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防护措施 严控HIV职业暴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HIV感染与AIDS疫情已进入高速扩张期,感染人群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同时,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HIV职业暴露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10a间我国已发生上百案HIV职业暴露事件。HIV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高危医务人员,占整个职业暴露的87%-93%,其次是执行公务的警察。一方面医务人员因职业需要,发生HIV职业暴露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防控HIV职业暴露的有关知识与措施知之不全。仅22%的临床医生熟悉HIV职业暴露后的最佳用药时机,33%的医生完全不清楚。为最大限度减少HIV职业暴露,国家已陆续颁布了有关法律、法规与文件供各地执行。HIV职业暴露,重在预防,即提高防制意识,掌握防制知识,严守操作规程。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要及时正确有效处理,即皮肤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洁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酒精或0.5%络合碘消毒。按照早期、足量、全程原则,予以抗HIV预防性治疗。一般认为,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率1‰-5‰,服药后可降低81%感染率。实际感染率可能还低。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的风险评估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处于HIV感染增长期,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已开始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临床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为提高医务人员对AIDS职业暴露的认识,增强其防范意识,了解防范措施以便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暴露级别和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正确选择预防用药方案,探讨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及进行全面防护的方法,为维护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984年首例医务人员由于职业暴露而感染HIV被报道后,截至2000年9月,全世界已报道的职业获得性HIV感染有97例。这些人群中主要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医护人员,其次是血库、化验室、血液透析人员。经对医务人员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一次对HIV感染的血液经皮暴露后感染的平均危险性为0.3%,经黏膜暴露的感染危险性为0.09%,完整皮肤的暴露或暴露于血液以外其他体液的感染危险性目前尚未得到量化,估计比血液暴露的危险性低。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是一种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受到损害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体征的传染病.目前HIV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1]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上,潜伏期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的感染情况,很可能在就诊时通过医疗活动意外传染给他人或医务人员.因此,医务人员掌握HIV医源性传播防护措施,对控制及减少HIV医源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尽可能减少参与感染HIV患者手术的医务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机率.方法 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6例HIV阳性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均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合理的手术防护和应对措施是避免外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HIV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在对HIV阳性患者的诊疗和护理中因职业关系而暴露于HIV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HIV阳性患者,医务人员特别是为其进行手术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显得非常重要。2000年以来,我院在多次模拟、反复研讨HIV阳性患者术中防护与消毒隔离程序后,成功地为多名HIV阳性患者做了手术,未发生1例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现将术中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兰煌 《右江医学》2007,35(6):727-729
艾滋病(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正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1],因此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传播,减少职业危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作一综述。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报道职业性暴露通过皮损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经皮肤黏膜暴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1%[2]。李映兰[3]也报道,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是0.3%。在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HIV经过血液传播的概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4]。针刺伤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人群…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绍丽  张旭 《重庆医学》2008,37(1):25-26
随着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预防和治疗AIDS已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一旦发生,则可能对医务人员个人、所在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诗  陈所贤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910-1911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传播速度正在加快,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医务人员由于日常工作任务繁忙,接触病种多且复杂,加之对职业暴露及标准预防概念缺乏了解,在医疗救护活动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HIV感染者,存在着很大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性。2006年发生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典型HIV职业暴露案例可以反映我国目前综合医院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现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综合医院HIV职业暴露的原因及暴露后有效预防措施,提高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病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医务人员因接触到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体液、血液而面临被感染的危险.职业暴露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在防治AIDS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HIV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受损,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因此加强职业防护、防止HIV传播、减少职业暴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耿艳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4):146-147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感染的隐患,HIV/AIDS的与日俱增,特别是我市96年以前感染HIV的有偿献血员进入发病高峰期,医务人员正面临着职业感染的威胁.职业感染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预防、保健过程中,皮肤、粘膜刺伤或粘膜直接暴露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风险认知状况、对HIV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意向,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武汉同济、协和医院等5所医院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应用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①在可能性、严重性、影响程度、情感反映和风险认知水平5个方面医务人员得分较高,女性较男性相比有明显差异;②在医务人员中存在要求专门机构接诊HIV患者、减少与患者接触及过度防护等歧视HIV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意向;③医务人员对HIV患者的态度与风险认知水平呈负相关,行为意向与对HIV患者态度呈正相关;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技术职称、对补救措施的熟悉程度、对感染HIV的可能性的主观感受、对HIV患者的态度及自我效能与医务人员对HIV患者的行为意向正相关.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系统的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建立健全的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机制有助于减少医务人员对HIV患者的歧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红英 《右江医学》2007,35(2):230-231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AIDS)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将增加,虽然相关报道经各种形式穿破皮肤暴露HIV血液感染的危险性仅是0.3%[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住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73例,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9人,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医学观察追踪1年多,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相似文献   

15.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高度集中的场所,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染疾病的流行率[1]。通过血源性的职业暴露感染危害最大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而护士是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体,工作在临床一线,接触患者最为密切,因而也成为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3-5]。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霞  张巧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80-1080,109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东莞市医疗单位发生的12起,27名医务人员发生的HIV职业暴露事件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进行分析. 结果暴露的27名医务人员中,外科医生4人,外科护士12人,两者占暴露总数的59.26%;暴露原因主要是抢救或护理外伤危重病人时手部受伤接触到血液,暴露时间均<5min;多为暴露后方知暴露源为HIV抗体阳性;暴露后均进行了冲洗等局部处理,13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到目前为止,无职业暴露后HIV感染的发生. 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和杜绝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艾滋病房护理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几率很低,但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过程中暴露人员的生活与行为都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要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培训,最大限度降低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问题。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增强戒毒科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感染HIV、HBV、HCV的发生,方法:通过与其他科室的对比分析,了解戒毒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HIV、HBV、HCV的危险性,结果:通过关注戒毒科有关职业性感染风险,积极采取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降低职业感染率。结论:在医院内加强戒毒科医务人员的防护及采取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是降低HIV、HBV、HCV职业性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HIV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治疗场所,不可避免地接受HIV患者的手术治疗,医务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做好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和术后各项处理尤为重要。2005年1年内,我院成功地为2例HIV阳性患者施行了手术,未发生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现将术中防护与消毒隔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