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刘卫东  房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48-149
目的:评价中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进行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28例经治疗后痊愈,有效率为87.5%,4例复发后转手术治疗;对照组治愈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56.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保守治疗是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方法 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计8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其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较短,有助于其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及采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经验。方法:将6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37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优于对照组90.0%。结论: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治疗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例数为76例,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普外科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生长抑制素治疗,分析2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00-10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8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方药:蒲公英、一见喜、紫花地丁、忍冬藤、广木香、香附、火麻仁、全瓜蒌、熟军、焦查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1例,有效率达97.6%,2年随访复发率为4.9%,住院时间平均为(15.3±4.5)d;对照组总有效26例,有效率达65.0%,随访复发率为34.6%,住院时间平均为(21.3±4.5)d。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和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的97.0%高于对照组的81.8%,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治愈时间4~12天,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20例,无效5例,治愈率80%;治愈时间8~21天,平均14天。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4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之间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胃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电解质紊乱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加用羟乙基淀粉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妇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妇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批号:H209391113)中药汤治疗,均治疗7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经χ2检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排气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寿佐  覃建雄  苏一伦 《吉林医学》2010,31(31):5522-55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胃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治愈时间及胃肠减压量。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承气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38例,观察比较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表现出现缓解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液引流量,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的缓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再次手术,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可靠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行复方大承气汤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组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病症好转者29例,占比96.7%,和70.0%的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行复方大承气汤疗法作用突出,可加快康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泛影葡胺和生长抑素,对照组(18例)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愈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可以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愈时间,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晨  刘成斌 《医学争鸣》2007,28(20):1877-1877
1临床资料 2003-01/2006-12临床诊断肠梗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男39例,女37例,年龄(45±18)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6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例,肿瘤性肠梗阻7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治疗组:男43例,女33例,年龄(50±17)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例,肿瘤性肠梗阻9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胃肠外营养,抗生素和理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西医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活血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后评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单纯西医组(85.00%),解除肠梗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纯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能够促使患者恢复,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其中14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中医结合等保守治疗治愈,1例在早期因对本症认识不足,于术后第10天再次施行剖腹探查,行粘连松解术后并发肠瘘,后转上级医院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