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EGFR和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nnal group paeto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alia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86例、腺瘤46倒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VEGF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13.04%(6/46)和34.78%(16/46);它们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前音为56.98%(49/86),后者为54.65%(47/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中的阳性率(P〈0.05);在浸润型癌组(含小叶癌或导管浸润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含小叶及导管内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EGFR和VEGF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而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乳腺癌EGFR和VEGF对靶向化学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R、PR和PS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Ps:的表达。结果全组PS2表达阳性率为38.1%,与ER、PR表达符合率分别为60.6%、62.6%。在ER阳性和阴性病例中,PS2阳性率分别为48.6%和29.4%(X^2=5.977,P〈0.05);在PR阳性和阴性组中,PS2阳性率分别为50.8%和28.9%(X^2=7.664,P〈0.01),均呈正相关关系。PS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状况(P〈0.01)、临床分期(P〈0.05)有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关系,并与腋窝淋巴结状况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PS2可能对指导乳腺癌临床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手术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92例年龄≤40岁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年龄在41—69岁的年长乳腺癌患者(年长组)92例与年轻组作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比较。[结果]年轻组肿块长径0.8~6.5cm,平均2.8era。浸润性导管癌82例,导管内癌、导管内癌微浸润、髓样癌各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伴灶区黏液腺癌、混合性癌各1例。淋巴结分期Nn19例,N1 51例,N2及以上22例。浸润癌组织学分级Ⅰ-Ⅱ级47例,Ⅲ级42例。免疫组化:ER/PR阳性57例,Her-2阳性30例;三阴性乳腺癌22例;有癌栓者33例。病理分期0期3例,Ⅰ期28例,Ⅱ期35例,Ⅲ期26例。与年长组比较,年轻组在高组织学分级、Her-2阳性、伴有癌栓三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44、0.022);而在肿瘤大小、是否为浸润性癌、淋巴结分期、激素受体阳性比例、是否三阴性乳腺癌及病理分期上与年长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有独特的病理学特点,恶性程度更高,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Ki-67在乳腺癌旁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etal carcinoma,IDC),癌旁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IDPL)进行ER、Ki-67、CK5/6、CK34βE12、p63、SMA染色标记。[结果]ER在正常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ct-lobular unit,TDLU),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原位导管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中的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并从由少量散在到不连续、连续的片状分布逐渐转变,其中ADH组明显高于UDH组(P〈0.01),DCIS组显著高于ADH组(P〈0.05)。Ki-67在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DCI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DH(P〈0.05),Ki-67的表达在UDH、ADH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R在UDH、ADH、DCIS中的表达逐渐增加,且两两间均有显著性差异,ER的过表达可能是IDPL恶性转化过程中的改变之一:Ki-67的表达在DCIS组中明显高于ADH组中,Ki-67的表达可能是某些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两者可作为评估IDPL发生IDC的危险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乳腺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ER,PR及CEA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乳腺组织、40例乳腺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原位癌及52例浸润性导管瘤进行ER、PR及CEA检测,探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三者的变化规律。结果: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瘤ER、PR及CEA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5、P<0.01),非典型增生与浸润性导管癌CE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25、P>0.1、P>05);各级非典型增生与Ⅰ、Ⅱ级导管癌之间ER、PR及CE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5、P>0.05)。表明非典型增生与导管瘤Ⅰ、Ⅱ级组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近似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zr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zrin的表达,所有实验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zrin异常阳性表达率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21.4%、25.0%、44.4%、70.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普通导管增生组(21.4%)与不典型增生组(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管内癌组(44.4%)与浸润性导管癌组(70.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增生组(23.1%)与乳腺癌组(64.6%)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同时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多,Ezrin异常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结论:Ezrin高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指标有关,提示检测Ezrin可作为判定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ERα和ERβ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ERα和ERβ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内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97例和癌旁组织6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Rα、EERβ的表达。结果ERα、ERβ均在细胞核内表达。癌旁组织内ERβ阳性表达率高于ERα(分别为91.8%和42.6%,P〈0.0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ERβ在癌旁组织、腋窝淋巴结阴性(阳性率为81.6%)和阳性(阳性率为50.8%),三组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ERβ在腋窝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ERα在三组内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Rβ,ERα均为细胞核受体。ERβ在癌旁和癌组织内广泛表达,且在癌旁组织内阳性表达率高于ERα,ERβ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因果关系;而ERα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8.
