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消化道症状,目前对便秘的治疗先强调改变生活方式,如无效果则需要药物治疗,缓泻剂成为首选.开塞露作为一种方便的缓泻类非处方药物,临床上治疗便秘应用广泛,但直接使用开塞露,药液极易顺着肛门溢出,浪费部分药液;且由于插入直肠过浅,使药液不能完全深入直肠,影响疗效;还容易污染床单被褥.  相似文献   

2.
开塞露作为一种方便的缓泻类非处方药品,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便秘。但目前临床应用的开塞露包装较硬,使用时不易将药液挤尽,且对肛门刺激明显,增加了患者不适。现介绍一种开塞露的使用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3.
经一次性吸痰管直肠灌注开塞露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一般采用缓泻剂及开塞露肛注等方法,有一定的效果。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经直肠灌注开塞露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道淑  )  刘静兰  ) 《全科护理》2014,12(1):48-48
正开塞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通便药物,主要成分是甘油52.8%~58.3%,辅料为纯化水,其作用机制是药物进入直肠后机械刺激直肠平滑肌,反射性地引起直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腹肌和膈肌收缩,增加腹压,促进排便,其作用较和缓[1]。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长期卧床便秘的病人,护士经常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纳肛以辅助排便。传统的开塞露灌肠操作复杂,而且肛管不够柔软;口服缓泻剂起效慢,剂量不易掌握,量小效果差,量大易引起腹泻;用开塞露纳肛通便,因其插入深度有限(3cm~4cm),残余量多,液体易外溢,保留时  相似文献   

5.
陈盼盼 《全科护理》2013,(28):2594-2594
临床针对便秘有普通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纳肛2种方法。前者由于强烈的排便感常使药液外流而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后者则因药液不能充分到达直肠而疗效不佳。经临床实践发现,使用胃管推注开塞露灌肠可以优化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50mL注射器、一次性成人胃管(16F)。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何预防便秘,常常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忽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便秘结的护理与治疗,而导致抢救失败.目前,国内对便秘者多采用各种缓泻剂、调整饮食、使用开塞露或甘油低压灌肠、针灸推拿、人工排便等,方法多种多样.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治疗,采用了腹部按摩及口服梨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利  赵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068-8070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4000单独或联合开塞露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口服聚乙二醇4000。B组患者聚乙二醇按A组服药方式服用,同时应用开塞露直肠给药。观察排便次数和大便形状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8%和90.0%,B组有效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泻为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聚乙二醇4000单独或联合开塞露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的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开塞露是简易通便剂。由于开塞露插入端坚硬粗糙 ,在小儿便秘的应用中经常造成肛周粘膜红肿、疼痛 ,甚至发生直肠挫伤。为解决这一难题 ,将 1 6号导尿管起始部分剪下 3 .5cm ,并安装在开塞露已剪开的封口端 ,涂上石蜡油即可使用。经临床验证 ,此方法优点是 :①插入端软硬适宜、光滑 ,易于插入 ,不易损伤肛周粘膜。②延长了插入部分 ,药液不易返流溢出肛外。③感觉舒适 ,小儿易于接受小儿便秘应用开塞露的改良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麻醉科!张家口市075000@郭君  相似文献   

9.
采用开塞露治疗89例直肠性便秘和16例结肠性便秘,结果显示:对直肠性便秘效果较好,对结肠性便秘无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能有效提高开塞露给药解除便秘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设计方法 准备一次性无菌肛管,开塞露2支(40 ml),石蜡油棉球,卫生纸,手套,一次性中单,必要时备剪刀,患者取左侧卧位,揭开开塞露盖子或剪开开塞露顶端备用,使用石蜡油棉球润滑肛管的前端,护士左手戴手套,分开肛门,右手将肛管轻轻地插入直肠,15~20 cm,将开塞露颈部前端连接一次性肛管,将2支开塞露全部挤入,然后接续反折末端并向上轻微提高30~40°,待管内存留的药液全部灌入直肠后拔出肛管.  相似文献   

11.
开塞露应用于不同类型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开塞露治疗89例直肠性便秘和16例结肠性便秘,结果显示:对直肠性便秘效果较好,对结肠性便秘无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改善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病区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1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前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神经外科便秘常规护理干预,将后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预防便秘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发生人数、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的次数和灌肠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其患者便秘发生人数、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的次数和灌肠的次数情况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够降低脑血管疾病围术期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患者便秘的痛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出现便秘症状,以往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时常出现药液外溢现象,解决便秘效果不理想。我院神经内科采用一次性导尿管注入开塞露,并结合腹部按摩治疗便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缓泻药物     
缓泻药用来治疗便秘以及外科手术或其它检查程序前的肠道准备.但是,如果应用不恰当,将会很危险,象许多非处方药物一样引起问题.本作研究了各种类型缓泻药的适应证,帮助指导患如何正确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15.
开塞露每支20ml,其药物外形包装多见于扁圆形、圆柱形两种,外壳质地较硬,肛注治疗时均不易挤压。肛注后,药液至少残留5~8ml。2006年1月-2007年11月,我们尝试对36例便秘患者使用加温的开塞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开塞露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开塞露塞肛治疗便秘,试验组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将开塞露经肛门注入直肠治疗便秘,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吸痰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将开塞露注入患者肛门深处,从而润滑大便,促进大便排出,达到有效治疗便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儿便秘应用开塞露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塞露是临床常用的通便剂。由于开塞露开口端坚硬粗糙,在小儿便秘的应用中经常会造成小儿肛周粘膜红肿、疼痛,甚至损伤直肠粘膜,给小儿造成痛苦,小儿也不易配合。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用20 ml注射器和一次性头皮针代替开塞露体外给小儿通便,效果较好。方法为:将开塞露药液全部抽吸到20 ml注射器中(弃去针头部分),然后接上一次性头皮针(将头皮针前端带针头部分剪去,留2~5 cm备用),涂上石  相似文献   

18.
吴志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69-7869
目的 探讨老年便秘患者应用开塞露灌肠的临床疗效,寻求解除老年患者便秘的方法.方法 将老年科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塞露纳肛法,分别记录使用后45 min内粪便排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便秘患者使用开塞露灌肠,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疗效好等优点,临床可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卧位对开塞露使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针对非器质性便秘的患者。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通便药物,它用甘油或山梨醇制成,可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达到排便的目的。然而有时使用开塞露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经我们反复临床实践,认为开塞露的使用效果与患者的卧位有密切的关系。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20.
开塞露的不当使用与直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塞露广泛应用于便秘的治疗,但是不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用法,会引起一系列不当后果,如直肠肛管损伤和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