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7,(2):103-105
目的评估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ose continuous Post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o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4-06—2016-06间新生儿科收治的15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79例与对照组80例。研究组患儿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患儿临床应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儿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动脉血气指标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感染、气道损伤、气压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经鼻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有效避免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传统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RDS病人,随机分为NIPPV组(35例)和NCPAP组(30例),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予NIPPV或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孕周、RD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IPPV成功率为91.42%(32/35),NCPAP成功率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RDS疗效较传统NCPAP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H值和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以及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医学》2017,(8):741-743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双向压力触发(Biphasic tr)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NICU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临床资料,将双水平压力触发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通气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SN患儿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 Sur E)治疗失败率、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常规氧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In Sur E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 Sur E治疗失败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常规氧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hasic tr与NCPAP在RDSN患儿的应用可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RDSN患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敏  王玲莉  郑凤 《安徽医学》2017,38(8):1045-1048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在NCPAP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应用气管插管复苏囊注入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依据接受治疗时间不同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早期亚组(出生8h内)和晚期亚组(出生8~12h).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NCPAP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亚组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改善情况均优于晚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可显著提高早产儿RDS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RDS患儿按简单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独应用NCPAP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病死率、机械通气应用率、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RDS,能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IPPV组)和对照组(NCPAP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和并发症(气胸、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患者P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治疗后12 h试验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暴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气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较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氧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8.
甘方  谢财华 《当代医学》2021,27(30):92-94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发划分为研究组(n=41,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n=41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相关血气指标(Pa CO2、Pa O2和p H值)的变化情况、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 CO2、Pa O2和p H值均无太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血气改善效果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氧疗时间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较对照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和12.20%,前者较低,但两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缩减治疗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加快患儿恢复,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NRDS 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予新型NCPAP治疗设为研究组,41例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OI)及p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氧疗、机械通气、开奶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RDS予以NCPAP治疗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开奶及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可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降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瑞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下降50%以上时间及胸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指标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巴胺、酚妥拉明、重组干扰素α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多巴胺、酚妥拉明、重组干扰素α联合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NCPA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aO2、PaO2/FiO2、p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PaO2/FiO2、p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及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8、sVCAM-1及尿LTE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酚妥拉明、重组干扰素α联合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霉素栓联合阿奇霉素片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N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66例NG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9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栓联合阿奇霉素对NGC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疗效、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DNF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NSE水平,其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片联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肤舒止痒膏联合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儿童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肤舒止痒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采取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缺氧症状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缺氧症状评分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 d后,研究组缺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缺氧症状评分和hs-CRP水平的效果优于雾化吸入等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CV)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C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特比萘芬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灼痛、外阴瘙痒、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特比萘芬治疗CV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李华 《当代医学》2022,28(6):55-57
目的 研究电针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4、8周,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联方案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Hp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方案联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Hp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降低Hp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四联方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