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冠心病伴抑郁和/或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冠心病伴抑郁和/或焦虑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疗程8周,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氟西汀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和74.4%(P<0.05),氟西汀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8.56和4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2和58.84(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和/或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患者,除了积极地抗心绞痛治疗,心理疏导外,还应该给予如氟西汀等抗抑郁和/或焦虑药物的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宁邦彦  李天津  杨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406-3407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于F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HAMD抑郁量表、HAMA焦虑量表对176例FD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将筛选出的90例FD同时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心理千预和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精神量表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FD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积分、HAMD、HA- MA评分均值;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组下降更为显著,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常规改善胃动力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必要时辅以抗焦虑抑郁剂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程小剂量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合并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胃病专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FD,合并抑郁状态的未经抗抑郁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Ⅰ组予奥氮平1.25mg qn×2周、氟西汀20mg qd×4周加常规治疗,Ⅱ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进行症状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结果Ⅰ组和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65.6%,Ⅰ组疗效明显高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能快速改善合并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腹痛、腹胀及焦虑抑郁症状,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阿普唑仑和氟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并探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在治疗FGID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阿普唑仑和氟西汀治疗323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0.9%和55.6%(P=0.552),均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2.4%(P<0.001);便秘主导型IBS消化道症状有效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0);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FD和腹泻主导型IBS原有精神异常患者和无精神异常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8.3%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7),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氟西汀组优于阿普唑仑组(P<0.001).结论阿普唑仑和氟西汀均能改善FGID的消化道症状,疗效与症状类别有关,与目前是否存在精神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程小剂量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合并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胃病专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FD,合并抑郁状态的未经抗抑郁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Ⅰ组予奥氮平1.25mg qn&#215;2周、氟西汀20mg qd&#215;4周加常规治疗,Ⅱ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进行症状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结果Ⅰ组和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65.6%,Ⅰ组疗效明显高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能快速改善合并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腹痛、腹胀及焦虑抑郁症状,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阿普唑仑和氟西汀治疗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阿普唑仑和氟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并探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在治疗FGID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阿普唑仑和氟西汀治疗323例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0. 9 %和55. 6 % (P=0. 552),均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2. 4 % (P<0. 001);便秘主导型IBS消化道症状有效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90);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FD和腹泻主导型IBS原有精神异常患者和无精神异常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8. 3 %和50. 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28);阿普唑仑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67),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氟西汀组优于阿普唑仑组(P<0. 001)。结论阿普唑仑和氟西汀均能改善FGID的消化道症状,疗效与症状类别有关,与目前是否存在精神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选择伴焦虑、抑郁症状的FD住院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0.6g,每天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253~10.382,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132~9.560,P<0.05)。结论天麻素对FD病人的焦虑、抑郁精神心理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RFD)的效果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将35例RFD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氟西汀与奥氮平,对照组加用多虑平,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行HAMD和HAMA量表、症状评分、身体质量监测及综合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有抑郁焦虑者27例(77.1%)、单纯抑郁3例(8.6%)、单纯焦虑5例(14.3%)。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0.6%;观察组身体质量有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D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适用于心理障碍的FD,尤其对症治疗无效的FD患者。  相似文献   

9.
贾红云 《当代医学》2013,(26):55-56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就诊并诊断为消化性功能不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比利和氟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A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SDS、SA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氟西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盐酸氟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联合促胃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氟西汀组:采用西沙必利+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者腹胀、上腹部不适、早饱、烧灼感、食欲不振、嗳气等6种主要症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氟西汀组积分较对照组下降得更低(P<0.01);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3.7%和60.5%,对照组的分别为62.8%和34.9%,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是一个理想的FD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和多虑平治疗糖尿病伴情绪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伴抑郁、焦虑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05例伴抑郁、焦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多虑平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同时加用氟西汀每日1次,每次10 mg,口服;多虑平组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同时加用多虑平片,每日中、晚各服25 mg,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应用抗抑郁剂,疗程4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症状及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评价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氟西汀组和多虑平组SDS、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PG、HbAI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较多虑平组SAS、SDS评分降低更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FPG、2hPG、HbAIC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FPG、2hPG、HbAI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多虑平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助于控制血糖,氟西汀较多虑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抗焦虑抑郁药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晓远  高秀林 《北京医学》2007,29(7):424-426
目的 观察抗焦虑抑郁药及心理疏导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择46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对照组.黛力新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加用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每日晨1片,辅以心理疏导,疗程4周;对照组仅用多潘立酮.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黛力新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为43.70%,有显著性差异(P<0.01);黛力新组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黛力新组两种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加用抗焦虑抑郁药治疗及心理疏导,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多潘立酮者;FD发病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调查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进行焦虑与抑郁调查 ,探讨精神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86例FD患者评定 ,并与我国常模对照。结果 FD患者中 2 6.3 %有焦虑情绪 ,3 1.7%有抑郁情绪 ,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 ,消化不良程度与焦虑、抑郁分数成正相关 ,中青年组焦虑、抑郁分数较老年组高。结论 FD的发生与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有关 ,支持FD是一种心身疾病的观点。提示在FD的治疗上 ,应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多方面作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与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人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心理放松、行为、生活技能等干预内容与措施.结果 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前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健康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对研究组24例FD患者和对照组24例健康人进行测评,比较其评分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三种量表(HAMA、HAMD、SCL-90)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D患者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状态较差,应对其进行积极地干预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3例FD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单一莫沙必利(对照组,25例)和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研究组,28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HRS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RSD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60.7%(17/28),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57.1%).结论 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FD患者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筛选出有精神心理障碍的FD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氟西汀20 mg,早、晚各服一次,西沙比利10 mg,3次/d,共4周。对照组:西沙比利10 mg,3次/d,共4周。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不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结论用氟西汀、西沙比利治疗FD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特点,易于被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的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4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西汀与西沙必利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盐酸氟西汀控制维持期强迫症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维持期强迫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SDS评分外,其他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氟西汀控制维持期强迫症患者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负性效果情绪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加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疗程4周。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观察半年与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和5.65,P<0.05)。结论对FD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