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建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24-2927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大鼠人参石斛冲剂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以确定受试物作用靶器官和无毒反应剂量。方法将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高、中、低3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 000、500、250 mg·kg1连续灌胃给予26周,给药期间进行一般状态观察,给药结束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等,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中、高剂量组雌鼠子宫卵巢脏器重量及系数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子宫呈分泌期变化的动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高,其余未见与用药相关的变化。结论人参石斛冲剂长期连续灌胃给予大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长期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圣母乳宝口服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 取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3组,高剂量组给药200ml/kg/d、低 剂量组给药20ml/kg/d和空白组给水20ml/kg/d,均连续给药21天。作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主要脏器作肉眼及组织学检查。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剂量组引起大鼠的血清TP、GLU降低,未上起其它明显毒性反应,停药两周后TP、GLU与空白组比较无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大鼠一个月灌胃给药方法,对茯苓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茯苓低剂量组(3.33g生药/kg)、茯苓高剂量组(6.67 g生药/kg).大鼠自由摄食,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在第30天测定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及病理学组织的检查.结果 茯苓提取物各剂量组喂养大鼠30天后,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该茯苓提取物在实验设定剂量下对大鼠无潜在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染毒反复束缚对大鼠生长的影响。方法 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束缚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束缚组大鼠模拟经皮染毒试验每天束缚固定6 h,连续91 d,对照组不作上述处理。观察两组大鼠临床症状、体重和摄食量变化,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和尿液生化检测,并作大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广义估计方程统计结果显示,无论雌雄大鼠,体重变化组别和试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束缚组雄性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雄性大鼠体重从试验第4周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组别与试验时间间出现交互作用(P0.05);雌性大鼠从试验第8周开始,组别与试验时间间出现交互作用(P0.05)。束缚组雌性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容积比(HCT)和雄性大鼠RBC和HG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生物学意义;两组间其他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染毒反复束缚影响大鼠体重的增长,且雄性大鼠的敏感性高于雌性大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转FBP7-iaaM基因棉籽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FBP7-iaaM基因棉籽3个剂量(1.25%,2.5%,5%)组,非FB P7-iaaM基因棉籽3个剂量(1.25%,2.5%,5%)组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90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重、进食量、血液学、血生化、脏器系数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正常,血液学和血生化个别指标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并无生物学意义.转基因棉籽组及亲本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该FBP7-iaaM基因棉籽对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喂饲转HJC-1和G6-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大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将140只健康6~8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饲养对照组和低(17.5%)、中(35%)、高(70%)剂量转基因大米组及低(17.5%)、中(35%)、高(70%)剂量亲本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饲喂方式染毒,连续饲养90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体重、进食量;在实验中期(第45天)和实验结束时(第90天)检测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均呈增长趋势,转基因组、亲本对照组与饲养对照组每周体重及体重总增重、每周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中、末期的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各主要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均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未发现喂饲转HJC-1和G6-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大米对大鼠具有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乐胶囊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剂量.方法 甘乐胶囊20.4、40.8、81.6 g/ks(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5、30、60倍),连续给药6个月,观察对大鼠体重、心电图、血液细胞学、肝肾功能、系统尸解和脏器系数、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灌胃给药6个月小、中、大剂量组与对照组体重增长率分别为433.6%、407.8%、398.7%和414.4%,各剂量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见大剂量组(临床剂量60倍)肝功能指标ALT、AST明显降低(P<0.05、P<0.05)、TP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动物肝、肾脏器系数增大(P<0.05、P<0.05).给药6个月其他检查:心电图、血液细胞学、肾功能、系统尸解和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甘乐胶囊40.8 g/kg(相当于临床剂量30倍)以下剂量180 d灌胃大鼠无明显毒性反应,提示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但需注意在给药剂量较大时(临床剂量60倍)重点观察肝、肾方面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锁阳水提物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 15193.13—2015)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锁阳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83、5.66、8.49 g/kg)。