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纪庆超 《工企医刊》1997,10(1):42-42
CT扫描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是平扫和造影剂增强扫描两种。平扫就是不用注射造影剂的扫描。而增强扫描必须注射造影剂,而且给药的特点是剂量大、浓度高和注射速度快,因此,易于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致死。我们医院CT增强扫描,常规使用国产60%泛影葡胺60~80ml,一次注入静脉,儿童酌减。经过对300例病人CT增强扫描观察,总反应率仅为1%,且无重度过敏反应及死亡病例,低于国内外报道。现就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万光艺  施健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1):122-12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跟踪技术(Bolus Tracking)对造影剂推注速度和剂量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应用以及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螺旋CT、造影剂跟踪技术及高压注射器,对300例患者进行螺旋增强扫描,对扫描器官强化效果,注射速度及患者的状况作综合分析。结果(1)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好的成人,选择较高的注射速度,为2.5ml/s~3.0ml/s,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2)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一般者,选择中等的注射速度,为1.5ml/s~2.0ml/s,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3)体质状况及血管条件差者,应选择较低的注射速度,为1.0ml/s~1.5ml/s,可以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4)血管条件极差可采用深静脉插管法,可以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5)小儿宜选择手推,不推荐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结论充分利用造影剂跟踪技术在螺旋增强扫描中的优势获取高质量的强化CT图像,对进一步提高医生诊断正确率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将146例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通道注射造影剂的方式进行注射,评估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渗漏情况。结果:146例患者经过CT增强扫描后,发生外渗7例(4.79%),患者均为中量外渗,经处理以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造影剂渗漏预防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帮助患者安全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4.
造影剂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有些CT平扫不易辨认境界不清的病变.通过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造影剂也称团注静脉注射.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及范围。既往护士只能使用50ml注射器.进行人工推注。推注的时间长.无法达到对病变不同时期的动态观察。我院2002—2004年对348例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电脑控制推注的时间.根据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病变任意调节推注的速度.在注射的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了诊断率。现将应用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选择、速度设定及检查时的护理经验等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艳红 《健康必读》2006,5(6):70-7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了病情的诊断,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留置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6.
祝艳梅 《医疗装备》2010,23(9):46-46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使用和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的不断开发应用,CT检查对造影剂输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其压力大,速度快,最大输注压力为250Psi,最快的注药速度为9.9mL/s,为使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不但要有熟练的穿刺技术,还要选择更适合高压注射的静脉套管针。增强CT是通过静脉注射显影剂,  相似文献   

7.
CT检查一般被分为平扫、增强扫描以及血管造影等.其中的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对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的扫描,进而由于造影剂造成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密度差显示病患的病变位置.同时由于C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CT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发生造影剂的渗漏.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凡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对病患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就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段时间内抽取的680名CT增强扫描的病患,对其渗漏进行分析,并对预防管理的措施进行改进,其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压注射器对64例患者注射造影剂,并进行心理疏导、护理、造影剂护理,病情检测控制等临床护理.结果 64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有56例增强扫描效果甚佳,6例增强扫描效果一般,2例效果差;全部患者都没有中度或者重度不良反应,4例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F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增强扫描已成为常用技术。CT增强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由于非离子型价格昂贵、来源有限,故只能选择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目前常用60%-70%泛影葡胺,因其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即使存注射碘造影剂前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入地塞米松预防CT增强扫描副反应的意义。方法:采用加地塞米松组与未加地塞米松组对比,对520例增强扫描病例进行各种副反应的分组对照及各年龄的不同反应率的分析,结果: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地塞米松的259例患者出现副反应的19例,占该组7.3%;离子型造影剂中未加地塞米松的261例患者出现副反应的20例,占该组的7.7%;两组均显示20例以上,60岁以上副以应较其他年龄组高,结论:CT增强扫描中采用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地塞米松注射不参明显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静脉快速注射碘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技术,可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多数患者检查前易出现自疑、恐惧等心理变化,因此通过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副作用的护理干预和处理方法的探讨,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确保增强扫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大剂量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以加大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明确诊断。由于患者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存在紧张和惧怕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应用及总结出现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的增强效果与不良反应症状.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导致患者的过敏反应要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施行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减轻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的扫描技术及参数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动脉血管CTA患者的影像,对所有患者的扫描参数进行总结归纳.结果:95%患者的CTA图像均明确显示责任血管,且血管内造影剂充盈良好,5%造影剂充盈不充分或造影剂显示过亮,影响诊断.结论: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是提高图像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大剂量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以加大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明确诊断.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的导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当患者躁动或变换体位时,套管针不易滑脱和损伤血管.本文就我科2010年采用静脉留置针对比头皮钢针辅助CT增强扫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浅谈增强CT扫描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强CT是经静脉给与水溶性碘造影剂,使病变组织X线吸收率增高,加大了正常与病变组织间灰阶的差别,从而提高了病变的显示率,通过临床已经证明,增强CT扫描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而CT造影增强中的护理工作是增强扫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作为目前主要的影像诊断设备之一,CT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的诊疗工作中.与普通X线检查相比,CT检查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力,还可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更有助于发现细微病变,提高对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准确度 [1-2].但因日常使用频繁,故障率较高.现将我院Philips Ingenuity FLEX CT扫描床日常使...  相似文献   

18.
CT增强扫描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在30s内快速注入造影剂,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的目的。造影的成功也取决于良好的护理配合,其中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确保扫描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注入造影剂采用的是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大量造影剂要在短时间内注入,对静脉穿刺的要求很高,如果穿刺不当就会导致造影剂外渗,增强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进行CT增强扫描201例,发生外渗6起,其中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发生静脉外渗5例,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静脉外渗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螺旋CT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体尾部癌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例胰腺体尾癌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智能跟踪,观察增强各期病变强化情况及邻近周围血管关系.结果 肿瘤在胰腺期明显优于门脉期,胰周血管在胰腺期显示清晰.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胰腺体尾部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增强CT是经周围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剂后,再扫描的方法,较常应用.但造影剂常产生不良反应,特别是离子型造影剂其不良反应较多,故在注射造影剂前采用预防性给药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