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撕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现我院剖官产率较前明显增高,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我科2003年7—12月应用10%葡萄糖酸钙术前10min静脉缓推以增加子宫收缩力,防治产后出血,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5%,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三分之二。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子宫收缩的效果决定于四个基本条件:①促使子宫收缩物质的数量和质量(如催产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②宫缩的能量来源(如ATP、肌糖原)。③刺激宫缩的因素。④传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任何影响子宫收缩四个基本条件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生理性结扎功能被削弱,宫腔大面积的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有效关闭,导致产后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3.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50%-51.6%。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应用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以增强子宫收缩,防治产后出血,收到显著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37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37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妇产科(518104)朱小宁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1],居我国孕产妇死亡顺位的首位,以广大农村更为多见,根据我院观察产后出血原因中,仍以宫缩乏力性出血为主,现就这一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在产后出血常见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病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将卡孕栓(PGF2α)用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以为日后对产后出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4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子宫收缩乏力,9例患者为胎盘因素,5例患者为软产道裂伤,2例患者为凝血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可采用子宫按摩、注射催产素、修补软产道、宫腔填塞、手术等多种方法。结论:产后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需要医生对患者提高注意,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大出血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加深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的认识,从而能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处理这类问题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大出血病例22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产后42天随访记录,以阐述其发病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结果:22例患者均表现为子宫体收缩良好而子宫下段收缩乏力、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多发生在异常产程后,普通缩宫剂使用无效,通过持续按压子宫下段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22例患者除1例继发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失血性休克切除子宫外其余保留子宫,无继发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正常哺乳,产后42天复查子宫复旧良好。结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往往发生在产后数小时内,而且出血量大、凶猛、可短时间内致休克,如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可危及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15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的B-Lynch缝线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产妇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后止血均有效,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术中平均出血量2150±34.25(ml)、止血时间13±2.58(min)、术后2h阴道流血量123.34±25.62(ml)、术后24h阴道流血量290.36±26.37(ml)。住院期间产妇无异常症状体征,住院时间7~9天,恢复良好。结论: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产科出血、减少产科出血死亡是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改良B-Lynch缝合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子宫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的B—Lynch缝线术治疗。结果1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均发生在剖宫产术中,例1、例2为瘢痕子宫;例3为瘢痕子宫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例4、例5为双胎;例6、例7为巨大儿;例8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例9、例10为胎盘粘连植入,经过按摩压迫子宫、药物治疗等无效;均采用改良的B—Lynch缝线术行子宫缝扎后出血即止,预后良好。结论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产科出血、减少产科出血死亡是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子宫缝合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产后出血(primary 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是指分娩中和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过多,仍然是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原发性产后出血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其中有原发或继发的,这里主要指原发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有胎盘滞留或异常粘附等;凝血异常,可以是母体自身存在疾病或继发者,例如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还有子宫内翻等。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现在妇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边远落后地区,孕妇产后出血引起的死亡占到50%以上。胎儿娩出后24h(注:h为小时缩写)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称产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据临床观察,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者也可视为产后出血,因为2h的出血量能占产后24h内累计出血量的75%。而影响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与局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对孕产妇的细心观察,及时做好预防与治疗准备工作,只有足够的准备才能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欣母沛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对36例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患者给予欣母沛,而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多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研究进一步对比两组的出血量后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出血量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欣母沛可以有效的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性而导致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处理不当常导致难治性产后出血,甚至导致围产期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及时查找病因,联合处置,准确有效遏制病情发展,避免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严重产后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15年间北京妇产医院产科4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9例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病例中,胎盘因素(48.97%)占首位,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28.57%)。出血量在1700~8000ml,平均(4176±1691)ml。49例患者均输血治疗,输血量400~4800ml。49例患者皆存活,围生儿死亡2例(3.64%)。结论对于产科出血,在使用各种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欣母沛是近年临床应用于治疗子宫收缩的一种新型制剂。该药具有强烈子宫收缩的作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01月至2010年01月临床采用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共50例(缩宫素,欣母沛各25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8年01月至2010年0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相似文献   

17.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类。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护理观察尤为重要,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将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简易而高效的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向产妇阴道内置入卡孕栓,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中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官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其中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且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h内,为减少产后出血,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促子宫收缩并对208例孕妇进行了观察。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胎盘剥离面出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严重危及产妇生命[1]。过去,宫腔填塞方法治疗产后出血多用长纱条填塞或自制水囊压迫止血,技巧要求较高,操作时间较长,达不到迅速控制出血的应急目的[2]。本研究通过应用宫腔压迫装置取得了良效,旨在为临床寻求更为快速、简便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