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实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1],病人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就诊的确切时间,届时只要按照约定的时间点提前30 分钟到门诊相应的分诊台确认候诊即可;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十分便捷,大大缩短了候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我院每天门诊量约7 千人次,笔者结合医院近年来对专家预约挂号的推广实施情况,认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是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就诊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实践,证明分时段预约挂号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诊采用“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的效果以及对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佛山市某大型三甲医院为开展地点,于2022年2月开始实施门诊“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在实施“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后,于现场抽样1055例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患者在实施“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前后的诊疗等候时间和投诉率。结果 “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有效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取药时间,检验、检查时间,减少患者投诉,服务职能整合,行政MDT成效显著。结论 “一站式”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系统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增强了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行动自觉,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构建积极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病人满意度,在门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章爱芬 《医疗装备》2014,(10):66-67
1门诊服务流程的现状调查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门诊流程一直沿袭着这样的循环模式[1]:"患者→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缴费→侯检→检查→再就诊→再缴费→取药→治疗→离院"。流程的各个环节均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而这种传统就诊模式因为每个环节都需排队,存在着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4.
患方想法 人生了病就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可看病挂号、候诊、拿药等,每一样都需要我们等很长时间,而真的轮到我们看病时,医生几分钟就看完了。看了病,若需要做检查,各种检查都需要预约,有时,一个检查可能预约在10天后.甚至半个月后。检查完,拿报告还需要等。拿到报告,再去医生那里,还需要重新挂号,再次等待就诊。整个过程,真是劳心劳力至极。  相似文献   

5.
[尾形] 诚宏:病院45(9):770,1986(日) 1.缩短候诊时间现在来门诊初诊的患者不需要预约。每日初诊与预约病人就诊,往往造成相对集中的情况。因此,要努力解决多数诊疗科超过预约门诊的问题;有计划进行复诊和增诊,尽量缩短候诊时间。  相似文献   

6.
方便门诊患者就医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到医院就诊全过程包括挂号、候诊、就诊、交费、检查、取药及治疗。目前的门诊就诊过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 ,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 ,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各个环节 ,从而带给患者许多不便[1] 。1 门诊拥挤原因①由于患者来诊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意向 ,因此就诊时间多集中于上午 8时至 11时 ,出现门诊高峰现象[2 ] 。②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 ,与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医院的就诊流程安排不尽合理有关。约一半以上患者提出 :“①到哪里挂号 ?②到哪去就诊 ?③到哪里做检查 ?”等之类的问题 ,这说明“现代门诊”…  相似文献   

7.
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门诊服务流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门诊流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自然过程,门诊病人仍要排4次队(挂号、候诊、付费、取药),付3次费(挂号费、药费、辅助检查费)。据调查,一个流程下来,病人平均在门诊停留1~2h,除去医生直接诊察10~15min,其他时间均耗在非医疗时间上。这种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的就诊程序,让患者自己去亲历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相似文献   

8.
各地     
正北京公布新版家庭医生服务方案近日,北京市公布新版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新增完善就诊预约、医患一对一接诊等内容。方案首次提出了定向分诊的概念,即居民按照预约时间前来就诊时,将被分诊至签约医生处候诊,便于提供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方案完善了家庭医生式服务流程,要求各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就诊预约,减少居民候诊时间,增强社区卫生人员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引导诊前服务,充分利用候诊时间,引导居民进行健  相似文献   

9.
医院的生存意义在于为病患者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只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才能吸引新患者、维持旧患者,并建立良好的声誉。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需要得到挂号、诊治、交费、检查、取药等环节的服务,其中检查环节是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医生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因此多数患者在医生确诊之前需要做各种检查,如化验、放射、CT、彩超、B超、心电图等。所以,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患者的就诊效率。  相似文献   

10.
预约挂号失约的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约门诊,也称预约挂号,是指门诊病人提前一段时间预约某日、某时到某医生处看病。预约门诊不但可缩短候诊就诊时间,还能改善门诊秩序,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最大效应〔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门诊预约病人、失约病人。预约及失约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2003年11  相似文献   

11.
加强门诊服务窗口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各服务窗口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其门诊人员形象及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门诊服务窗口涉及面广,每个病人来到医院后首先要排队、挂号、候诊、就诊、划价、缴费、检查、取药等,这些服务流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门诊服务质量和医院声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健康卡在优化门诊流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门诊患者通过健康卡进行预约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报告、胶片等操作.结果 患者挂号、候诊、缴费、等候检查和取药时间缩短(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健康卡”可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上海某综合性医院门诊数据,建立该院心血管内科普通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时不同叫号规则下候诊排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队列的特点.方法 通过HIS系统提取心血管内科某月普通门诊相关数据确定排队模型参数,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制定混合队列和分立队列两种候诊叫号方案,观察分析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内不同预约数量时各类型患者的候诊时间变化.结果 以周一上午为例,在两种不同的候诊叫号规则、不同出诊医生数量、单位时段不同预约数量等情况下,模拟预约就诊患者和非预约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论 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可以有效缩短各类患者的候诊时间;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候诊排队方案;仿真模型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建立银行与医院联网的医院预约挂号与付费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医院与银行之间的联网,实现病人在银行与医院付费联网的统一。病人用"医通卡"实现自助预约挂号、化验、检查、取药刷卡交费等,减少多次排队,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方便病人就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两种挂号方法候诊时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预约挂号是否降低患者的等候时间;方法:本次调查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个科室的826名门诊患者,统计其候诊时间;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药房各窗口调查了99位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和期望候诊时间。结果:预约挂号者的侯诊中位数是34分钟,非预约挂号者是47分钟,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心理候诊时间无差异,但期望候诊时间有差异。结论:预约挂号是缩短候诊时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确地宣传预约挂号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路   总被引:85,自引:18,他引:67  
门诊流程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 ,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整个过程。优化门诊流程旨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 ,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 ,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 ,以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一、门诊流程现状医院中典型的门诊流程如图 1所示 :挂号候诊就诊交费检查取药治疗图 1 现行的门诊流程示意图目前的门诊流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自然过程 ,这种自然流程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 ,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 ,从而带给患者许多不便 ,也使医院某些工作处于无计划状…  相似文献   

17.
浅谈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矛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智 《工企医刊》2003,16(2):92-92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的整个过程。优化门诊流程旨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以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医院门诊不同时间段各服务环节病人流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病人的诊疗过程包括了挂号、交费、检查、治疗、取药等诸多服务环节。保证每一服务环节优质、高效的运行,是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门诊不同时间段各服务环节病人流量测定,以期找出病人流量特点,为门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门诊是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病人数量大,常见疾病多。因此,加强门诊管理,千方百计提高门诊医疗质量,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非常必要的。一、如何提高门诊医疗质量 (一)首先应组织好病人就诊工作。病人挂号后,至各科候诊室候诊。护士做好就诊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检诊需用的医疗器械,测体温、体重、血压及填写某些必要的常规化验单(医师签名后送检)。医师应详细讯问并研究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X线及其他检查等,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作出初步诊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级医院门诊预约现状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把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写入了城市发展规划.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反映依然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说.老百姓的抱怨来自于对门诊候诊时间长、收费等待时间长和检验、检查等候时间长及医生接诊时间短的不满。本市一项调查显示.挂号后只有15-26%的患者在10分钟内可以就诊.61.10%的患者在30分钟内可以就诊:而专家门诊的平均候诊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看病时间过于集中.医院资源在一定时段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