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绝经后肾虚妇女骨密度的变化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邹淑凤,李秀娟,张家冰嫩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李光我们根据中医肾主骨,主生长发育,主冲任二脉,主月经等理论,测量了121例绝经后肾虚妇女的骨密度,并与未绝经健康妇女进行比较,发现绝经后肾虚妇女骨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环。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绝经妇女中,17例治疗前成功取环,6例经倍美力治疗取环成功。结论绝经后妇女使用倍美力,能使取环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绝经妇女与绝经后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LCT)的意义。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门诊LCT检测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测,绝经后妇女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阴性者予以局部雌激素治疗后1个月复取LCT。结果:绝经后妇女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阳性率为3.70%,而未绝经妇女为15.7%。绝经后妇女未明确诊断意义的腺上皮细胞(AGCUS)阳性率为33.3%,而未绝经妇女为57.1%。绝经后妇女低度鳞状上皮内痛变(LSIL)阳性率为30.7%,而未绝经妇女为41.7%。绝经后妇女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率为100%,而未绝经妇女为100%。结论:绝经期妇女ASCUS者与未绝经期ASCUS患者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阴道镜检测阴性绝经期患者经过给予局部雌激素治疗后复查LCT约89%恢复正常。而LSIL、AGCUS两者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阳性率相对均较高,应予以重视。而HSIL两者阳性率均高,无显著差异,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宫内节育器(IUD)具长效、安全、简单、易行的特点,但绝经后的妇女取器困难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取出IUD的最佳时间是绝经半年后,有些绝经妇女因各种原因超过了这一时机,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及宫颈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组织变硬,洋陛变差,致使取器困难以至失败。造成一定成度的生理损伤及心理负担。近年来对符合条件的绝经妇女采取口服复方炔诺酮的方法改善生殖器官条件,减少了取器者的痛苦,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3(12):M003-M003
绝经后雌激素(E)缺乏可以引起一系列疾病。国外对激素替代治疗(HRT)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近年也逐渐重视。目前HRT不仅用于有症状妇女的治疗,而且更广泛地用于无症状的绝经妇女,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研究显示,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是绝经前的4倍,无论是手术或自然绝经,  相似文献   

6.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 vice,IUD)是女性最常用的避孕措施之一。而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成为临床上棘手问题。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下降,宫腔及宫颈管狭窄,组织变硬,弹性差,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地萎缩,造成取器困难或失败,有研究主张取器时间应在绝经后1年内。  相似文献   

7.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避孕环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避孕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绝经半年以上妇女给予口服尼尔雌醇4mg后取避孕环。结果口服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避孕环器60例中,59例均顺利取出。结论服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具有操作简单、顺从性好、成功率高、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补肾对绝经前期妇女泌乳素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210029)许爱兰[关键词]绝经前期,月经周期,泌乳素,补肾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是妇女更年期的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虽仍有月经来潮,但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并出现促卵...  相似文献   

9.
“绝经前后诸证”在西医常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这些证候往往三三两两,参差出现,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危害了其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的生理转折期,本有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之机,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月经停止来潮,称绝经。有些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而引起的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为方便学习,自编要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少部分妇女长时间带器,一直到绝经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到门诊要求取器。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宫颈及子宫萎缩,给取器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对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30h后再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证实,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率迅速增加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减少所引起。为探讨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我们对80例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雌激素和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情志不宁等症状,亦称“经断前后诸证”,亦即西医所谓的“绝经综合征”。围绕绝经前后出现的证侯轻重不一,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数月,长者可以迁延数年,甚至可以影响生活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本文是笔者在跟随导师张庆文教授学习期间关于导师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经验总结,现将导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绝经妇女与绝经后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LCT)的意义.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门诊LCT检测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测,绝经后妇女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阴性者予以局部雌激素治疗后1个月复取LCT.结果:绝经后妇女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阳性率为3.70%,而未绝经妇女为15.7%.绝经后妇女未明确诊断意义的腺上皮细胞(AGCUS)阳性率为33.3%,而未绝经妇女为57.1%.绝经后妇女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为30.7%,而未绝经妇女为41.7%.绝经后妇女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率为100%,而未绝经妇女为100%.结论:绝经期妇女ASCUS者与未绝经期ASCUS患者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阴道镜检测阴性绝经期患者经过给予局部雌激素治疗后复查LCT约89%恢复正常.而LSIL、AGCUS两者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阳性率相对均较高,应予以重视.而HSIL两者阳性率均高,无显著差异,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赵艳 《光明中医》2008,23(11):1865-1866,F000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年轻妇女如因病卵巢受损丧失功能,或因手术切除,或因药物影响卵巢功能后,同样可以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传统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根据其精神神经症状,也有人认为可归属脏躁范畴。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有生育能力与性生活正常阶段,逐步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度时期。绝经是每个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围绕绝经前后这段时期,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很多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轰热、汗出、心悸、心烦、头晕、失眠、疲惫乏力,精神萎靡,浮肿等等,这种为围绝经期综合症,中医则称绝经前后诸症。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生理性绝经1a以上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病症之一,也是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患恶性肿瘤的一个危险信号。现将2004年1月一2006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自然绝经还是人工绝经,都会影响妇女的脂质代谢,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可升高,因而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绝经前后脂质和脂蛋白含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如下:(1)胆固醇。绝经前与男性相近,绝经后胆固醇显著增高,超过男性。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汝专 《广西中医药》2001,24(3):185-186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1941年Forbes等[1]首次提出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20.
从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眭承志  周军 《中医药学刊》2005,23(1):92-93,173
既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多从“虚损”角度,以补肾健脾为主,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从‘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一假说进行理论推断,重点阐述绝经后妇女的生理变化与血瘀的相关性。绝经后妇女的脏腑病机特点和血瘀的关系,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进行推论,同时论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证”形成特点与雌激素的关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意义。以“血瘀”立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和治则,另辟途径,目的在于开拓新的思路.以丰富祖国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进而为今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