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因素?方法 对1993 年至1995 年收治的113 例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肥厚的发生与就诊时间?胸水细胞数与蛋白含量及胸穿抽液是否及时有关, 与胸水量无关?结论 降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重要措施: 1 . 积极抗结核治疗及积极胸穿抽液, 2 . 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因素。方法 对1993年至1995年收治的113例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服厚的发生与就诊时间,胸水细胞数与蛋白含量及胸穿抽液是否及时有关,与胸水量无关。结论 降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的重要措施是:(1)积极抗结核治疗及积极胸穿抽液;(2)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室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胸穿抽液治疗的可行性。方法43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片或胸透检查及胸部B超定位后,在急诊室胸穿抽液治疗。术中、术后注意观察胸膜反应及创伤性气胸等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胸液吸收。经胸片检查,多次胸穿抽液9例出现明显胸膜增厚,余425例胸片检查未见明显胸膜增厚。创伤性气胸及胸膜反应占总病例的4.4%;经治疗转归良好。结论急诊室对未能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及早进行胸穿抽液,取得较满意疗效,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结核性胸膜炎较常见,常规胸穿抽液联合抗结核药化疗,部分患者会出现胸膜肥厚、粘连,形成胸液包裹。我科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并对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住我科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进行了置管持续引流与2001年至2004年132例常规穿刺抽液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发生胸腔积液包裹的病人明显减少,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福平注射液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胸膜形成胸膜肥厚,对心肺功能造成危害,胸穿抽液虽可以解除肺及心血管的受压,改善呼吸,但由于胸膜炎症的存在,胸穿抽液后胸水继续渗出。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注射液(商品名舒兰新,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无明显副作用。在胸腔积液消失率、胸水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胸膜肥厚粘连及胸腔感染等并发症亦均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张务敬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38-1138
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时,胸水吸收缓慢,易并发胸膜肥厚、粘连和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结论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和抽液后胸膜腔内注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脓胸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寻找结核性脓胸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在应用抗痨药物的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LOFX)脓腔冲洗、尿激酶胸腔内注入(IPUK)等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90%的结核性脓胸病人有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TEP)病史,早期因胸水较少未行胸穿抽液,或胸穿抽液后胸水已少未再抽液;均为局限性脓胸。结论结核性脓胸主要由于TEP早期未积极胸穿抽液,遗留部分胸水转变所致。除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外,局限性脓胸介入治疗效果优异,病人痛苦小,花费少,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岩  王申莲  姜云清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38-143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B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结果两组间在抽放胸液量、胸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胸腔穿刺留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静滴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静滴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引流组(53例)、抽液组(107例)及保守组(57例),对3组病人的引流,抽液的穿刺次数,持续时间,排出的胸液量及发生胸膜肥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引流组与抽液组相比,穿刺次数明显减少,排液持续时间长,首次引流胸液量大,且无并发症。遗留胸膜肥厚,引流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静滴式引流术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术及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科常见病,临床上常遇到胸穿抽液过程出现胸膜反应、复张后肺水肿、气胸等问题,且有些病人因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抽液,因胸水不能尽早尽快抽出,而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甚至脓胸等并发症,我们引入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液技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11.
徐麟  王惠  马楠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06-120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患者7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分为引流组(31例)和抽液组(47例),将2组病人的引流、抽液、胸水排净时间、排出胸水量和导致胸膜肥厚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引流组与抽液组对比,穿刺次数减少,排液持续时间长,引流胸液量大,胸液排净时间短,并发症少,造成胸膜肥厚明显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术。  相似文献   

12.
汪慧兰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57-105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为常规口服抗结核药物及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胸腔抽液后注入异烟肼0.2 g,地塞米松5 mg。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胸水吸收及胸膜肥厚粘连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P〈0.05);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9.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0.6%)(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快速消除胸水及减轻胸膜的肥厚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胸膜炎以往多主张反复间断抽放胸液,而治疗后的并发症--胸膜肥厚的发生率较高.我科在化疗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彻底抽放胸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滴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静滴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引流组(53例)、抽液组(107例)及保守组(57例),对3组病人的引流、抽液的穿刺次数、持续时间、排出的胸液量及发生胸膜肥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引流组与抽液组相比,穿刺次数明显减少,排液持续时间长,首次引流胸液量大,且无并发症。遗留胸膜肥厚,引流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 静滴式引流术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术及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B组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C组单纯胸穿抽液;化疗方案等其它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A组在胸水消失时间、排液总量、胸膜厚度、肺功能FEV1%和FVC%改善方面均优于B组或C组。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积液引流彻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显著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洪苑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816-181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引流组和抽液组的穿刺次数,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时间及发生胸膜肥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流组与抽液组相比较,穿刺次数减少,胸液引流量多,胸液消失时间快,并发症少,发生胸膜肥厚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优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粘连肥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对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粘连、肥厚的影响。方法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注药组(20例)和非注药组(20例),注药组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3~5万u 生理盐水20ml),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注药组抽液次数、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非注药组相比(P值<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能有效降低胸膜粘连、肥厚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常见病,约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54.8%,其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胸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一般可确诊。但是由于愈后会有相当一部分遗留胸膜肥厚及粘连而影响鬯活质量。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间对46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以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胸膜肥厚及粘连的影响,以期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230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并资料完整的230例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例中青年占大多数(占86.1%)且大多数具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230例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尽早胸穿抽液,治愈88例(占38.3%),胸膜增厚97例(占42.2%),包裹45例(占19.5%),其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结论 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为其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67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结合口服激素及反复胸腔抽液进行治疗。结果胸穿抽液采取常规方法24例,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者43例;胸腔积液59例在1月内吸收;12例出现胸膜增厚。结论2HRPE/4HR短程化疗方案,联合口服激素及积极胸腔抽液治疗疗效较好,采用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较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