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每名患者各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并按照不同时间送检,观察并分析标本溶血、血液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的不同影响。结果:采血部位、是否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规范采血过程有利于保证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因素可能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搜集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诊断的48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3个方面分析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对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与标本的采集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化合格化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操作是确保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真实可靠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谭勇 《药物与人》2014,(9):84-85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并进行生化检查的240例患者,对其进行采血并进行生化检验,观察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在临床的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集后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尚凤兰 《现代保健》2014,(7):140-142
目的:分析观察标本采集对医院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下半年到2013上半年的100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时间采血、不同部位采血、标本溶血与标本送检时间对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医院生化检验结果中,对于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采集部位以及标本溶血、标本送检时间都会影响到医院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为提高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控制在采集标本上的误差,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及对策.方法:选取在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100例,采集其4 mL血液样本2份,分别置于冰箱中冻结30 min和常温下放置60 min,然后进行离心处理,分离溶血血清.对比分析2份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发生溶血样和未发生溶血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干扰,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正确采血指导、规范采血过程、控制样本送检等环节,可显著降低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韦丽苹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01-101,10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9月之间所采集的血液标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临床生化指标,仪器选用日产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不同的送检时间、标本溶血、采血部位、采血时间来对其影响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抽取血液标本之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那么往往会容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血液标本酶活性降低、pH值改变、细菌污染、化学成分改变等因素有关;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比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血清中的浓度远小于红细胞内某些物质的浓度有关;在输液同侧采血对肌酐、尿酸、血糖、氯、钠、钾、尿素氮等均有影响。其中,氯、钠、血糖的结果明显偏高,而肌酐、尿酸、钾、尿素氮的结果却明显偏低。结论生化检验结果在准确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与血液送检时间、患者溶血标本、血液采集的部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1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两组血液标本做不同处理,使其具有不同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溶血状态等性质,针对此做分析对比,比较不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溶血状态的不同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于输液同侧上肢采集的血液标本中的血糖(231.10%)、氯(-37.57%)、钠(32.85%)尿酸(159.48%)、肌酐(-20.27%)、钾(-30.69%)等成分均有显著变化;送检时间长的标本准确率低如肌酸激酶同工酶(24.71%)显著升高;溶血标本中的血清浓度较红细胞内物质浓度低,如溶血标本中胆红素变化率高达123.89%,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补肾法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临床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采集部位,及时迅速的将血液标本送检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者64例,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受检者的血液采集标本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分离血清方式对标本进行检验,研究组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后,再分离血清予以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标本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果。结果:通过对两种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与参照组在TBIL、TC、TG以及HDL和LDL方面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ALT、AST、ALB、TP以及γ-GT方面的数据,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的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应注意预防溶血现象,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相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亦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79人进行研究,将采集的血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进行常规的生化检验,一份进行溶血后的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常规的生化检验结果和溶血后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加大的干扰作用,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如果发现出现溶血现象,要重新抽取血液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相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亦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策.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部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血液标本在温室下离心法分离血清,取1毫升血清进行生化检验;观察组血液标本先溶血再分离血清、做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的总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钾、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钠、葡萄糖的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溶血会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使生化指标结果出现测量误差,因此临床生化检验人员应尽量避免溶血现象,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近两年采集的血液标本的检测报告中抽取200份,回顾性分析血液采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所用设备及送检的时间,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结果与采血规范、采血部位、送检时间等有较大的关系,可明显影响到实际的检验值。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采集标准,灵活地掌握实际情况,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实施的血液生化检验中出现问题的标本120份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其中影响检验准确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数包括标本采集、送检、患者和检验四个方面,120份生化检验标本中,有18份存在标本处理不准确,占总数的15%;有15份存在抗凝管使用不正确,占总数的12.5%;有36份送检时间较长,占总数的30%;30份血液不足,占总数的25%,以上因素相比6份与药物因素,占总数的5%;3份受到影响和剧烈运动影响,占总数的2.5%;饮食不正常有10份,占总数的8.33%,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因素有很多种,分析后可知,要在检验、送检以及标本采集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要求检验人员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操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从而能够为患者后期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坚实的依据,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50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对标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多少、生化血液标本保存这几个因素进行重点探讨。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加入比例和血液标本的及时送检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三大重要因素。结论标准正确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详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和检验结果,是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一年时间内,我院2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比较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是否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以及送检时间等三方面的生化检测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除尿氮素由原来的4.55变为2.65,下降了-41.76%外,其余指标均升高,变化率最大的为钾,由原来的4.40上升到10.55,升高了39.77%,1h后送检标本ALT、AST、GLU、CK、a-HBDH均值都低于与规范送检样品均值,变化率最大的为AST,由原来的25.50下降到20.00,下降了-21.57%,溶血样本中的钾、氯、磷、肌酐、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钠、尿酸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为了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要尽量控制或避免因血液标本采集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王之秀 《工企医刊》2014,27(5):1023-1024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中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血标本,对其进行相关生化检验,之后对其进行搅拌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再检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当血液标本溶血时,肌酸激酶、磷、钠、钾、铁、镁等指标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 出现溶血的标本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对大部分检验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保证血液质量对于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在一次健康体检中的血液检测样本200份,均为受检者空腹一次性成功抽取静脉血,所有血液标本均为健康血液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标本分为对照组和溶血组。按照分组,对于溶血组的样本进行处理。对于200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检测,结果:只有血尿素氮的检测结果没有受到溶血的影响,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中除了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检测值下降,其余指标均上升。结论:血生化的检测结果显示溶血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