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沈其霖教授擅长诊治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系疾病。沈教授认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寒邪挟风邪,治以温肺祛风,可加用清热化痰药。过敏性哮喘本虚在肺、脾、肾,标实是风痰,病位在肺,咽喉亦是该病症状最明显之处,治以祛风化痰,固护肺、脾、肾。肺痿以本虚为主,标实为次,治疗应扶正虚、行气滞、化痰浊、祛血瘀,并应加强消散肿结之药,不仅祛邪滞,还可防癌变。  相似文献   

2.
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为痰、瘀、热、毒,痰、热、毒均在虚和瘀基础上形成.正虚和邪实可以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可外感与内伤并重,扶正与祛邪并调.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的病机观点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肺间质纤维化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主要指痰浊与瘀血。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致使本病逐渐加重。张伟教授认为,瘀、痰为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而正虚诱发或导致血瘀、痰结更为严重。临床治疗上要注意脏腑的亏虚,补虚与活血、化痰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对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痹的关系进行论述,从毒、虚两方面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认为毒损肺络、邪毒顽恶难解、痰瘀胶结、正气损耗是肺痹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关键;脏腑损伤增加毒邪化生,而毒邪内伏可进一步损伤脏腑之正气,终致毒、痰、瘀、虚互结,病势缠绵,变证丛生。因此,虚、瘀、痰、毒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瘀痰阻为主,辨证针对本病气阴两虚,兼有痰、瘀、热之邪的病机,治以益气养阴为主,兼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定喘等法.  相似文献   

6.
三焦是包罗联系脏腑的膜系,内联脏腑微膜、外联肌肤筋骨关节,上下连接五脏六腑,为膜性四通管道,完成气机气化,促进水液运行,化生护卫精微。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为正气亏虚、三焦不利、痰瘀互结痹阻关节及肺微膜。初病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蕴于筋骨关节,迁延日久化生痰浊瘀血,痹阻关节且内舍三焦膜性管道,流窜停滞肺微膜,发为肺间质纤维化。三焦“四通膜性管道”是关节痰瘀流窜肺脏的通路,三焦不利则加重痰浊瘀血停滞。临床治疗以“通、化、调”为原则疏利三焦,即选择理气活血祛风之通药、补肺温肾化气之化药,以调理脏腑状态,畅通三焦膜性管道,消散痹阻肺微膜之痰瘀浊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从标本兼顾、扶正攻邪立法治疗肺病咳喘验案3则.案一久病支扩,痰热壅肺,又因久咳伤正,气阴耗伤,先拟清肺化痰治标为主;二诊转从标本兼顾,益气养阴、清热化痰合法;三诊突出健脾益气、养阴补肺,以杜生痰之源.案二肺炎咳嗽,因感冒令咳嗽反复难愈,久咳肺虚,气阴耗伤,卫表不固;日久子病及母,脾虚痰湿内生,上干于肺,久蕴化热.证属肺虚痰热,气阴两伤,治以清养并施而获效.案三慢性肺病,高年正虚,复感外邪,触动痰热,痰热闭肺,出现咳喘重症,并见正虚邪陷,由喘致脱之兆,乃本虚标实之证,但治疗不用益气扶正固脱法,而径用祛邪利气法,令"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8.
张洪春教授认为慢性咳喘病的病理因素紧扣“风、虚、痰、瘀”四端,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肺肾两虚,标实以痰浊、瘀血为主,而风邪则贯穿疾病始终。故取虫类药祛风达邪、通络化痰、活血祛瘀之效,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选用蝉蜕、地龙、全蝎等虫类药物,临床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Velcro罗音、气不相续而致喘、同时伴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为主要症状。研究团队系统梳理历代名医辨证施治喘证的用药治疗规律,并结合导师吕晓东教授近10年来,临床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用药经验,从虚、寒、热、痰、饮等五类喘证为着眼点,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化痰定喘、清热解毒为辅。制定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喘证中医治疗策略,为中医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风哮证是哮病发作期的常见证候类型,风哮的夙根为风邪内伏,分外风与内风,外风多指风伤于肺,内风有脾风、肝风之别,风邪善行、数变,治疗以祛风解痉,降气化痰为法,明辨外风、内风,肺、脾、肝兼顾.  相似文献   