大鼠经口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90 d,灌胃容量13 mL/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检测指标包括大鼠的一般临床症状、体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期间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锁阳水提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剂量组动物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检查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虽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均在实验室正常范围内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无毒理学意义;雄鼠中、高剂量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鼠中剂量组睾丸脏器系数,高剂量组脾脏器系数、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结论本次试验条件下,锁阳水提物使雄鼠中、高剂量组血浆PT明显增高,使雄鼠中、高剂量组睾丸脏器系数以及高剂量组附睾脏器系数明显增加,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2.83 g/kg,最小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5.66 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新型除草剂仲丁灵原药的毒性及其亚慢性毒性的阈作用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并为长期毒性试验提供充分的毒理学资料。方法按照GB19570-1995的要求进行。每日经口灌胃染毒1次,连续90d。对照组给予等量2%吐温水溶液。每周用电子称称量大鼠体重。试验前及90d后进行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尿液及病理学检查。各项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各染毒组大鼠体重、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尿液检查各项指标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少数肝细胞浊肿,部分汇管区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睾丸组织结构正常,部分曲细精管明显变薄,管腔增大,各级精母细胞数量变少,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数量级减少。结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肝组织及睾丸组织出现病理组织学改变,低剂量对大鼠未产生比较明显的毒性作用。初步确定大鼠90d亚慢性经口最大阈剂量雌、雄大鼠均为625.0ms/ks,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大鼠均为312.5mg/kg。  相似文献   

10.
SD大鼠30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D大鼠30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方法收集本实验室用于30d喂养试验的SD大鼠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无显著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白蛋白、血糖及总胆固醇含量和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除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P=0.076)批间无差异外,其余各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分性别不同批次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液学生化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脏器系数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可以合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转bar基因耐草胺膦油菜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将14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常规基础饲料)组和低(2.5%)、中(5.0%)、高剂量(10.0%)转基因组及低(2.5%)、中(5.0%)、高剂量(10.0%)亲本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喂饲方式进行染毒,连续喂饲90 d.观察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各主要脏器重量及其系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正常,血液学和血生化个别指标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并无生物学意义.各剂量组大鼠心、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睾丸的湿重及其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转bar基因耐草胺膦油菜90d喂养未对大鼠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聚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按照《化学品测试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将健康SPF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0.625、2.5、6.25、12.5g/kg三聚氰胺染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连续喂饲染毒90d。取出脏器进行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对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查。结果在实验周期中,各组大鼠未见死亡,也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各组大鼠体重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5g/kg组雄性大鼠肾湿重及肾脏脏器系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mg/kg组雌性大鼠肾湿重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常规指标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5g/kg组大鼠BUN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g/kg组雄性大鼠CRE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检查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5g/kg组大鼠潜血阳性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12.5g/kg组大鼠尿钙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g/kg组肾脏包膜完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瘢痕,肾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坏死,被结缔组织替代;膀胱腔内有结晶样物质沉积;肾脏组织中病变部位CystatinC表达较弱。其余各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肾脏是三聚氰胺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亚慢性染毒可导致严重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30天喂养试验研究田七银杏叶胶囊对大鼠的短期毒性,以期获取田七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制剂的食用安全性资料。方法 取大鼠80只,雌雄各半,设2500、1250、625mg/kg.bw3个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动物。采用灌胃法给予受试物(每100g体重1ml),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每周称体重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受试物量,自由进食和饮水,连续30天。第31天处死动物,进行血液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检测及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样品田七银杏叶胶囊对大鼠的体重、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有不良影响,各脏器病理切片也未见异常。