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预防压疮手册在骨科预防压疮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患者往往因疼痛或翻身活动时疼痛加剧多采取被动体位,而家属担心在翻身活动时增加患者的痛苦也拒绝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一些医务人员也担心患者疼痛加剧及惧怕患者翻身时因疼痛的呼喊声而未能给患者及时翻身,致使患者骨折肢体或其它受压部位易发生压疮.由于不属于病情不允许翻身而致的压疮,称之为非难免性压疮.既往预防压疮的方法主要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评估能力及预防措施为主,缺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压疮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没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不能配合护理人员做好压疮预防及主动预防压疮.因此,针对这些原因笔者充分发挥护士教育者角色作用,设计了预防压疮手册用于预防压疮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传授压疮相关防护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预防压疮护理工作,达到提高患者及家属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方法的目的.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消除压疮的外在原因,找出压疮的危险因素,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翻身,控制局部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结果: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欧文娟 《中外医疗》2009,28(11):91-9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它大多数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过去很长时间,临床科护士多采用翻身减压的常规方法,但大多数患者依然会出现压红、水泡,甚至皮肤溃烂,给患者、护士都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我科自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应用气垫床结合赛肤润外用预防压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组织坏死而引起的皮肤溃疡.重症神经外科病人常有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不起,不能自行翻身,因此压疮的发生率高,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发生压疮会增加护士工作量,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1]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制动患者在治疗期问使用了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进行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昏迷患者压疮预防中使用自制纱布巾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的纱布巾置于局部受压好发压疮部位并减少部分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翻身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发生Ⅰ期压疮1例,未发生Ⅱ期及以上压疮.结论 在昏迷患者压疮预防中加用自制纱布巾,可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不需每日常规按摩受压部位,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可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周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181-2183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护士预防压疮水平,及时进行糖尿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多方面实施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结果180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压疮高危因素、危害性、心理支持、营养护理、血糖控制、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及翻身技巧、功能锻炼、大小便管理等)了解165例(91.67%)、积极配合护理工作168例(93.33%)、发生压疮2例(均为难免压疮)(1.1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178例(98.89%)。结论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属自身的保健能力,配合护士工作,减少压疮发生,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压疮的治疗护理在当今的护理工作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是对于多发性损伤的重伤员的护理更是难上加难。患者既有较多的医疗限制,再加上机体多处受伤疼痛,很难接受翻身或变换体位这一预防及治疗压疮的重要措施。因此,我科对汶川地震采取了适合每一个伤员的具体措施。该批伤员在我科住院期间无压疮加重和院内压疮发生。现该批伤员除3人转我院康复科继续康复外,其余29人康复出院。通过总结这段时间压疮护理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冬娣 《中外医疗》2012,31(36):174-174
目的探讨不同翻身护理法预防偏瘫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2例住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采用仰卧和健侧卧交替翻身法,对照组182例患者采用左右侧卧位翻身法,比较两组翻身护理所需的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翻身护理时间及压疮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和健侧卧交替翻身法节省了护理操作时间,并且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清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76-4477
髋部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术后康复治疗,疗程均较长,易发生压疮。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如护理不当极易导致,严重者可致死亡。骨科髋部骨折进行牵引治疗的患者发生压疮时难以护理,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由于老年人好静,疼痛及牵引的体位不适宜翻身,患者处于被迫体位;同时,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导致感觉迟钝。因此,在牵引过程中,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患者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0.
苏树娟  李晓娟 《广东医学》2012,33(2):295-296
目的减少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加强宣教压疮危害的预防方法、合理使用气垫床、指导患者自行翻转身体,抬高臀部以减轻皮肤受压、按压疮分期做好带入压疮的护理。结果 49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无发生院内压疮,患者乐意接受上述方法的护理。结论加强情感支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计划、系统地指导患者自行变动体位,使患者避免因护理人员给予被动翻身带来的疼痛,提高躯体移动能力,护患关系融洽,大大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申瑾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80-580
目的探讨翻身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评估后应用翻身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翻身卡的200例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对可能发生压疮(评估后)的患者应推广使用翻身卡。  相似文献   

12.
黄美秋 《吉林医学》2010,31(23):3967-3968
目前国内常用来预防压疮的方法是翻身、按摩受压部位。而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局部剧烈疼痛不配合翻身和持续皮肤牵引不便翻身而使受压部位容易发生压疮,这给预防压疮带来很大困难。我科通过采用护理系统结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预防压疮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半髋置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压疮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定时翻身护理。详细记录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翻身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唐晓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52-1553
目的:分析压疮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压疮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42例压疮患者经相应治疗与护理后总治愈率为95.24%,住院平均时间为(8.4±2.5)d。结论压疮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皮肤清洁、定时翻身、疮面护理、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结合常规护理在降低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2011年骨科治疗患者中存在压疮高危性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病情、护理部位、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基本相同,可进行对比。患者在住院日期或床位安排上相互错开,防止因处理方法不同,造成患者疑惑,进而不配合护理工作,影响治疗效果。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骶尾部、脚跟部等压疮好发部位进行定时翻身、按摩皮肤和记录皮肤情况,治疗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于相同好发部位并结合上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至患者出现压疮或压疮风险降低到低风险为实验结束。计算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结合常规护理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的管理重在预防,预防压疮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外科尤其是骨科颈椎骨折患者不需手术而采用保守治疗需行颅骨牵引者,由于其特殊体位要求难以翻身已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自2008年至今,均采用自制空心垫圈预防压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压疮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压疮的患者67例(135处压疮)按不同分期进行治疗和护理,根据压疮愈合情况分析和归纳出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时期的病情给予相对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135处压疮治愈129例,好转6例。结论:对压疮患者进行清洁护理、定期翻身、注意患者心理调护,是压疮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杨丹丹  王俊荣 《吉林医学》2013,(26):5516-5517
目的:为晚期肿瘤患者寻找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护理和治疗压疮的方法。方法:对30例晚期肿瘤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擦浴、加用气垫床、加强营养以及消毒、消炎药定期涂擦创面等方法,进行压疮的防治和护理工作。结果:除院外压疮2例治疗痊愈外,其余均未发生压疮。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护理,不但能减少压疮的发生,消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创伤性疾病,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因头部受伤过重,意识障碍,同时部分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生活不能自理,且病程较长,若皮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压疮,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加重了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做好压疮高危因素的评估,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压疮的预防至关重要.Braden评分法是目前国内用来预测压疮发生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越高.  相似文献   

20.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骨盆骨折由于病情需要,患者必须平卧硬板床,不能随意翻身及更换体位,且卧床时间长,骶尾部易发生压疮,因此,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预防是骨科护理中的难题,本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基础上应用水垫减压预防骨盆骨折压疮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