片和产品能退则退。这种情况与1996年日本小柴胡汤事件不同的是没有听到一点反驳或辩论的声音,似乎这“马”是洪水猛兽已成定论。作者以为不然,故作此文以争鸣。所有报道和禁用依据源于1999年7月的英国事件和90年代初的比利时事件(见本期第201页—编者注)。于是一些国家便敦促医师在开处方时除去以上成分。今年夏季,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至今未收到类似不利事件报告”的情况下,也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传统中草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作用 ,其应用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青睐 ,但中草药在其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关注。 1 964年 ,我国吴松寒[1] 首次报告2例病人因服用大剂量木通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FR) ,此后陆续有相关的个案报道[2 ,3 ] ;1 993年比利时学者 Vanherweghem等 [4]报告 2例女性患者 ,在长期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胶囊后引起快速进展的肾间质纤维化 ,经薄层色谱仪分析后发现 ,该制剂中所含的马兜铃酸 ( aristolochic acid,AA)可能是导致肾脏损害的原因[5] ;截至 1 998年已有 1 0 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