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这类疾病先后采用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有减少胃酸刺激,保护溃疡面的抗酸剂和减少胃肌痉挛的解痉剂以及目前人们所说的具有抗溃疡因子的维生素——u均由于对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三种药物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溃疡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消化道溃疡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疾病谱发生着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逐渐上升。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一定益处。因此,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mg)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尤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更加强调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氟吡格雷)。但在抗血小板的同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消化道黏膜产生损伤,导致消化道溃疡的形成和出血,严重时甚至致死。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阿司匹林相关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血风险。本文以我院诊治的阿司匹林相关消化道出血病例为侧,讨论阿司匹林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其发病原因与胃蛋白酶、胃酸等损伤因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关系密切。消化道溃疡出血是消化道溃疡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且再出血率高,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十分重要,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8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因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而致消化道出血的9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而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无痛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为62.24%、24.49%,显著高于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及其它临床表现(P0.05);研究组年龄为(67.46±7.22)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吸烟史、高血压史、消化道疾病史高于对照组(P0.05),PLT、Cr、Hb异常及Hp感染高于对照组(P0.05),而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低于对照组(P0.01);因严重消化道出血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患者4例,死亡率为4.08%。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以无痛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为主,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高龄、吸烟史、Hp(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疾病史、高血压疾病史、PLT(血小板)异常、Cr(肌酐)异常、Hb(血红蛋白)异常,而离子泵阻断剂(PPI)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道溃疡出血是常见的与胃酸相关的疾病之一,迅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道溃疡出血、促进溃疡面愈合的关键.有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都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对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24 h pH值的影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镜下应用氩离子凝同术(APC)治疗消化道疾病所出现的并发症。方法收集经内镜氩束凝治疗的各种消化道疾病共142例,出现各种并发症11例。其中痉挛性胃痛6例,粘膜下气肿2例,溃疡样病变2例,消化道穿孔1例。结果11例并发症占全部病例7.7%;痉挛性胃痛占4.2%,粘膜下气肿1.4%,溃疡样病变占1.4%,消化道穿孔占0.7%。结论氩离子凝同术治疗消化道相关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临床治疗效果佳,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双抗治疗新发脑梗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方法 回顾分析1例患者因口服双抗药物导致直肠多发溃疡引发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 在抑酸、抗炎、止血、康复新液灌肠、调脂稳斑、对症支持治疗下,患者直肠多发溃疡治愈,后期随访过程中无呕血和黑便的发生。结论 对于长期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医生应予以告知药物有致使结直肠溃疡的发生风险,严重者可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要求医者有未病先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消化道溃疡痊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84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消化道溃疡痊愈情况,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疾病复发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以及宣教干预可促进消化道溃疡患者更好地痊愈,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患者对其评价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全球广泛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流行率较高。不少临床病例表明幽门螺杆菌和消化道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转移至其与非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免疫效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瘤等。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杆菌与两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潘子盈 《当代医学》2007,(10):138-139
早在1932年Cushing[1]首先报道了颅内疾病、创伤或手术后均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962年Schiff[2]证实丘脑下部损伤后消化道发生溃疡而建立了神经系统疾病与消化道溃疡间的联系.1973年Tcuis[2]等提出该疾病称为神经源性溃疡,目前将这种由于严重应激所致的消化道并发症称之为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的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征兆,应用泰胃美针剂治疗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33例AGML,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潘子盈 《当代医学》2007,(19):138-139
早在1932年Cushing[1]首先报道了颅内疾病、创伤或手术后均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962年Schiff[2]证实丘脑下部损伤后消化道发生溃疡而建立了神经系统疾病与消化道溃疡间的联系.1973年Tcuis[2]等提出该疾病称为神经源性溃疡,目前将这种由于严重应激所致的消化道并发症称之为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的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征兆,应用泰胃美针剂治疗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33例AGML,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方法收集老年心脑血管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23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呕血症状,胃镜检查22例,示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溃疡型胃癌2例,萎缩性胃炎5例,胃黏膜广泛糜烂2例。经予对症治疗,好转22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本院小儿烧伤后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16例病人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感染及休克是诱发小儿烧伤后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烧伤后并发急性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比例较成人高,感染及休克是主要诱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对于既往有胃肠疾病的人来说,症状加重或又有黑便或呕血时,自己或家人会想到是老毛病又犯了。若是过去很少有胃肠不适的人突然便血或呕血,就应该注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出血。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下列几种: 在紧急症胃镜未广泛应用之前,十二指肠溃疡一直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如果溃疡病未被及时治疗,溃疡就会侵蚀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一般来说,溃疡病病人出血多半发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或者与过度疲劳、饮食失调有关。这种病人往往有明确的溃疡  相似文献   

17.
张兵萍  马敏 《吉林医学》2012,33(35):7689-7690
目的:观察分析奥美拉唑和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道溃疡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道溃疡效果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18.
地骨皮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barbarumL.的干燥根皮,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能。现发现市场有将萝■科植物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的根皮伪充地骨应使用的。两者外观性状十分接近,不易区别,鹅绒藤为民间草药,其白色乳汁外用治疗寻常性疣[1]。为鉴别二者,我们对地骨皮和鹅绒藤根皮进行了生药比较研究。1药材性状比较鹅绒藤根皮呈卷筒状或半卷筒状,长1~4cm,皮厚l~3mm。外表面呈浅黄棕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有的可见细纵皱纹.…  相似文献   

19.
秦炜炜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16-117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消化道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系统比较其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治愈率及幽门螺旋杆菌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显著、疗程短、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最佳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开明 《河北医学》1998,4(12):39-40
消化道溃疡文献概报道有45~90%发生消化道出血现象,这样轻则引起病人贫血、体弱、抵抗力下降,重则危及生命安全。为此我们把临床中常见到的部分疾病并发上消化道溃疡之间的机理做一简把阐述。1颅脑疾患和严仁大面积烧伤约可并发上消化道溃疡。本类疾患所共发的上消化道溃疡临床上统称为“应激性溃疡”。当颅脑各部位发生损伤、脑溢血、脑瘤等均可引起体内胃酸增多,“无酸无溃疡”这是医学界所公认的。胃酸增多对留粘膜的侵蚀,损害使胃粘膜防御能力低下继而产生糜烂、溃疡。胃酸增多其机理:颅脑疾患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均可使颅内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