关健  陈杰  罗玉凤  曹金玲  高洁  赵和 《癌症进展》2009,7(6):629-634
目的检测Survivin(SVV)蛋白在乳腺腺病、乳腺管状腺瘤、乳腺癌组织(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和乳腺癌细胞系细胞中的表达,及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SVV的表达与肿瘤大小,Her-2、ER、PR、p53、及ki-67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的相关性,研究SVV在乳腺良性病变和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对鉴别诊断及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乳腺腺病、乳腺管状腺瘤各20例、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30例,5个乳腺癌细胞系。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VV、Her-2、ER、PR、053、及ki-67在组织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应用TUNEL原位凋亡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SVV在乳腺腺病、乳腺管状腺瘤、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的表达比例分别为7/20、6/20、20/30和24/30;其相应的高表达比例为3/20、1/20、14/30及16/30。与乳腺腺病、乳腺管状腺瘤组织相比,SVV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具有明显增强(P〈0.05)。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SVV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细胞凋亡以及Her-2、ER、PR、p53、及ki-67的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VV在乳腺导管内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对乳腺腺病、乳腺管状腺瘤与乳腺癌的鉴别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Rα/ERβ、TGFβ1蛋白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及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入院治疗的258例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n=61)、乳头状瘤(n=65)、乳腺原位癌(n=45)及乳腺浸润性癌(n=87)组织中ERα/β、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应用方差分析。结果ERα/ERβ的比值在正常乳腺组织(0.34)、乳头状瘤(0.43)、原位癌(0.68)及浸润性癌细胞(0.71)呈逐步上升的趋势。TGFβ1总体表达情况在乳头状瘤、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及浸润性癌强度分数高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与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Rα/ERp升高,提示ERβ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自我保护因素。TGF-β1蛋白表达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事件,如能在早期阶段对TGFβ1的表达进行干预,可能对乳腺癌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内癌围管性微血管密度与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围管性微血管密度(MVD)在预测乳腺导管内癌向浸润性癌转化中的价值.方法 62例乳腺癌(包括单纯导管内癌12例、伴浸润癌导管内癌13例和浸润性癌37例)进行CD34和F8免疫组化染色,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定量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同时,对微血管密度与导管内癌的组织病理特征及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非肿瘤区、单纯导管内癌、伴有浸润性癌的导管内癌及浸润性癌四组的CD34(+)MVD分别为79.45±45.23、158.39±57.24、82.83±37.27和101.81±46.08(个/mm2),四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单纯导管内癌CD34(+)MVD较非肿瘤区小叶、伴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增加.F8(+)MVD分别为108.81±49.94、33.45±17.79、76.92±25.14和66.01±32.09(个/mm2),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单纯导管内癌F8(+)MVD较非肿瘤区小叶、伴浸润癌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下降.CD34(+)MVD与导管内癌的核分级Ⅲ级、粉刺型及较高的Her-2和Ki-67的表达相关;但是,F8(+)MVD与导管内癌的核分级、组织类型及Her-2和Ki-67的表达无关.结论 CD34(+)MVD可以作为预测乳腺导管内癌向浸润癌转化的一项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1.
FLI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LIP基因(包括蛋白和mRNA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LI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FLIPL/S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平均染色积分为6.13±0.34,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平均染色积分为2.68±0.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LIPS、FLIPs mRNA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含量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阻断凋亡通路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β-连接素(α,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α,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37例(61.7%)α-catenin,42例(70%)β-catenln异常表达,28例(46.7%)cyclin D1过度表达。α,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显著相关性(P〉0.05);α,β-caten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表达率(85.7%、95%)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50%、58.3%)(P〈0.05)、(P〈0.01)。cyclin D1过度表达率与乳腺癌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β-catenin异位表达病例中,57.1%(24/42)的病例出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但β-catenin正常膜表达病例中,22.2%(4/18)的病例呈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 D1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n=0.321,P〈0.05)。结论 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激活cyclin D1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熏要作用。α,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但可能是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breast cancer 1 BRCA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泖1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3例乳腺腺病患者的石蜡标本BRCA1的表达。从病理科的档案提取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Her-2表达结果,分析BRCA1的表达和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BRCA1蛋白在IDC组织表达率56.7%(38/67),癌旁组织表达率80.0%(36/45),乳腺腺病组织表达率92.5%(49,53)。阳性细胞定位除细胞核外,也见于胞浆。ID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腺腺病组织比较,BRCA1阳性表达率均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RCAI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137,P〈0.05),与ER、PR、Her-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9,-0.250,-0.363,P〈0.05),与年龄、肿物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BRCA1蛋白可作为估计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中hMAM mRNA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7.3%。ER、PR阴性及弱阳性的患者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01,P〈0.05);骨髓hMAM mRNA表达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5,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骨髓hMAM阳性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机会高,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C—erbB-2、ER、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中的表达,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NED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根据CgA和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NED的病例35例(NED阳性组)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00例(NED阴性组),分析比较2组C—erbB-2、ER、PR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NED阳性组分别为62.86%(22/35)、88.57%(31/35)、82.86%(29/35);NED阴性组分别为92.00%(92/100)、71.00%(71/100)、65.00%(65/100),2组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转移:NED阳性组和NED阴性组分别为16例(45.71%)和40例(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NE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伴NED相比,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Rad1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90例浸润性乳腺癌、20例良性乳腺组织中hRad1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hRad17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良性乳腺组织中表达分别为62.2%、1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Rad17蛋白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Ki-67亦呈正相关(P〈0.05),与p53、ER、PR及C—erbB-2表达等无相关性。结论:hRad17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提示浸润性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可作为预测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65、β-catenin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65及β-catenin在不同病理阶段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乳腺囊性增生病2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上皮异型增生26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29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结果p65和β-catenin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病、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1.1%、42.3%、31.0%、48.3%和4.0%、3.7%、23.1%、72.4%、79.3%。两者在良性增生性疾病阶段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囊性增生病伴异型、乳腺导管癌阶段呈正相关(P〈0.05)。结论p65、β-catenin表达在乳腺增生性疾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和乳腺癌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组织磷酸化STAT3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性质、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l3-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5例和乳腺癌旁组织12例,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pSTAT3蛋白的检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pSTAT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6.7%),P〈0.01。pSTAT3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7.8%)比没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8.10A)明显升高,P〈0.05。pSTAT3在PR阳性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3%)比PR阴性的阳性表达率(37.5%)明显升高,P〈0.05。pSTAT3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ER和c-erbB-2的表达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pSTAT3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以及PR有关,提示STAT3基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如殳达匕调,增加孚嘣塘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361例乳腺癌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块,3~4μm厚切片。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98例,单纯癌66例,导管内癌20例,黏液腺癌6例,硬癌6例,乳头状癌2例,炎症样癌2例,分泌脂质性癌2例,腺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 C-erbB-2、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操作,DAB显色。结果判定:以细胞膜、细胞核着色为阳性反应。已知阳性片在每批免疫组化中作为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