11.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在治疗咳嗽上气病时,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病位在里以寒饮为主者,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病久化热者,应在化湿治本的基础上,加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之品;病位在表,属于表里并重者,治宜发汗解表。同时根据病情常配伍宣肺止咳、温肺化饮、化痰、解表与调和营卫、清热、敛肺止咳、泻肺利水等药,后世医家亦在仲景的基础上另有配伍补气养血药和补肾定喘药。   相似文献   

13.
肺阳虚是指肺阳不足导致的以温煦不足及宣发推动、功能衰退为表现的一类病证。肺阳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证型之一,寒邪侵袭、痰饮内停、久病伤气、他脏久病是其主要病因,肺阳亏虚、痰饮内停、肺气壅塞导致肺失宣降,影响肺脏正常生理功能为其根本病机。治疗应以补肺虚、散表邪、祛痰饮、防变证为基本治疗原则,可在补肺阳方基础上针对不同合并症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欧阳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于内科临床,认为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是肝风上扰,兼夹寒、热、郁、痰、虚所致,其治疗主张从肝风所兼夹病邪入手,常应用散寒熄风、散热熄风、解郁熄风、化痰熄风、养血熄风、柔肝熄风6种治疗法则,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进行了探讨。认为二者的病因与症状均与风邪有关 ,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型分为 :①风邪独盛、肺气不宣 ;②外感风寒 ,痰饮内伏 ;③风邪外感 ,痰热内蕴 ;④正虚邪恋。治则发作期宜疏风抗敏、宣肺通窍 ;祛风散寒、化饮平喘及清热宣肺通窍。迁延期扶正固本为主 ,兼以祛邪。缓解期益肺健脾固肾为主 ,佐以祛风抗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徐志瑛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经验。方法 :利用病例采集系统和配套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患者103例,共451诊次病例资料,对其中的主要症状、舌象、脉象、证候分布、治则治法及其症-药关联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徐志瑛辨治慢阻肺的主要证候依次是痰热内蕴、痰瘀互结、脾肺气虚、痰浊壅肺、痰湿内阻,主要治则治法依次为清肺祛痰、宣肺豁痰、祛瘀通络、滋阴润肺。结论:徐志瑛认为慢阻肺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虚、热,治疗上以清肺化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正虚络痹积损,肺肾虚损为本,肺络痹阻、痰瘀互结为标;积损成痿、痹痿并存、虚实错杂为其特征。该病常见证候为虚证类(肺气虚证、阴虚内热证、肺肾气虚证)、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兼证类(血瘀证)等三类六证候,以正虚为主而常兼实证,急性加重时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该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体现于补、润、化、消。在制方用药时应注意:宣降、润肺以顺肺之生理,补益同时兼顾化痰、活血通络、消积散结,治之缓图,固护肺卫以防外邪袭肺而诱发加重。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探寻蔡宛如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蔡宛如教授治疗CVA的172首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涉及中药97味,高频药物为桔梗、防风、柴胡、北沙参、麻黄、蝉衣;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止咳平喘化痰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有以疏风解表、止咳平喘,疏肝理气、燥湿化痰,养阴润肺、补肺健脾为功效的三类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组核心药物,体现了祛风止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疏肝解郁、降气泄热、敛肺固表、滋阴清热、健脾益气的治法。结论:蔡宛如教授治疗CVA临床经验丰富,用药以寒凉、清补为主,尤其重视滋养肺津,补肺气、疏肝气、益脾气。  相似文献   

19.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20.
射干麻黄汤为治疗寒痰阻肺的常用方,能宣肺散寒、祛痰止咳。仝小林教授用此方,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等肺气不降之病证,重用葶苈子、前胡、百部以降肺气;对于肺气郁闭者,则加橘红、厚朴增强行气之功;对于肺的纤维化表现,用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抗纤维化。对于急症当速战速决,对于慢性病当守法守方,长期治疗。并指出,在治疗肺部疾病时,当把握肺气的宣发肃降特点,以"逆者平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原则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