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级医院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医院儿科担负着全县重危患儿的诊治工作,其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风险性强。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中,护理管理是关键,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前提,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是基础。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护士抗风险技能,增强了护士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雷小丽  刘蓉  朱燕华 《当代医学》2014,(18):119-120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在针对见习期护士的培训中判断本科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高见习期护士针对这些因素的识别及应急能力,最大可能的避免护理安全不良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障患儿及医护人员的安全,达到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方法针对急诊儿科的工作和见习期护士的特点,进行可行性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培训见习期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通过针对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提高了她们的识别,评判和抵御现有及潜在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把风险管理应用在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培训中,寻找出急诊儿科隐藏的护理风险,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护士及服务对象的安全,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养,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升对风险因素的的处理能力和观察能力。结果我院自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后,各科室的护理纠纷发生率逐步下降,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掌握程度,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均有了明显提升。结论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识别和规避护理风险,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组织护理人员依据所在科室特点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强化了护士的风险防范和医疗法规意识,增加了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通过正确、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纠纷,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养护士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培养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的发生,保证医院声誉,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方法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引导护士认识到风险事件的危害性,制定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约束护士的护理行为,使其对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预见,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结果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达98%。结论护士风险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执行有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提升护理质量,但需更加完善,逐渐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时期下临床护理风险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分析查找临床护士风险产生的原因,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识别能力的培训,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机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结果护理人员应增强对护理风险的识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意识,以预防为主,降低护理风险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培养护士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方法对我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减少了护理差错、纠纷的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夜班护士工作的风险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降低手术室夜班护士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手术病人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15%降至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爱珍  孙玉昌 《当代医学》2009,15(31):102-103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制定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加强护理风险监控,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设立护士长目标管理;注重护理记录检查。结果护士的风险意识及维权意识提高。两年来,全院无护理纠纷和严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一般护理差错明显减少。结论注重护理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教育检查,可有效地化解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晓惠 《吉林医学》2011,(33):7162-7163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病房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结果: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投诉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不断培训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低护理缺陷、投诉,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婕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4):66-66,56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产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加强管理,加强工作能力培训,规范产房护理管理。结果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提高,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工作中的运用及实施效果.方法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加强护理风险监控,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果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结论 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风险干预措施,避免风险发生,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护士抗风险的能力,确保护理安.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加强对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促进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病人“护理风险评估单”和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细化并规范护理环节管理。结果:促进了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避免了差错的发生。结论:使用“护理风险评估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理风险评估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病人“护理风险评估单”和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细化并规范护理环节管理。结果:促进了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的提高,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避免了差错的发生。结论:使用“护理风险评估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建萍  范贞美 《中外医疗》2013,32(15):138-139
目的探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方法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防止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及其作用,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有序的护理服务。方法辨别临床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及潜在的风险,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防范能力培训,加大风险监控,改善工作流程,建立常见风险应急程序和健全工作制度。将我科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与实施管理前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护患关系,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风险管理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程序管理措施,只有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提高应对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及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分析引起护理纠纷的各种隐患因素,通过制定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以及加强护患沟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达到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防范护理纠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孙亚丽 《中外医疗》2012,31(10):17-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分析产房存在的风险因素,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管理,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及能力,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结果 2006、2007、2008年护理缺陷事故发生分别为3、1、0起,患者满意度由2006年1月80.3%上升至2008年12月的99.3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及时识别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制度,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结论:神经内科风险防范措施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实施有效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