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蜈蚣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作为中药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蜈蚣的加工炮制主要可分为加辅料和不加辅料两类,为减弱其毒性多炙焙后应用,常采用烘焙法。蜈蚣主要化学成分为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多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酶、糖类、脂肪酸等。蜈蚣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和通络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顽痹和顽固性头痛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具有抗肿瘤、抗惊厥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通过归纳和探讨蜈蚣的炮制方法及作用、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蜈蚣加工炮制的研究,为其更好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已有几千年历史,具有熄风镇惊、散结通络、攻毒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风湿经络痹阻疼痛、肿瘤、皮肤病等,疗效颇佳。考证中药蜈蚣的别称、基源、产地、捕捉期、炮制等本草特征,以及深入挖掘古今文献中蜈蚣功效应用,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有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克岩胶囊主要是由全蝎、蜈蚣、黄芪、穿山甲、威灵仙等中药经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络、祛瘀软坚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该制剂经我院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全蝎、蜈蚣、黄芪、穿山甲和威灵仙是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应用显微镜鉴别法  相似文献   

4.
蜈蚣在外治法中的应用四川省重庆第二卫生学校(632260)周天寒,候素娥关键词蜈蚣,外治法,综述蜈蚣为蜈蚣科昆虫棘巨蜈蚣的干燥全体。其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解毒散结,熄风止痉,通络镇痛功效。近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止痉、镇静、降压、抗肿...  相似文献   

5.
动物药整理研究——乌梢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喆  胡丽娜  李娜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82-984
乌梢蛇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中以其特有的功效一直沿用至今,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等功效。根据其传统功效,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症的治疗。可见研究乌梢蛇的传统药用规律是指导现代临床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蜈蚣的抗肿瘤作用多应用其通络散结,以毒攻毒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蜈蚣体内含有毒成分,毒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其可引起多种毒副作用,包括肝肾毒性作用、溶血作用、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蜈蚣的抗肿瘤作用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蜈蚣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蜈蚣临床应用举隅孙亦强沈阳市皇姑区卫生事业管理局(沈阳110032)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onsL.Koch)的干燥全体。其性温,味辛,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膳养生治病应用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此而来的中医药膳之需求大大增加。然而药膳具有药物的性能与功效,与一般的膳食不同,施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此,笔者试对其主要的应用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钩藤蜈蚣解痉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东世 《陕西中医》2001,22(8):472-472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钩藤蜈蚣解痉汤(钩藤、蜈蚣、全蝎、僵蚕、菊花、菖蒲、川芎、柴胡 )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32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4%。提示 :本方具有清肝泻火、熄风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12)
通过文献检索,查阅、整理有关宽筋藤的本草记载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宽筋藤之名始见于《生草药性备要》,其后多部岭南药学本草都有记载,但其基原品种尚不确定,有防己科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或石松科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铺地蜈蚣Lycopodium cerunum L.等多种来源的可能。直至1959年出版的《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才首次以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正品明确收载。传统中医药以其藤茎部分入药,主要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民族医药则以其藤茎、叶、根入药,除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外,还有补虚、调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蝎蜈蚣在痹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蝎蜈蚣通过配伍应用,可适用于痹病各阶段、各证型的治疗,疗效独特,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二药的功效、配伍及相关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其应用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蜈蚣味辛性温,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笔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蜈蚣治疗鸡眼,疗效可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墨江蜈蚣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墨江蜈蚣产于云南省墨江县,是近年发现的蜈蚣新品种,其药用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墨江蜈蚣的临床疗效同湖北的少棘巨蜈蚣基本相同,性辛温,有小毒,具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结  相似文献   

14.
蜈蚣咸、辛,温,有毒,入肝、脾经,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研究证实,蜈蚣含蜈蚣毒(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酷胺酸、蚁酸及胆甾醇等,有对抗惊厥、抑制多种皮肤真菌及结核杆菌、抗肿瘤等作用。蜈蚣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举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药鲜品与干品功效明显不同,鲜品保持了药品的全部活性成分,故一般而言其药效应强于干品。药物经过炮制,干品药与鲜品药成分变化和功效上有质的不同。本文主要概括了中医鲜药应用历史及炮制、鲜药的临床应用、鲜药的传统用法、鲜药的保鲜和储藏法、发展前景及展望以唤起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鲜药应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祛瘀宁痛贴是笔者总结前人临床工作经验,发掘、整理民间验方,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一种中药外治制剂,主要由三七、延胡、血竭、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等功效。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药理学依据,本文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和镇痛作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动物药整理研究——刺猬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猬皮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等功效,在《本草纲目》、《圣惠方》等古籍巨著中均有记载。研究刺猬皮的传统药用规律是指导现代临床用药的依据。两汉以来的医学古籍中的记载和报道了刺猬皮的主要功用及配伍规律等内容,刺猬皮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为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胜 《光明中医》2012,(10):2124-2125
蜈蚣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味辛,性微温,有小毒,人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功效与蜈蚣相同。临床上蜈蚣、全蝎常配成药对,相须而用,可攻坚克难,功效卓著。可作汤剂、散剂、丸剂和酒剂使用。入药时不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提脓祛腐为主要功效的外用方剂的用药特点。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与中医外科学有关的专著,收集以"提脓祛腐"为主要功效的外用方剂,统计药物的组成及分类,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共收集79首具有明确提脓祛腐功效的外用方剂,其中古方33首,近代方46首;含有矿物药的方剂64首(81.0%),不含矿物药的方剂15首(19.0%)。升丹、雄黄、轻粉、牛黄、白芷、麝香等10余味中药出现频率较高。结论矿物药在以提脓祛腐为主要功效的外用方剂中占比较高,作用独特;不含矿物药的方剂,其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蚀肤祛腐功效,其中牛黄、麝香、蜈蚣、全蝎等动物类药物起主要作用,植物类药物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全虫。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临床用量不宜过大。笔者临床喜用蜈蚣治疗各种痛症,常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