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之一,发生率为10%~15%[1],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先兆流产是指孕28周前,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多呈暗红色,继而出现下腹胀痛或腰部坠痛,经治疗后出血减少或消失,可继续妊娠;若腹痛加剧,流血量增多则发展为难免流产[2].发生于孕3个月前为早期先兆流产,约占80%[1].多年来,我们在门诊以中医药辩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先兆流产的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252例先兆流产妇女的妊娠结局,通过病史询问和理化检查获得并登记影响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结果20.23%先兆流产的患者最终发生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率为27.78%。在不良妊娠结局组巾,高龄妊娠、低收入、污染接触职业、早期阴道流血、阴道多量流血、宫内大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流产史、夫妻关系不和、吸烟、酗酒、吸毒、流产家族史和配偶冶游史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妊娠、低收入、宫内大血肿及早期阴道流血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早期阴道流血OR值为2.542,P〈0.01,其次,宫内大血肿OR值为2.37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妊娠和低收入的OR值分别为1.764和1.930,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早期阴道流血、宫内大血肿是不良妊娠结局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妊娠与低收入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230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进行横断面研究,均进行保胎治疗,并判定妊娠结局,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30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45例,发生率为19.57%(45/230);两组年龄、孕周、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人工流产史、早产史、孕期吸烟史、孕期饮酒史、合并阴道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失败组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9000 mU/mL占比均高于继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hCG<9000 mU/mL均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高龄孕妇保胎治疗后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黄体功能不全、有自然流产史、有宫内大血肿、β...  相似文献   

4.
王佩珍 《当代医学》2013,(34):58-58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年龄、职业、收入、阴道出血量、宫内血肿、孕产次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25.83%,高龄孕妇、从事化学剂毒物事业、收入底下、阴道大量出血及宫内大血肿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良好妊娠结局(P<0.05)。结论孕妇年龄、职业、收入、阴道出血量及宫内是否有大血肿等因素与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相关,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流血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1].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在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安进  张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52-2053
高龄经产妇系年龄超过35岁的经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妊娠病理也随之增加,孕妇早产率明显上升,合并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比例也显著增加[1].本文通过对高龄经产妇的观察分析,探讨妊娠围产结局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郑佳 《医学争鸣》2007,28(12):F0003-F0003
0引言 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高龄患者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据POCD国际性多中心(ISPOCD)报道70岁以上行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术后1 wk POCD的发生率为25.8%[2].我们观察分析高龄患者全麻术后POC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对指导围术期POCD的临床护理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5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0.5%~1%,占妊娠的0.3%~0.5%[1].由于晚婚、高龄分娩妇女增多,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院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直径4~10cm子宫肌瘤剔除术75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婉利  姜家英 《海南医学》2022,33(4):459-463
目的 研究滋肾养胎方辅治对妊娠早期肾虚型高龄先兆流产孕妇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虚型高龄先兆流产孕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孕妇给予肌注黄体酮治疗,B组孕妇在A组基础上联合滋肾养胎方治疗,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的...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妊娠前已发生糖尿病,继而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症状,而到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GDM是糖尿病病因分类中,一个独立的类型[1].80%以上的糖尿病孕妇是GDM,只有不到20%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在世界各国,GDM的发生率报道为1%~14%.我国GDM的发生率为1%~5%,并且近些年产生了明显增高的趋势[2].  相似文献   

11.
孕产妇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国内报道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是2.6%[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发生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龄孕产妇(>35岁)、多胎妊娠,多次剖宫产、肥胖、妊娠合并症、长期卧床保胎者、产后出血其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2-3倍.  相似文献   

12.
<正>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随之可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的疾病。若发生在12周前为早期先兆流产;发生在12周后至28周前为晚期先兆流产[1]。约31%的妊娠妇女发生先兆流产,近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0%~15%的先兆流产会发展为自然流产,其中80%发生在早期先兆流产[2],此时期是保胎的关键,如果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可提高保胎成功率[1]。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敏 《广西医学》2006,28(1):95-95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腹腔镜可准确诊断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应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法[2].2004年7月至9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7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桂青 《华夏医学》2007,20(3):523-52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045%,在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中占6.1%[1].  相似文献   

15.
宫颈妊娠即指受精卵种植在宫颈管内,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并在该处生长发育.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发病率很低,但又是很危险的妊娠类型.宫颈妊娠占妊娠数的1:2 500~1:18000,占异位妊娠数的1:100~1:50[1],占足月活产数的1:1 000~1:50 000[2].宫颈妊娠不及时诊断,延误到妊娠8~10周,可以发生大量阴道出血,或是当误诊为一般先兆流产或不可避免流产而行刮宫术时,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有时迫不得已而须将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6.
兰惠英 《广西医学》2007,29(6):937-939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者,均属高危妊娠,其发生率为1%~6.6%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早期先兆流产妇女的妊娠结局,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妊娠结局组的高龄妊娠、污染接触职业、低收入、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比例明显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进入回归方程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是早期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先兆流产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69例先兆流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跟踪调查,分析其妊娠结局及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这69例先兆流产产妇中,有30例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43.48%),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包括在孕早期发生阴道流血、发生产前阴道大出血、患有子宫疾病、有家族流产史、高龄妊娠等。结论:为了维护胎儿的健康,降低流产率,妊娠期女性应积极防治妇科疾病,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及生活环境,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应在发生先兆流产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OM).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即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行孕期检查的患者3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先兆流产诊断与纳入标准者做为先兆流产组(210例),其余正常妊娠者设为正常妊娠组(162例)。两组患者均分别在5、7、9、11周孕检时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德国西门子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按照仪器操作流程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激素(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监测。结果两组孕妇妊娠5、7、9、11周血清P、β-HCG、E2水平比较,先兆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P、β-HCG、E2在妊娠早期的浓度,可及早发现妊娠黄体分泌不足,减少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同时根据各指标水平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对妊娠结局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激素原因引起流产的发生率,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