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操作对肠腔脱落肿瘤细胞的影响,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腔内肿瘤细胞脱落的差异。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将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手术肠腔灌洗液标本肿瘤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送检结果中,阳性标本28例,阴性标本32例。其中腹腔镜组阳性标本9例,阳性率30.0%;开腹组阳性标本19例,阳性率63.3%,总阳性率46.7%。数据经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无瘤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强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离断远端肠管前,须先行有效肠腔灌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肠癌切除后肠吻合前进行肠腔灌洗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期间连续56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的病例在切除原发灶、行远端封闭吻合前行生理盐水远端肠腔灌洗,收集灌洗前、后2份标本分别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灌洗前收集液中观察到肿瘤细胞或核异形细胞者7例,中性粒细胞者24例,上皮细胞者4例;灌洗后所有患者的收集液中均未观察到肿瘤细胞(P〈0.05),19例仍有少许中性粒细胞或上皮细胞。结论低位直肠癌远端肠腔有可能存在脱落的肿瘤细胞。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吻合前行远端肠腔灌洗的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显著减少或清除肠腔内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可避免此类原因所致的局部肿瘤复发,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78例。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症、手术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及肿瘤TNM分期、分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检验。结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78例,其中发生肠梗阻41例,肠梗阻发生率为6.05%(41/678)。TNM分期为N2期、既往史有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前合并肠梗阻、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直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危险因素的预防,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原发部位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分析其对术后总体远处转移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生远处转移46例,发生率为19.49%。肿瘤原发部位、肿瘤TNM分期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肿瘤TN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率依次呈递增趋势。在肝转移率方面,直肠癌高于右半结肠癌(P0.05),与左半结肠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转移率方面,直肠癌高于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均P0.05)。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的腹膜转移、骨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肿瘤原发部位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总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其中直肠癌术后总体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左半结肠癌其次,故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以降低远处转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难点.影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较多,但主要有肿瘤远切缘、环周切缘肿瘤浸润程度、直肠系膜切除范围,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肿瘤TNM分期,手术方式选择等.重视手术操作规范,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确保远近切缘及环周切缘阴性,坚持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给予新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疗效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症、术者手术经验、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肿瘤位置及TNM分期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术前合并症、术者手术经验、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发症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性别、术前合并症、术者手术经验、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应尤其注意伴有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患者,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中腹腔內肿瘤细胞脱落的差异,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腹腔脱落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6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进腹后和关腹前分别注入500 ml生理盐水灌洗腹腔.对比分析两种术式腹腔灌洗液标本肿瘤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及腹腔灌洗液...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术中全结肠灌洗后Ⅰ期肿瘤根治切除肠吻合术治疗结直肠癌并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肠梗阻患者分3组,术中结肠灌洗组:急诊手术,实施术中全结肠灌洗后Ⅰ期根治术;常规处理组: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解除后实施根治术;分期手术组:保守治疗未能解除梗阻患者,行肿瘤根治,一期肠造瘘,二期肠吻合。对比3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结肠灌洗组的手术时间较术前结肠灌洗组和造瘘组分别延长(P<0.05),并发症发生总次数较多但没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在手术失血量、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急诊行术中全结肠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是可行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病例,应结合术前术中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5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其临床资料,观察术后低血钾症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术前血钾浓度、手术方式以及术中输血量患者的术后低血钾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钾浓度、手术方式以及术中输血量是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低钾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前血钾浓度、手术方式以及术中输血量是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低钾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1992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102例,行各式保肛术38例,Mile术64例,分析术后复发与临床病理、盆腔解剖特点及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6.47%(27/102).局部复发与肿瘤病理类型(P=0.000)、肿瘤临床分期(P=0.000)显著相关,与手术方式(P>0.05)无相关性.结论 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影响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遵循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施行各式保肛术不会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