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每名患者各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并按照不同时间送检,观察并分析标本溶血、血液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的不同影响。结果:采血部位、是否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规范采血过程有利于保证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因素可能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搜集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诊断的48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3个方面分析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对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与标本的采集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化合格化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操作是确保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真实可靠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100份采集1 h后送检并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份规范采血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与其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因而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流程与标准能够显著降低误差。  相似文献   

5.
贺秀毅 《现代养生》2014,(20):41-41
目的:对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前、采集过程中、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体位、时间、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和标本溶血以及送检过程都会对血液检测造成影响。讨论:能够对血液检验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标本血液的质量,要加强血液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应该提高标本血液的质量、加强血液检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前、采集过程中、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体位、时间、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和标本溶血以及送检过程都会对血液检测造成影响。讨论:能够对血液检验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标本血液的质量,要加强血液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应该提高标本血液的质量、加强血液检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谭勇 《药物与人》2014,(9):84-85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并进行生化检查的240例患者,对其进行采血并进行生化检验,观察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在临床的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集后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1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两组血液标本做不同处理,使其具有不同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溶血状态等性质,针对此做分析对比,比较不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溶血状态的不同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于输液同侧上肢采集的血液标本中的血糖(231.10%)、氯(-37.57%)、钠(32.85%)尿酸(159.48%)、肌酐(-20.27%)、钾(-30.69%)等成分均有显著变化;送检时间长的标本准确率低如肌酸激酶同工酶(24.71%)显著升高;溶血标本中的血清浓度较红细胞内物质浓度低,如溶血标本中胆红素变化率高达123.89%,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补肾法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临床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采集部位,及时迅速的将血液标本送检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韦丽苹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01-101,10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9月之间所采集的血液标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临床生化指标,仪器选用日产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不同的送检时间、标本溶血、采血部位、采血时间来对其影响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抽取血液标本之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那么往往会容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血液标本酶活性降低、pH值改变、细菌污染、化学成分改变等因素有关;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比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血清中的浓度远小于红细胞内某些物质的浓度有关;在输液同侧采血对肌酐、尿酸、血糖、氯、钠、钾、尿素氮等均有影响。其中,氯、钠、血糖的结果明显偏高,而肌酐、尿酸、钾、尿素氮的结果却明显偏低。结论生化检验结果在准确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与血液送检时间、患者溶血标本、血液采集的部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一年时间内,我院2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比较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是否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以及送检时间等三方面的生化检测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除尿氮素由原来的4.55变为2.65,下降了-41.76%外,其余指标均升高,变化率最大的为钾,由原来的4.40上升到10.55,升高了39.77%,1h后送检标本ALT、AST、GLU、CK、a-HBDH均值都低于与规范送检样品均值,变化率最大的为AST,由原来的25.50下降到20.00,下降了-21.57%,溶血样本中的钾、氯、磷、肌酐、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钠、尿酸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为了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要尽量控制或避免因血液标本采集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标本的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近两年采集的血液标本的检测报告中抽取200份,回顾性分析血液采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所用设备及送检的时间,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结果与采血规范、采血部位、送检时间等有较大的关系,可明显影响到实际的检验值。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采集标准,灵活地掌握实际情况,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尚凤兰 《现代保健》2014,(7):140-142
目的:分析观察标本采集对医院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下半年到2013上半年的100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时间采血、不同部位采血、标本溶血与标本送检时间对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医院生化检验结果中,对于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采集部位以及标本溶血、标本送检时间都会影响到医院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为提高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控制在采集标本上的误差,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50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对标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多少、生化血液标本保存这几个因素进行重点探讨。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加入比例和血液标本的及时送检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三大重要因素。结论标准正确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详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和检验结果,是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现象。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48例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液不合格检验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结果48例研究对象资料血液检验资料显示,出现不合格标本原因总结起来有(按照所占比例排列):采集量不足、血液采集时间不对、溶血方式不恰当以及血液中含有血块等。结论血液检验标本非常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其检验结果,在采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最大限度提高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到2012年12月间采集的15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患者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结果比较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比较差异明显,其原因可能与红细胞内某些物质的浓度远远大于血清中的浓度有关。血标本抽取后放置时间过久会导致检验结果有误差,影响报告的准确率。其原因可能与标本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细菌污染、pH值改变、酶活性降低等因素有关。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加强医护人员基本知识和采血技术的训练,严格把握质量关,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阎鹏 《中国卫生产业》2014,(31):135-136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提高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40例,对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结果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其中采集时间不恰当有10例,占总数的25%、出现凝块血液有5例,占总数的12.5%、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占总数40%、标本溶血有9例,占总数的22%。结论常见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理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必须做好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研究的92例血液标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量血液样本进行分组,实验组样本进行溶血,参照组样本不进行溶血,对比观察两组血液样本的心肌酶类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血液标本在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指标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临床研究显示标本溶血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心肌酶类检验准确性,所以采集以及运输血液标本中需要保证溶血标准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对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75份血液样本均来自于本院,纳入时间2017年1月-12月,所有标本均需进行检验,统计这些标本检验不合格的概率,回顾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75份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为21.33%。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有药物影响、延缓送检、抗凝不全、溶血、样本少等,基于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概率,保证检验的质量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1年6月-2011年12月的6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不合格由于溶血有23例(38.33%),发生凝血15例(25.00%),由于送检延迟11例(18.33%),标本错误5例(8.33%),由于标本量不准4例(6.67%),存血容器破裂2例(3.33%)。结论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采集血液标本,及时送检,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108例,随后将108例健康人员分为两组,即溶血组、未溶血组,每组各54例健康人员。采集两组健康人员的血液标本,并利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液标本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其中,溶血组健康人员为溶血血液标本,未溶血组健康人员为未溶血血液标本。结果: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显示,溶血组血液标本中的ALP、CK、LDH、TP、TC、GGT、DBi L、ALB、AST、ALT、TBiL含量显著高于未溶血组(P0.05),GLU含量显著低于未溶血组(P0.05),Cr、Ca、BUN、TG含量与未溶血组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极易导致血液标本内相关指标含量偏低或偏高,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