结论 该样品在该剂量范围内,未见对动物有短期毒性作用,但对其提取物配伍作为药品或保健食品,食用安全性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含咖啡因保健食品30天喂养实验对SD大鼠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喂饲1.64、3.28和6.57 g/kg·BW成品配制饲料;高剂量减咖啡因实验组(减咖啡因组)喂饲6.48 g/kg·BW减咖啡因成品配制饲料;阴性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均喂饲30 d后,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测定脏器绝对重量,计算脏体比,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雄性大鼠的第4周体重、体重增重、总食物利用率、第4周周食物利用率、肾重和实验末空腹体重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上述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除雄性高剂量组外的组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组织学病变。结论含咖啡因保健食品30天喂养实验显示,低、中剂量组和减咖啡因组大鼠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喂饲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转基因玉米3个剂量组(12.5%,25.0%,50.0%),亲本玉米3个剂量组(12.5%,25.0%,50.0%)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90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重、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长正常,血液学和血生化个别指标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并无生物学意义。转基因玉米剂量组大鼠脏器系数与对应亲本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现有试验结果不能证实该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对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rhLF)食用安全性和铁营养。方法 100只SPF级断乳SD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5组:普通饲料对照组,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100、200 g/kg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100、200 g/kg组。对照组喂饲AIN-93啮齿类实验动物纯合饲料,bLF和rhLF组分别用受试物蛋白部分或全部替代配方中原有酪蛋白成分,其他成分保持不变,配制成动物喂饲饲料,大鼠自由进食饮水,观察28天。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安全性指标(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脏器系数)和铁营养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受体)。结果 200 g/kg bLF组和200 g/kg rhLF组雌雄动物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 g/kg和200 g/kg rhLF组大鼠血液学、血生化、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未观察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bLF组和rhLF组血清铁水平和运铁蛋白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对照组均出现一定程度增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28天试验同剂量的rhLF对大鼠安全性指标和铁营养改善作用与bLF比较无生物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医院制剂"降粘胶囊"进行长期毒性实验,以评价其长期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给药组灌胃降粘胶囊浸膏水溶液,空白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90 d,观察空白组与给药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各器官组织脏器指数、病理切片及血液学各项指标、血液生化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连续给药90 d及停药15 d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增加,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大鼠活动正常,皮毛、眼、耳、口、鼻分泌物及粪便性状未见异常变化;给药组各脏器指数、血液学各指标、血液生化学各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切片:空白组与给药各组各器官组织形态正常,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连续3个月灌胃降粘胶囊,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降粘胶囊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经口暴露铜绿对大鼠健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铜绿染毒剂量分别为0、7.3、24.4和73.2mg/kg。每周大鼠经口灌胃染毒6天,第7天称重,连续13周,记录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13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取脑、心、肝、肾、胃和脾等脏器称重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测定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大鼠的行为活动、摄食饮水、粪便尿液、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动物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大鼠肝脏、脑、心脏SOD活力增加,心脏GSH-Px活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胃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一定的暴露剂量下,铜绿可明显增加大鼠体重,提高大鼠肝、心和脑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但是过量的铜绿会对胃组织产生一定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栀子复方中药制剂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g/kgbw某栀子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观察各组大鼠饮食、体重、血液学指标和主要脏器变化,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高剂量组大鼠活动减少,尿液颜色浓黄偏绿,其他大鼠未见异常,实验期内无大鼠死亡。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重、总食物利用率和实验期末空腹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酐、肝体比、肾体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体解剖发现高剂量组大鼠肝、肾颜色灰暗偏绿;镜下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色素沉积、空泡变性,胆管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色素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结论在4.0 g/kgbw剂量作用下,某栀子复方中药制剂对大鼠有肝、肾毒性;2.0 g/kgbw剂量虽未见有害作用,但此剂量小于人可能摄入量100倍的限值,食用安全性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红龙"火龙果对SD大鼠30 d喂养的生长影响。方法根据实验动物体重,将8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实验设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火龙果剂量分别为:7.5、10.0、15.0 g/kg bw。各剂量组每天灌胃不同浓度的火龙果果浆,阴性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试验期间每周称量进食量和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试验结束时,股静脉取血进行动物的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称量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周期内各试验组动物生长良好,体重逐周增长正常,未见明显中毒体征,动物无死亡。试验结束时各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范围,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动物的主要脏器重量、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紫红龙"火龙果对SD大鼠生长期内的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